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120-14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120-140(第5/35页)

他曾听赵敬渊提过一嘴,知道有个小孩面对野猪的追赶反其道而行,亦听说了有人五箭连珠,微微点了点头,径直朝养心殿走去。

    刚才一个照面的功夫,宋景辰看清了太子的长相,看上去也就十四、五岁的年纪,比赵敬渊大不多少,但看着一点也不像个小孩,宋景辰说不上来是一种什么感觉,只觉得太子周身都冷飕飕的,让人压抑。

    宋景辰忍不住有些替赵敬渊操心,想必时时陪在太子身边,赵敬渊压力会很大吧,但好像从未听他提过。

    遇见太子只是个意外,宋景辰并未放在心上,跟上了父亲的步伐。

    出来皇宫的时间,已经是斜阳西下,柔和的夕光反射到高高的宫墙上,为这森严的皇宫镀上了一层薄薄的温情,小孩牵着宋三郎的手顺着宫墙外的小巷慢慢走。

    “爹,皇帝陛下好像也没有想象中那样可怕。”

    “嗯,每个人都有很多面,辰哥儿见到的是皇帝温情的一面。”

    宋三郎垂眸。

    无情和冷漠才是这座皇宫的主色。

    “三叔,辰哥儿!” 拐角处响起一道欢喜的招呼声,循声望去,茂哥儿正大步匆匆迎上来。

    “大哥,你怎么来了。”

    “家里人等得心急,叫我过来接接你们。”

    爷俩一大早去的皇宫,现在才出来,一家子人都快急疯了,再着急那皇宫也进不去,只能干等着,秀娘急得直掉眼泪,唯恐爷俩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惹恼了皇帝,尤其是小崽子才八岁,说秃噜嘴了,嘴里冒出句啥都有可能,越想越是害怕,想不出什么原因皇帝会留父子俩一整天在宫里,这也太反常了。

    宋三郎不在家,宋景茂比宋大郎、宋二郎还要沉稳些,道:“祖母同婶婶不必过于忧心,三叔向来妥当,辰哥儿亦是个机灵的,想来不会做出不妥之举,即便礼仪规矩或是言语上有不当之处,想来陛下不会太计较。”

    停了停,他又道:“这样吧,我先去宫门处打听打听消息,若有麻烦,则遣人立即回来告知,届时婶婶可去尚书府求救,娘陪祖母去刘老太君处,爹同二叔一道去寻曾与祖父关系不错的御医,多跑几家,看哪家能说得上话。”

    宋景茂说的在理,亦只能如此,只是宋景茂没想到自己一等就是一下午,问题是没有消息传出来,他亦不敢贸然行事,若三叔同辰哥儿无事,却兴师动众把几拨人都惊动了,皇帝会如何想?

    那真就是害了人家,亦害了自家。

    这会儿看到爷俩平安无事的走出来,他自是激动难言。

    宋三郎看到侄子,知道家里人等急了,上车后,同宋景茂简单解释了这般晚才出来缘由,又把面见皇帝的过程省去不必要的,简单说了一下,说皇帝对辰哥儿印象不错,赏了些物件。

    叔侄俩说话的功夫,宋景辰早已经累极,脑袋歪到宋三郎肩膀上沉沉睡去,宋三郎顺势把小孩抱起来,给调整了个舒坦的姿势。

    宋景茂递过去一条薄毯给小孩盖上,宋景辰的皇宫一日游就这样结束了。

    从皇宫回来的第二天,宋三郎特意去了一趟张府致谢,不管他愿不愿意进宫,张璟都是在替他谋划,自当过来答谢一番,张璟听宋三郎讲了面圣的过程,对自己的这次安排很是满意。

    他并未想着皇帝见宋三郎一面就给升职提拔,这是不现实的,他只是想让宋三郎在皇帝面前露个脸,只要皇帝肯召见宋三郎,就代表对宋三郎的好感,那么他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有皇帝的好感做背书,后面他再想提拔宋三郎就简单容易得多了。

