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40-5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40-50(第3/26页)

而报纸这般能操纵舆论的东西,能如此火热自然是得了官家授意。这种舆论口舌,必然要掌握在朝廷手里,那创办人封个官身理所当然。

    这种时候,是不是女子身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家自己是个得脸的郡主,背后站着一个有实权有兵权的国公府,更是代表着帝王的意向。

    何况,这封官诏书都下了好一阵子了,人家楚大人年前就上任啦,现在再去反对?

    帝王金口玉言,断没有收回诏命的道理。

    摇摆的墙头草们内心更不坚定了。

    这便是卡时间卡年节的好处。

    时人心里,天大地大过年最大。而过完年,更多的事情便会翻篇,再坠上一个‘去年’。莫名便虚长了‘一年’的时间,乍一想,楚大人便已经上位一年了。

    消息出来后,不少人都暗戳戳动了心思。

    报宣司,放在面前的香饽饽。

    有准备倒戈的墙头草,自然也有咬碎了牙的官员。一些之前赶着上书的官员,除了咬牙切齿准备新的奏折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更多的人开始打探门路,中低层的民众尤甚。

    盛京为官者,多。有钱有势者,多。但各种领着皇家饭靠着微薄资产过日子的人,更多。

    小兵小吏、巡游士兵、御林捕快、匠人衙役,他们领着一份不高的差,整日忙忙碌碌却并没有多过薪水。

    与他们比起来,盛京为官者并不多。

    蛇有蛇路,鼠有鼠道。

    如今皇帝明晃晃放出一条赚钱的道路,哪怕存疑,人们也冲得毫不犹豫。

    别说那正月十五的灯光还闪在人们心底。

    正月十九,夜。

    掌灯时分,乾清宫御书房。

    安临琛快速浏览着给自己汇报的折子。

    从中央到地方,尤其文气汇聚、经济发达之地,都在重点管控之中。外加靠近边境的边城。

    感谢通讯鹰,各地的信息丝毫没有落后京城。

    最近各处的舆论动向都被严密监控着,走向顺利地往安临琛想要的方向走。

    但这还不够。

    启用女子为官,很难。

    世俗礼教是一道关、人心易变是一道关、而被束缚了千百年的女性本身,同样是一道大关。

    但这只是安临琛要捅破的第一层天而已。

    想到这里,安临琛脑海里又闪过小姑娘看到官袍时那双瞬间亮起来的眸子。

    那满腔的少年意气,飒沓恢弘,带着冲天的热血。

    这份稚嫩鲜活的少年气,让连轴转的安临琛松了松脑子。

    他将手中的朱笔放到了一边,低低地笑了声。

    天真的小姑娘啊,为官者又不是下个诏书披身官袍便成了。

    并不是每个能登上官场的女子都能有不错的出身作为支持,那她们会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会放大不止百倍。若是自身立不住,哪怕他下放再多的权利,也总有人能找到孤立、拖延、不好好配合的地方。哪怕后面废大力气矫正过来,也会留下‘果然如此’、‘女子就该在家相夫教子’、‘不堪为官’等等印象。这些都是不安定的种子。

    这不是他想要的。

    不止女性,更多的是那些来自底层的人们。

    她们、或者说他们,以后会是整个大锦的中坚力量。

    生命如韧草,人们能坚韧不屈的向上,但若是环境多了一丝善意,这世界或许会改变的更快。想要打破层层束缚,就得干净彻底,漂亮的把‘人人平等’彻底刻入社会和世俗。

    烛火不期然的跳动了下,安临琛嗤笑一声。

    在皇权社会,皇帝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平等,而皇帝本人,却满脑子的想去怎么经营人人平等。

    现实又讽刺。

    但谁让他是个既任性又专横的皇帝呢。

    他说他能建成理想国,他就能。

    烛光里,安临琛甩了甩手,又开始看起折子来。

    安临琛一直拖着开朝时间。

    虽然有人委婉提醒,但皇帝当做视而不见,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

    何况历史上,还有到了春耕才开朝的皇帝呢。

    另一边,关于玻璃的种种流言传播的飞快。

    安临琛给出需要引导方向的只有两条——确实会招工、确实会下放售卖给民众。

    其他的发散方向,只要不是负面的,一律不会阻止。

    这么两条消息,给人们打了针强心剂。

    得到正面回馈,人们放松之余,关注点便从新出的报宣司移开,转向玻璃后面更深的故事,而朝廷不禁言论的态度,更是让不少人激情讨论,各种文章频出。

    一时间,各色猜想频出、四处发散,其中不乏香艳之说,给戏文和小说提供了不少素材。

    以至于后来的野史上记载玻璃出处非常特别:

    帝大一统,上天派九天玄女来贺,玄女爱上了英明神武的人间帝王,可惜帝王只爱江山不爱美人。玄女伤心欲绝,最后将自己的衣裳留给皇帝以慰思念。皇帝不收,玄女亦不肯收回,留下衣裳便飘然而去。

    最后这衣裳便幻化成了七彩琉璃模样,色彩斑斓、通透易碎,代表着神女一颗透明琉璃心。

    后来人们根据这衣裳的模样,仿制出了‘玻璃’。

    这甚至成了后世致力于证明大锦高祖‘飞升成仙’的神学研究者们的有力证据,还有些八卦的长生种在揣测这个‘神女’究竟是哪位。

    后事不提。

    各种言论如火如荼,朝廷始终没有制止也没有明面回应。

    终于拖到了正月二十五日。

    今天是钦天监预择吉日里二月的最后一个吉日,御宝开封仪式便排在了今天。

    安临琛老神在在的正了正冠冕,走到了供案面前。

    他站在最前方,下面的交泰殿首领太监则率领众人行三跪九叩首礼,应吉时开封,陈宝于案。

    随后,安临琛在礼官的奏请声中拈香行礼。

    礼毕,捧宝贮匣内。

    举行完御宝开封后,各地官署也都相继开印,新一年的政事正式开启。

    ① 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第42章

    时间悄然到了正月末尾,盛京的早晨依旧寒风陡峭。早起的人寥寥无几,除了更夫便是劳碌命的人们。

    显然够得上上朝的官员们都是‘劳碌命’。

    长期的假期会增长人的惰性,皇帝如此,大臣们也是如此。

    不过这点上大臣们倒是没有安临琛那么严重。

    不少人更是在开朝前反复失眠。

    既想开朝,又不想要开朝。

    放假之前,皇帝搞的大事还历历在目呢——皇帝任命了大锦第一位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