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坠崖第十年》 40-50(第11/15页)
指何人,愣了愣,道:“惊秋没告诉你么?”
看着对方惊讶神情,时遇心里顿时升起不祥的预感。
顾听云紧跟着道:“惊秋一早向我们辞行,已离开许久了。”
时遇:“他去哪?”
顾听云摇头,示意不知。
时遇沉默了一下,向顾听云道别。
走到外面,被炙热的太阳一照,时遇深深吸了口气。
从再见到入睡,他始终处在一种茫然之中。
因为桑惊秋就在眼前,这个事实告诉他,他的的确确找到桑惊秋了。
然而另一方面,桑惊秋对他的态度、几次对视的眼神,又让他觉得,这个桑惊秋,真的是他所熟悉的桑惊秋吗?
可除了对他,桑惊秋对其他人,不管是顾家兄弟这样的朋友、秦从云,还是路上一面之交的陌生人,都和十年前的桑惊秋并无不同。
他一路猜测一路扪心自问,几乎是浑浑噩噩地过完了昨天,临入睡之前,还有种极度的不真实感。
直到方才,得知桑惊秋悄然离开的瞬间,他竟然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他开始确认,那个人,就是桑惊秋,只不过,是十年以后的桑惊秋而已。
但无论是十年前还是十年后,那都是独一无二的桑惊秋。
时遇此时已经完全从先前的慌乱中脱离出来,派人传信回鱼莲山,告诉施天桐他们找到桑惊秋了,让人将桑惊秋从前的院子收拾好,他晚些会带人回去。
时遇倒是也不太着急,以桑惊秋对自己的了解,既然知道自己还活着的事已经暴露,就明白以后再也躲不了了。
江河湖海、山川树木,人躲到哪,他就找到哪。
临安亦有鱼莲山分部,时遇呆在那,边处理一些紧急帮务,一边思索找人的法子。
三天后,一封信送上门来,是给鱼莲山掌门的。
时遇打开信一看,缓缓皱眉。
信上内容简单,就是请鱼莲山掌门帮他们做一件事——杀人。
当然,杀的也不是普通人,而是苏州知府,谢知非。
就凭一封信,让一派掌门杀朝廷命官,等同于痴心妄想。
但信件最后有一行字——桑惊秋正在舍下做客,事成之日,会亲自送其回来。
对方让时遇用一个陌生人的命,换取桑惊秋的命。
孰重孰轻,其实已经无需思考。
时遇当即启程,前往苏州。
第48章
前些年,先帝抱恙,膝下皇子争位白热化,又有外族掺和,朝政动荡不安,新旧势力交织,天下不稳。
四平帮和司命楼等一批门派正是利用此时机,以官府做靠山,扫平对立的小门派,一举发展壮大。
正当这些门派如日中天之时,先帝驾崩,三皇子继位。
新帝登基后,立即着手整顿,那几年,朝廷上下风声鹤唳,不断有大小官员被拔起,连带江湖也平静不少。
可并非所有人都懂得审时度势,尤其一些横行惯了的江湖门派,很难再把规矩放在眼里。
而苏州历来是繁华之地,商贸发达百姓富庶,江湖门派也多。
门派多了,江湖人就多了;江湖人多了,就容易起乱。
这个时候,若官员有本事,又足够强势,尚能压制,反之,只会令那些人更加肆无忌惮。
谢知非之前的苏州知府,是后者;
而谢知非,是前者。
他是读书人,科举入仕,虽不至“手无缚鸡之力”,也是文文弱弱,其实为人却是相当强悍,让拉拢他的江湖人吃了无数闭门羹不谈,但凡触及律法,无论你是谁,一律不给面子。
江湖人习惯以武论“道”,可真要说起来,没几个敢明目张胆地和朝廷对着干,朝廷手握兵权,其中也是高手如云,加上新帝的为人,真要打起来,这些人讨不到半分好处。
从前的知府得了好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便罢了,谢知非不吃这一套,他们也不敢明着做太过。
就这样,苏州表面平静了许多。
不过,这不代表他们不会暗中行事,左右谢知非抓不到证据,也没法拿他们怎样。
没过多久,有两个门派因为抢生意起了矛盾,不知怎么发展的,从吵架发展到动手,一个没留意,伤了好几个路过的百姓。
人家过日子过得好好的,无缘无故被波及受了不轻的伤,更加上不少人本就对江湖门派有诸多怨气,纷纷气愤不已,当即跑衙门告状去了。
结果衙门前往拿人时,门派中人却道掌门出门办事,他们只是徒弟,没资格做决定,后来又说要抓的人被掌门带出去了,不在,云云。
反正就是不让官差把人带走。
谢知非听到汇报,气得脑袋都炸了,选了几个武艺高强的,准备亲自去把罪魁祸首给抓回来。
还没出门,就有人跑来禀报,说门前被扔了几个人,他们已经询问过,正是知府要捉拿的对象。
这件事是一个开端。
那之后,陆续又发生过几次类似事,大多是江湖人起矛盾伤及无辜路人,谢知非在处理时也都同样受到阻挠,严重的几次,连谢知非自己都差点被砍。
但每一次,伤人者很快就会被五花大绑,或丢或扔在府衙大门外,接受路人围观后,再被拖进去受审。
谢知非明白,是有人在暗中相助。
不仅如此,他还发现,那些门派渐渐安分了不少,而且不是先前那种表面安分私底下乱来的假安分,而是真真实实、似乎被某种东西束缚、不得不规矩下来的感觉。
时间越久,这种感觉越明显。
不止苏州,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谢知非为人精明,也有江湖上的朋友,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内情,其中涉及江湖势力划分和争斗,十分复杂,但对于朝廷而言,这无疑是好事。
而对方似乎也是这样想的,平日里除了帮官府抓一些漏网之鱼,并不干涉其他事务。
两厢彼此合作,也彼此对立,反而让整个江湖,真正平静许多。
天下安定,对大部分人而言,是再好没有的事。
但对被限制了“能力”,或者说被压制住的一部分来说,则是恰恰相反。
这部分人中,有一些碍于各种原因,无法动手,只能把恨意放在心里自行消化;而另外一些,则直接的多。
头些年,谢知非遭遇的明枪暗箭,连他自己也弄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回了,不过他为人谨慎,府里侍卫也武功高强,因此一直平安无事。
这几年,大概是形势稳定,那些门派折腾不出什么,一个个都安分守己,谢知非的日子也宁静下来。
不过前些日子,苏州出了件大案,谢知非忙着调查,已经两三日没有好好休息。
实在太累,精神难以集中,谢知非放下手头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