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 94. 第九十四课 小诗大学习(4)舞马衔杯……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 94. 第九十四课 小诗大学习(4)舞马衔杯……(第1/3页)

    关于乾隆引以为傲的瓷器代表大赏,不排除同样有觉得好看的,但绝大多数观众都都点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们整理了半天措辞,能给出的评价和形容还是只有两个字。

    ——富贵。

    “好富贵啊……”

    是,颜色太丰富,技艺太牛了。

    以前的想烧出点颜色都难,到了这个“乾隆年间”,不仅造型工艺看起来精巧了许多,连颜色也更多彩了。

    看这大富大贵的配色,看这象征着奢侈的纹样,看这大粉包袱皮——

    ……可惜有点丑,不然真的还挺好看的。

    雍正很沉默。

    看着天幕上那绚丽多彩配色造型都很别致的几个大瓶子,他有点说不出话。

    乾隆年间,这个乾隆,在之前的皇帝游戏里是看到过的,很眼熟,应该是他的儿子。

    可是,他儿子的这个美学“技能点”……点的是不是有点偏啊?

    简直让人不能直视。

    太富贵逼人了。

    就差把暴发户三个字写脸上了。

    乾隆还在沾沾自得,却不曾想已经被他亲生老爹嫌弃一通了。

    但李晓诗没有过多地点评这些瓷器、以及唐三彩等的工艺,她深谙不懂不要多说话的道理,很谦逊地扮演着一个工具人的角色。

    大家想看,她就拿出来,让观众们自己去评价吧。

    她还得讲课呢。

    李晓诗重新拿起那个唐三彩,道:“有多少观众能够认出这个造型是什么动物的?”

    那是四五个伶人模样的人俑,坐在一起,手中各拿的有不同款式的乐器,箜篌管弦等。

    他们身下坐着的是遍布着各色饱和度浅淡但颜色明快色块的毯子。

    而毯子也压在一只动物上。

    有很多百姓并不认识这充当坐骑的动物上,但也不乏有人能认出,都跟弹幕互动了起来。

    李晓诗点头:“是的,就是骆驼——骆驼不是我们中原地带常有的,但是在唐朝时候,出现了很多以沙漠西域边境才会有的骆驼造型的工艺品,这证明了什么呢?——请抢答!”

    这个抢答来得出其不意,李晓诗说完好一会儿,才有不少人急慌慌去按那个按钮,但为时已晚。

    天幕上出现的,是个穿着便服但眉宇间都有着十足贵气的年轻人。

    细看之下,还会发现这个年轻人似乎有点眼熟。

    不等李晓诗问出声,来人就自报家门了起来:“我是李世民。”

    李晓诗:……ovo

    天幕前的唐太宗陛下:o.o

    未及加冠的李世民一袭窄袖长衫,青葱一样的年纪,偏偏周身已经带上了多次出生入死后带出来的从容,无形中吸引着人的视线。

    他看着呆了的李晓诗,不由莞尔:“可以回答问题了吗?”

    给大家搞了个突袭问答的李晓诗没想到,观众也能给她搞突袭——这小秦/王竟然没有走神,一直认认真真地看天幕啊!这才能第一时间就抢到答题资格。

    迎着少年太原公子的注视,李晓诗不自在地动了动手腕,然后才抬起头:“可以的。请回答吧。”

    小秦/王侃侃而谈:“唐朝初期,突厥的祸患依然十分严重,在唐太宗继位后,他发兵反击……”

    贞观年间。

    唐太宗李世民已经抬袖掩面了。

    明明是他做出来的事,明明天幕上那个小子根本没经历过这些,只是听了几节课、从这些课堂里拼凑出来的事而已,他怎么说得那么笃定呢,就跟他亲身经历过一样。

    还有——什么“唐太宗击败突厥”“唐太宗与突厥达成协议”“唐太宗统治期间各族人民和谐共处”的……

    一口一个唐太宗,你自己不觉得奇怪吗?而且、而且,而且你这无形中夸自己夸得、嗯……好那个啊!

    唐太宗陛下被少年时候的自己夸得双颊发热,他深深怀疑起了自己:年轻时候,自己这么自恋的吗?脸皮这么厚的?

    小秦/王李世民:“——在唐朝时期,华夏的汉人和北方的少数民族杂居,通婚,使得民族之间的融合更加密切。而这些大唐制造的‘三彩’,也正反映了这……”

    李晓诗也很懵。

    ……什么情况?

    涉及之前内容的部分也就算了,作为好学生,能回答上来也是正常的,但有一些,明明她还没讲到呢,打算用这个问题引出来的,怎么这位李世民就也说出来啦?

    他偷看课本了吗?

    直播间外,各个朝代的观众们都中了禁言术一样看着呆呆看着天幕上淡定自若舌灿生莲且有条有理回答问题的少年人。

    杨坚眼都红了。

    之前听李晓诗说李世民的时候他还不觉得有什么,最多只是有点羡慕,完全达不到现在这种咬牙切齿想揍自家儿子的地步。

    毕竟一直以来出现在天幕相关的“李世民”都是已经青壮年了的,虽然比杨坚小,但毕竟是做了皇帝的人,也很难让另一位皇帝生出“这是跟我儿子一样大”的心理来。

    可现在这个,是正少年的啊!!

    这是什么优秀的儿子啊??

    啊??

    大家一样都是一期不落地看天幕、听李晓诗讲课,但他敢打包票,就算把自己剩下的几个儿子都拉过来一字排开,也绝对不会有一个回答得比这李世民更好——甚至都不说比他回答得好了,连这个基础的“答题格式”说话条理他们都不一定比得上一半!

    别人家的孩子,越看越眼热,越看越手痒,越想揍自家孩子。

    刘彻撇嘴。

    怎么回事,少年时候的他呢?怎么不去抢?

    风头全让李世民这人占了——就不知道上去表现一下给大汉长长脸么,怎么这么不争气?

    殊不知小刘彻也正在撇嘴埋怨“长大后的我呢”“明明都是皇帝了,怎么还能输给没及冠的李世民”,然后猛地开始打起喷嚏来。

    小刘彻:……一定是那个人在念叨我,真丢人!

    再一次铩羽而归没抢到第一的少年朱棣:呵,人家都是去长脸的,只有老朱是去丢人的。

    把一套现代蘸水钢笔礼盒递给小秦/王,十分友好地送人下去,李晓诗悄悄咧了一下嘴。

    还好,还好备着许多礼物,能把下个环节的奖品对调一下……不然这个时候再拿出为引出下个环节准备的字帖做礼物,估计李世民会不喜欢……毕竟一个王羲之的“唯粉”,很难看进和自家正主同类型的其他人的字吧……

    她清了清嗓子,做总结:“刚刚李世民同学回答得非常完美,在西域边疆等地的特产生物成为全国内大范围出现的工艺品造型之一,证明了在这个时期民族的交往和交融进度。”

    “唐太宗时期,东西突厥都被先后击败,而后对于这些多出来的疆域,他没有选择施行像对唐王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