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120-14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120-140(第6/35页)



    宋景辰之前把精力全部放在如何解决透过水桶查看水位线的问题, 满脑子想得都是如何制作出透明的水桶,刚才水面上的浮子一下子让他想到了曹冲称象。

    是啊,随着船上载重的增加,船体浸入水中的部分愈深, 反之, 倘若自己在接水桶中放入浮标尺, 随着水位的升高, 浮标尺亦会慢慢升高,依据升高的水位,在标尺上刻出对应的时辰即可, 如此,不必查看水位线就可直接读取标尺上的时辰, 岂不是更加方便?

    最难的问题解决,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为了让水流速度最大程度不受水位高低影响,宋景辰还给改进了一下, 在中间的分水桶上开了分水口, 当水位超过固定好的水位时, 水会自动泄出。

    爷俩在屋里捣鼓了一整天,一款相当简陋粗糙的水钟终于被制作出来了。

    因为白天只要是眼睛不瞎, 看日头就能估摸个大概时间,是以更夫只在夜里敲更报时, 每日自晚上戌时开始, 直到寅时五更打更结束。

    这会儿已经吃过晚饭,天色渐黑, 爷俩守在水钟旁边等到戌时一更的梆子一响,便把下面接水的桶中注入相应的水, 直到浮标尺漂上来的刻度正好对应戌时,如此,等下一次亥时二更的梆子响起,对照一下浮标尺的刻度,便知道准不准了。

    秀娘在大房屋里坐了一会儿回来,探头往小孩屋里瞧了一眼,见爷俩还守着那三只桶呢,忍不住好笑,用三只桶就能计算时辰了,这不是异想天开是什么?

    算了,俩人不嫌累得慌爱折腾折腾去吧。

    秀娘转身去了耳房,洗漱后她还要敷面膏呢,孙记胭脂铺今儿上午才着人给送过来的人参珍珠粉,刚才她就是给大嫂、二嫂和竹姐儿送过去。

    宋家在明面上没有开一家铺子,实际上这洛京城里有名的大商铺跟自家都有合作,拿辰哥儿的话来讲,那就是——

    宋家不开铺子,只做货物的搬运工。

    这把京城铺子里的好东西运到千里之外,再把千里之外的好东西运到京城,这一来一回的差价就足够宋家吃了。

    宋家的商队从最初往返西北和京城之间的一支队伍,已经发展到现在的四支,东西南北,只要有人的地方,宋家的商队基本都能到。

    短短三年时间下来,自家积攒下的银子,除了自己同三郎知道有多吓人,就连老太太都不知道具体数目。

    这才是闷声发大财!

    腊月的时候,宋家后头的宅院和右边邻居的宅院都已经跟人谈妥买了下来,等天气再暖和些,选个黄道吉日,就可以开工扩建,届时三家人就可以各自有自己独立的小院子。

    等有了自己的院子,辰哥儿要有自己单独的卧房和书房,自己也要像郭家娘子一样弄个专门的衣帽间,里面挂满一屋子自己喜欢的衣裳……

    秀娘坐在梳妆台前,边往脸上涂抹用温水化开的人参珍珠粉,边畅想着有了自己的院子该怎么收拾布置。

    “关门闭窗,防火防盗——”

    巷子里传来竹梆子有节奏的敲击声,伴随更夫拖着腔调的叫声。

    “爹,你看,你快看!” 宋景辰抓着宋三郎的胳膊,激动得一蹦老高,就见那浮标尺浮出水桶的刻度正对准了亥时,与更夫报时的时间正好吻合,他成功了,他真的成功了。

    宋三郎亦是欣喜惊奇,原本以为小孩子异想天开,不成想小孩还真的做成了,实在令人开心。

    东西是做成了,宋景辰突然发现一个问题,这玩意儿赚不来银子,因为太简单了,只需看上一眼,很快就能模仿出来。

    算了,本来就是要让天下人都能用得起,好模仿才能更便宜。这样一想,宋景辰又高兴了,同宋三郎道:“爹,到明天早上,若这滴漏仍能同更夫的报时对上,我就把它带到书院去,捐给我们书院。”

    宋三郎忍不住笑,“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你们书院,“陈宴安收你不亏。”

    宋景辰道:“爹,两个师傅都待我极好,萧先生前天又给我来信了,信里说他现在正在碧波岛寻仙问道,还送了我两幅画。”

    “一幅日出碧波岛,一幅缥缈仙境游。”

    “爹,等我再大些,也要如我师傅这般,游历天下,足迹遍布名山大川,方才不枉此生。”

    说完,宋景辰又理所当然道:“这事宜早不宜晚,趁爹和娘腿脚还走得动,咱们一家三口一起去。”

    什么叫趁你爹娘腿脚还走得动?

    好像你爹娘就快要老得走不动一样。

    不过想想自己身体还不错,秀娘又年轻,一家三口出去游历一番倒也并非不可。

    “爹,我打算给师傅一份回礼。”宋景辰道。

    “嗯。”宋三郎赞同道:“理应如此。”

    宋景辰:“碧波岛在东州府,师傅信中说要在那里待上一段时间呢,咱们去往东边的商队正好路过那里,我想给师傅带几坛北边来的好酒,那地方潮湿着呢。”

    “好。”

    “再捎上些驱除蚊虫的香料。”

    “可,你想好了列个单子给爹,爹叫人去安排。”

    “谢谢爹。还有,爹,我们书院太穷,先生想要把书院扩建,整整三年了,辰哥儿都八岁了,他老人家的银子还没攒够呢,要不你帮帮老人家,给我们书院捐点银子,做我们的名誉院长算了。”

    “名誉院长?”宋三郎挑眉。

    宋景辰挠了挠头,“名誉院长就是……就是,就是字面意思,你在我们书院挂个名,实际上什么也不用管。”

    什么也不用管其实就是什么也管不了。

    宋三郎眯起眼来,“你的意思是你爹掏一大笔白花花的银子就为在你们书院挂个虚名?”

    宋景辰:“爹,怎么能是虚名呢,你想想我们书院的人都是你名义上的学生呢,若是他们出来以后做了官,哪个不得对爹客气三分,若是不敬,那便是目无尊长。”

    宋三郎摇头,“这等没有用的假客气不要也罢,依爹看,还是白花花的银子更靠谱些,。”

    宋景辰:“你的银子早晚还不都是我的,爹不用替我太省着,该花就花。”

    宋三郎:“……”

    “就这么说定了,时候不早,爹快些回屋歇着吧。”宋景辰不给宋三郎说话的机会,推着往屋外走,宋三郎嘴角抽抽,你可真是爹的好大儿。

    打发走自家爹,宋景辰又看着桌上的水钟滴漏琢磨了一会儿。暂时想不到什么改进之处,暂时就先这样吧,小孩脱了鞋袜上床,扯过被子钻了进去,又取了手边的吹灯神器,一支手柄三尺来长的扇子,冬天脱掉衣裳以后都不用爬出被窝就能把灯熄灭了。

    屋里暗下来,不多会儿响起小孩均匀的呼吸声,夹杂着胖虎的呼噜声。

    一夜无话,翌日一大早,五更的梆子声才刚一响,宋景辰就从被窝里爬出来了,忙紧得趿拉上鞋子,摸过桌案上的火折子,吹着后点上灯,端着灯凑近水钟的浮标尺查看,正是寅时五更天,不能说是丝毫不差,也差不多了,对普通百姓来说完全够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