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 16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六州歌头》 160-180(第3/31页)

级,都是为朝廷为百姓做事。现下天灾未平,更该齐心协力,只要对赈灾有用,何须在意其他?”

    “小贺大人胸襟之宽广,怪不得秦相爷和许大人都器重您啊。”康知州看着他,心中升起几分感慨,又有几分不甘心,遂也认真道:“既然小贺大人问到我,那我也不能轻率待之。只是,尚不知小贺大人有什么想法?”

    贺今行便将自己的顾虑与初步打算和盘托出。

    康知州沉思许久,说:“按需分配倒是不难,主要在于提前了解各州县需求,做好分装,再尽快运送过去。要特别注意的就是联系及时,不能混装、错送、漏送。”

    “押送第一批赈灾粮时,许大人曾让我们勘察各州民情。”贺今行忽然想到这事,“或许可以作为参考,以免某些地县夸大其词。”

    “有章程,紧的就只是人手和时间。”布政使也帮着参谋道:“但要杜绝发放过程中的贪污之举,不亚于登天之难,毕竟我们不可能亲眼盯着每一批物资发到需要的百姓手中,也不可能在事后进行调查。从物资离开临州,要经过数道关口,转过数道人手,一关一人贪一点,到最终发放下去,剩得下三四成就算多的。”

    他说起来平淡得紧,只因这些是稍微有些资历的官吏都知晓的事实。

    就算朝廷一贯倡廉,三令五申,但底下阳奉阴违,不在少数。

    “层层盘剥,着实可恶。”贺今行皱眉沉思,一时想不到好的解决办法,目光在院中游离,继而看到了安静坐在一旁的王老伯。

    老人一直跟着他们,听不懂他们说的什么,更不敢胡乱插嘴,但一直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他。

    他不自觉地回以微笑,忽地灵光一闪,立刻转头对另一边的两位大人说:“既然我们不能一直盯着,那就让百姓们自己盯着,如何?”

    康知州与好友面面相觑,再看向他,“小贺大人的意思是,让百姓自己监督?”

    贺今行把那一摞捐赠清单抱起来,“既然是捐赠给江南路的,那所有江南路的百姓都应该知晓被捐赠了什么东西。我们就把这份清单内容公之于众,让百姓们自己看,其他路州的同胞捐赠给他们的东西是到了他们手中,还是被某些贪官污吏昧下。”

    “分配给各地县的物资都需州府记录在案进行公示,领到物资的地方官府也得在城门、官衙前、菜市口等人流多的地方张贴布告,时限至少一个月,期间不得以任何方式阻止百姓查看,州府可不时派人暗中巡察。若施行时还有其他缺漏,也可再行补充。”

    汉中路那位布政使说:“万一你们江南的某些州府上下沆瀣一气,串通作假呢?”

    贺今行稍作思索,便有了想法,“这整份清单,可由总督府或是布政司与江南的书坊小报合作,印刷成小册子,放于民间低价流传。好奇者甚众,愿买的人应当不少,不至于付出太多成本。”

    只要百姓有知晓捐赠物资内容多少的渠道,就有比对所得物资是否相差太多的可能,以减少中间官吏暗箱操作两头欺瞒的机会。

    他缓了口气,继续道:“这是其他路州无数百姓的心意,不论捐赠者身份,都可看作血汗所得,不可以被挪用,更不可以被浪费。公之于天下,不止是为了防范贪腐,也是为了让所有人知道,善意不会被掩盖,也不会被糟蹋。哪怕只一分一厘,也会有人看到、记得这份情意。”

    廊下安静许久,康知州才说:“或许可行。但江南路风气……总之许久不曾如此……牵涉动员范围太广,必须征得制台大人的首可才行。”

    他一句话停顿了几回,最终仍是不曾言明。

    “下官立刻向许大人上书。”贺今行却明白对方的顾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冻也非一日之功。

    但是,他目光坚毅,认真道:“我们不一定能完全杜绝贪腐,但一定要尽可能地去防止。若冷眼旁观,放任自流,这一次是赈灾,下一次尚不知是什么,那做这个官又有什么意思?”

    “是啊。”树影蝉鸣里,康知州长长地叹了口气,“读书做官,做成这样,有什么意思呢?”

    好友拍拍他的手背,劝道:“老康,日子还长着呢,别多想,啊。”

    康大人摇了摇头,抛下自嘲的神色,起身说:“许制台比我等有魄力得多,应当不会不同意小贺大人所请。既然要做,不如提前准备。”

    他振作极快,绝不是自怨自艾的人,倒令贺今行有些佩服。

    在齐宗源治下做透明人也需要本事。且被架空未必就只是坏事,在前者风光时虽分不到好处,但锒铛入狱时同样也不会被牵连。

    少年思及此,想到自己身负的另一项任务,犹豫片刻,仍决定开口:“康大人,下官还有一请。”

    “小贺大人请讲,康某能办到的,必定竭尽所能。”

    贺今行便说:“处理完现下四路送来的物资之后,下官需得前往稷州一趟。但松江、宁西、江北、京畿以及广泉路送来的物资还在路上,不日抵达临州,下官恐赶不及回来,不知康大人是否愿意代替下官主持对接与发放事宜?”

    “我?”康知州愣了一下,说:“这可是你立功的机会。”

    还是许制台特意准备的。

    “这也是得罪人的时候,不知大人是否愿意替下官分担一些骂名?”

    “小贺大人肯信我?”他仍难以置信。

    “下官相信康大人想要做个好官,所以才甘愿在临州沉寂。”贺今行笑了笑,真心实意地向他作了一揖。

    “也请大人相信,只要为民为公,实心做事,定然有出头的一天。”

    第163章 八十三

    眼下事暂且议定, 贺今行当即便写了两封呈奏,一封致钦差,一封致总督, 同时送往淮州, 在第二日上午同时收到批复。

    许轻名果然不反对, 只针对性地提出了几条建议, 并派来一名属官协助。他与康知州便前往总督府调出各州灾情相关案卷,参照上峰意见做出最终计划,而后再联系其他衙门进行动员落实。

    如此脚不沾地忙了一昼夜, 终于在第三日做齐准备,将第一批捐赠物资装船开运。

    一行人在码头目送一条条货船驶向江南各地, 日晴风正好, 哪怕出了一身大汗,心中仍觉十分畅快。

    康知州感慨道:“有朝廷扶持,有各方相助,我江南的民生一定能快速地恢复过来。”

    “一定会的。”贺今行亦感到高兴。

    他这些时日走了不少地方,所见所闻开阔许多。江南虽商人众多,但绝大多数商人同农人一样, 辛勤而坚韧,靠双手赚血汗钱。他毫不怀疑, 只要他们能熬过这一段灾难, 就一定能从头再起。

    就像原上青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港口另一边, 前往稷州的粮船预备出发。王老伯一大早就带着行李在码头外等着, 贺今行请他过来,就要再次上路。

    康知州顺道给他们送行, 拱手道:“我会随时注意各州县的反馈,并切实进行调整,有什么问题也会及时请示许大人与侯爷,小贺大人不必担心。某不多言,就预祝小贺大人此行一帆风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