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 93. 第九十三课 小诗大学习(3)乾隆粉彩……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 93. 第九十三课 小诗大学习(3)乾隆粉彩……(第1/3页)

    听到朱元璋的回答,李晓诗一时间都有点哑口无言了。

    这……你要说他说错了吧,那是完全没一点错。

    但好像又没给出一点有用的信息,简单来说,不就是复读了一遍问题么,什么废话文学?

    虽然不算错,但这要是能给他算回答正确,李晓诗都觉得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她实在无法违背一个受过现代教育并深深浸淫在现代应试教育中的“学者”的良心。

    于是李晓诗彻底无言以对了:“……。”

    洪武年间门。

    朱标已经被自家老爹搞得都已经感受不到尴尬了,整就是一个面无表情的状态。

    丢人就丢人吧,反正各个朝代里的人都已经知道大明的开国皇帝是这么个德性了,已经不怕丢更多的脸了。

    他甚至还有心情悠悠地想:之前老四上去玩游戏的时候,也挺丢人的。就是不知道后边皇帝大集会的时候,成年老四的优秀发挥有没有让大家忘记他少年时候的丢人经历。啊……打仗打到海角天涯都忘记称帝,好像也挺丢人的哈?

    啊……

    嗯……大明首屈一指的两任有为之君,都是这么个德性,肯定是要被各种前辈什么的尽情笑话了。

    不过这也不能怪老朱家的风水有问题,·除了这两朵大奇葩,其他皇帝应该都还挺正常的吧……应该?

    另一边,朱棣憋了半天,脸都憋红了,冒出来一句很低很低的感慨性质的脏话。

    ……这老朱,上去丢人的!白瞎了那么好的运气(对就是运气好不然他怎么可能抢不过他爹)了!

    李晓诗不是一直在说和外国的交流互换么,你好歹回答一句“反映了这家墓葬的主人买了那什么大食非洲罗马的人俑金币”啊!

    西汉。

    刘彻笑得停不下来,他伸手揩了一把眼角,又忍不住“哈哈哈”了起来:“这是皇帝吗,真的有这样的皇帝吗,他说话怎么听起来还没军营里那堆大老粗斯文啊。”

    上次看皇帝们的游戏怎么没发现这人是个活宝啊。

    好想听他执政期间门的事了,听说也是个开国皇帝,肯定很有乐子。

    哎呀,好像又找到了一些看天幕的新乐子所在。

    直播间门里。

    似乎察觉到了李晓诗的为难,朱元璋毫不在意地大手一挥:“不对啊?没事,那话本啥的咱也不是非要不可。”

    少年朱棣板着脸听他爹在上头胡扯,感觉拳头要硬了。

    你不要你上去干什么?

    他要啊!给他搞下来啊!!

    不等李晓诗也发问,朱元璋就很自觉地自己说了:“就是想上来看看这倭国是啥样,话本子啥的,不重要不重要。”

    李晓诗心头哽住,被这老朱坦荡的行径搞得也不好嗔怪什么了,只好委委屈屈把人劝了下去。

    在朱元璋这儿浪费了不少时间门,她也没再新开启一轮抢答,临时改了规则从刚刚的顺位第一抽了人上来。

    光芒闪过,一个同样穿着龙袍的人影出现。

    天幕前的观众们巴巴看了十几秒,转头问身边的人:“……这人是不是跟刚刚那个穿的一样?”

    身为大唐“当事人”,李世民没选上去还是有点遗憾的,但等看清天幕上的人,他也忍不住失笑。

    又是明朝啊,明的运气这么好?

    那龙袍,确实看起来像是一样的。

    一样啊,怎么能不一样。

    这可不就是一模一样的么。

    少年朱棣这回是真拳头硬了。

    天幕上,永乐大帝也很吃惊能选到自己,不过他也只爽朗一笑,没朱元璋那么难对付,在李晓诗露出迟疑之前,主动开口道:“我知道问题,不用重复了。”

    “在唐朝的墓葬中出现了海外的东西,说明了当时唐朝和海外国家的往来频繁,反应了华夏……啊、反应了华夏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现象——嗯……繁荣!”

    这下轮到李晓诗惊讶了。

    永乐大帝他……真的会?

    按理来说,这么简单的问题,原本就应该是随便一个认真听讲了的都能说上两句的,怎么也不至于跑题,但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已经这样简单了,李晓诗还是对朱棣能回答上来而感到惊喜。

    虽然不是完全对得上答案,但已经很不错了,大差不差,就这么个意思。

    她小脸带上了赞叹,由衷地给朱棣比了个大拇指,然后把怀里的书册盒子递了过去。

    “回答得很对,那这个奖励就是你的了。真厉害,接下来也要加油呀!”

    永乐大帝很有大人风范地沉稳抱起书,冲李晓诗回了个大拇指的手势,还顺手揉了一把李晓诗脑袋,临离开直播间门前遥遥丢下一句话:“你也加油,讲得很好,快点讲到大明!”

    不得不说,这种直白地表示喜欢和称赞,让李晓诗扑哧笑了出来,心里甜丝丝的。

    谁不喜欢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啊?还是这种前辈先贤们的认可,含金量就不同啊!

    天幕外,少年朱棣踢飞了一块石头,脸上极其不忿。

    这人,他说话啃啃巴巴,肯定是背的啊!

    ……他有外援啊!

    这怎么能算!

    而且,而且——这么大人了还看什么话本??

    就不能让给年幼的自己吗!

    真是气死他了。

    ——确实是背的,但是那又怎么样?

    永乐大帝泰然自若。

    在那么多人面前抱了奖励下来,还是把自家老爹都没搞到的奖励搞到了手,他现在别提有多高兴了,觉得简直太长脸。

    他把书丢给儿子,大掌好一通揉自家孙孙的脑袋。

    讲得好,讲得好啊!

    不是有好孙孙给说,他还不知道什么“答题格式”呢,虽然知道是什么个意思,但没格式,说出来不好听啊,不能给大明长脸了就,现在这样是最好的。

    送走直播间门连续到场的第一位大明皇帝,这个环节终于结束,李晓诗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她浑身都轻松了不少,有条不紊跳进下个部分。

    她的身边环境再度转换。

    各个时空位面中,不少人一眼就认出了画面中的情景。

    “地!爹,是地!!”

    有小孩儿“啊”地大叫起来,换来家长兜头一个巴掌。“那能是咱们的地吗,天幕播咱们的地干啥?消停点!”

    小孩子吃痛双手抱着脑袋,又不服气:怎么不会播他们的地?那本身就是跟他们家地很像的啊!

    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天幕上的画面实在太眼熟了。

    金色的小麦海洋一样随着风泛起一波又一波的涟漪,一望无际。

    这不就是地里的样子吗,他们家的地里麦熟的时候也这样啊。

    他不服气地看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