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靠立人设给马甲苟命》 20-30(第16/22页)
香火丰饶,只认真道:“你瞧着不太一样了。”
秦疏也说:“李小姐与当日也判若两人。”
李若盯着茶水:“当日我知云台寺有异,满心只想着如何寻出。”秦疏接道:“为家父争一争功劳,也争一份荫蔽?”
李若微怔,不料她已接着道:“你让我查的谢家,我也查了。”李若本想询问她是如何知晓父亲近况的,闻言下意识问:“我何时请你去查过?”
恰巧茶肆依托酒楼,在二三层,木梯之下女声婉转在唱,求父母容情,若是容不得情,便要与情郎私奔。
秦疏哼笑一声,婚事对于古代女子如何要紧,如何等同于一生所求这样的话,她是不会说的,她只求马甲香火。
秦疏拿起筷子摆在一个青瓷碗上,筷尖稳当,直对行宫方向。若是顺手,可以小携一两个她看的顺眼的人,也非不可。
“姊姊何不劳心去想。”
木梯上响起脚步声,在李若面前无有遮掩的秦疏也换了个称呼,女声却不似往日纤弱,没有力度,反而清雅舒缓。
“令尊官职有损,他们若真有真心,朝堂之上提携几下,也不会有何利益受损。缔结两性亲缘,便互相提携,这样的事还少么?总不会只因你们李谢交好,陛下便降罪了。”
毕竟姻亲左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皇家也不能免俗,何况是官员?
她语调也轻慢,娓娓道来,听得人如浴春风,李若本就觉秦疏与寻常不同,听到此处,也也凝神。
因为谢家正是派人如此悄悄传了信,请她切勿为父亲被贬的事受影响,他们也是碍于声名不好施援,她才踌躇不定。
父亲却非说谢家有礼,如此也是应该的。
“反倒是从另一个角度想,他们不愿提携,此事就颇为奇怪了。”
李若手指一蜷,在秦疏循循善诱之后,终于心中有片刻清明,喃喃出声:“他们知父亲将有贬?”而且是大贬特贬,所以才明明定下了亲事,却连为父亲说句话,上门来拜见第二回 也不曾。
秦疏拿出拜帖,推至李若面前,轻声:“正是如此。”
剿除叛贼,本是小事。
楚帝祭祀太庙前便是在为叛贼四处流窜而楚军追逐迟缓而头疼。
澹台衡献策后,知道叛贼与海匪本属一脉,巢穴约莫就盘桓于临海边境之中,剿贼更是轻易如家常便饭。
可楚帝仍是为此事亲自去见了那被抓的叛贼俘虏,也亲自向海贼透露了澹台衡的消息。这是为何?
李若面色仍白,但拿着拜帖看时,身不抖嘴不言,瞧着十分镇定。一目十行扫完后,她抬头定定地看向秦疏。
因为楚帝也不确定。楚帝也不知道海贼会流窜到何州何府,何省何县,才能被一次性剿空。甚至,他放任海贼记恨澹台衡,想借此除去亡魂,本身就是一个讯号。
他在放海贼入楚。
而叛贼入楚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无人卫楚,海贼才敢来,才敢长驱直入。那么,答案就很明确了。
到底是有人真的与海贼勾结,胆大妄为敢流窜至天子脚下,还是有人利用楚帝的疑心,引得楚帝怀疑有人与海贼勾结,打算瓮中捉鳖呢?
女子轻声:“他们会在婚宴上举事。”
李若脸色一白,不可置信地抬头。
秦疏拿起兜帽,躬身上马车时与李家马车上的李若遥遥对望。风吹开兜帽间,李若垂眸,双手交叠,叉手,给秦疏行了一个标准的秦礼。
秦疏莞尔,不去计较李若这一小小的试探。
其实她本也可不插手谢家构陷李家争权夺利这件事,马车上的秦疏把玩着腰间的玛瑙坠子。
只是原主父亲便是武将,楚重文轻武,锦衣卫虽未积弊但已有暴戾声名在外,她要累世的香火,总要保证她在楚时,楚没有什么剧烈动荡吧。
而且此事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繁华坊市背后有石顶铮铮葳蕤,明显是新立的长生祠无异。秦疏放下车帘。让楚有祸,而马甲不得已接受长生祠长亮烛火,为楚解祸。
她虽然可以自己谋策,但终究牵涉其中,疏漏颇多。楚朝君臣虽然偏心偏信,但也不会屡见意外而置之不理,固执相信那些事与她马甲无关呐。
还是顺楚事而为方便。
楚帝若不放着得用的臣子而不用,越过李若的父亲,去用一个年不过三十的年轻武将,这年轻武将还曾受过李若父亲的恩惠,此事来去脉络也不会这样分明。
楚虽辽阔,名将却鲜有,要猜此局是为何人所设不难。
觉察出谢家与李家结亲,态度却不热络,对李家困窘也视而不见,两厢态度的矛盾之处,再细细推敲,得知他们结亲是为何,更是轻而易举。
秦疏联想起李若在云台寺的冷淡肆意以及定亲后,被迫斡旋于谢李亲眷之间的沉默,垂眸,眸光微深。
李若父亲虽还没退,手下将士却已分出去了,要令李家军全部放松警惕,束手就擒的,唯有独女的大喜之日。
手段卑劣,叫人不齿。
武将若被构陷完了,国也将难以成国。
这么想着,手中的玛瑙坠子倏地一停。
秦疏睁开眼,若有所思。
她好像知道怎么让虞宋马甲的战胜,却等同于惨败合理了。
若是寻常战役,主将战死总是令人怒其无能,大于哀怜其死的,可若是叛徒误国,千里沙场,都是一人一军拼命护下的
马儿忽然抬起蹄,被车夫安抚下来。
秦疏也轻轻拍拍马车内柔软坐垫,揉揉身边马甲带着薄茧,修长有力的手指,安慰道,放心。史书不能给的公正与昭雪,讲述里的血泪与艰辛,她也总会叫听者拿香火与眼泪来偿。
哪怕从这讲述里来的故事,可能从头到尾,都是假的。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楚不会亏待你◎
方若廷在面圣前见过了虞宋, 再被楚帝召见时,没有说如何令澹台衡留下,只说当日风雪高台,都是往生执念所化。
只是楚帝所问之事, 还有待商榷。只一件:“若长生祠立不起来, 亡魂自然也无处安息。”
楚帝因为头疼欲裂已连续招了太医随侍好几日, 闻言用力用掌心拍案,气短急怒道:“那你告诉朕要如何才能让他安息!”
喊完却又急促咳嗽起来, 听到此言的魏骆上前为陛下奉茶, 只想到因是亡魂,要补偿也只能使他安息一回。
方若廷跪下:“陛下恕罪, 臣之前之所以百般推诿甚至行构陷之事,皆是因臣等虽习阴阳之术,终究只存阳世,难以真如鬼神一般, 沟通亡魂, 若是想留,怕是只能”
何躬行就在一侧。
因着立储之事,楚帝前日勃然大怒。
但他还在病中, 国事只能交给阁臣,何躬行与张铭还是他最信任的臣子,他离不开这两人,便只能留怒不发, 也默许他随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