    各方利益牵扯,成人的世界有多复杂,宋景辰并不知道,对他来说就是单纯的去皇帝家里串了个门儿,皇帝家里的规矩很大,但皇帝老头儿人还不错,皇帝是讲道理的。

    宋三郎也只认为这件事是儿子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却想不到宋景辰对皇帝对皇权的误解会让后来的景辰公子真的胆、大、包、天。

    他不想灌输给小孩太多负面的东西,他想要儿子有一颗赤子之心,血是热的,但年轻的景辰公子血不光热,还是沸腾的,他想要改变这个世界……

    宋家人行事一向不招摇,三郎父子被皇帝召见的事并未四处张扬,对宋景辰来说进宫之前对帝王对皇宫各种想象,真去了,神秘感没有了,就那么回事儿吧,他也就没了与人谈论的心思。

    陈宴安是知道父子进宫之事的,特意寻来辰哥儿问了两句。

    宋景辰信任自己的老师,陈宴安在书院里对他再照顾疼爱不过,遂一一作答,陈宴安听完忍不住轻点了下辰哥儿的额头,“你个皮猴子,胆子倒真大,敢同皇帝提要求。”

    宋景辰说是皇帝叫他提的。

    陈宴安心说你把皇帝比做老神仙许愿,皇帝若不准岂不显得他小气,自然是笑着应下,至于给不给兑现,那就要看这愿望是不是一个小孩子应有的愿望了,若不是,那就是家里大人唆使的,不要说给你兑现愿望,不治你的罪都算好的。

    心里这般想,陈宴安却是没有说出来,多大的孩子做多大的事,八岁个小孩能做到如此地步已经很好,雏鸟学飞之时不可打击折断他的翅膀,当他大鹏展翅之时亦是磨炼他之时。

    宋景辰想着自己赚钱给书院改善伙食,又继续捣鼓起他的水钟来。

    道理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两个大小相同的铁桶,其中一只桶用来滴水,一只桶用来接水,一天一夜共计十二个时辰,只要测好一个时辰的滴水量,并在接水桶上标注水位线,把十二份相同的水倒入装水桶中,使其慢慢往下滴。

    问题是滴水太慢,水位线密集,滴水太快,水位线又太稀疏,一个桶不够用。

    这倒是容易解决,不断的调试滴水快慢,找到最合适的就可以了。

    可很快又有新的问题,滴水的快慢并非一样,水位越低,流水越慢,这样时间就不准,那就想办法保持水在同一个水位就好了。

    宋景辰想到了用三只桶来滴水,三只桶放在不同的高度,依次向下滴水,最后一只桶的水滴到接水桶,如此,接水的快慢就基本一致了。

    新的问题又来了,他无法透过铁桶看到里面的水位刻线!

    宋景辰就琢磨要是这桶能透明的就好了,他想到了透明的水晶,但这是拍脑门的办法,他的目的是造出便宜的水钟,水晶哪有人用得起。

    要是能造出又便宜又透明的桶来就好了,宋景辰脑子里不期然浮现出塑料桶三个字,但也就到此为止了,再往下面什么都想不出来。

    宋三郎知道儿子在捣鼓一个叫什么水钟的东西,但小孩捣鼓得有点走火入魔,宋三郎不想让儿子太过沉迷,拉着儿子去钓鱼,宋景辰就差一步弄不出水钟来,实在不甘心,不想去,被三郎硬拖着出来了。

    三月春光正好,清风徐徐,天晴气爽,清澈的小溪潺潺,石板路、小木桥,绿柳如烟,宋三郎甩出鱼竿,浮子漂浮在如镜的水面上。

    宋景辰眼睛盯着那浮子,盯了一会儿忽地一拍脑门,蹦起来蹿到宋三郎后背上,两只手搂紧宋三郎的脖子,激动到不行,“爹,我知道怎么办啦!”

    第124章 早晚还不都是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