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红楼]当炮灰有了金手指》 不学习就送命:完结(第17/28页)
书信传递,但怎能抵得思父之情,闻言忍不住上前几步,扯住王熙凤的衣袖,细细询问。
贾母也惊喜不已,如今贾家衰败,族中竟然无一个中用之人,若能得林如海这个姻亲帮扶,日后也不愁不知道朝中动向了。
想到这里,贾母连声道:“好好好,可真真是个好消息。不过你林姑父久居江南,京中的宅院多年不曾住人,要好生打理打理才好,他又是个男人,难免于后宅事物上粗心。凤丫头,现下天色还早,你带着玉儿一起过去看看,若是缺个什么东西,先给置办齐全了,不要耽误入住才好。”
王熙凤含笑应了,当即就命人套了车,领着黛玉去了林家在京中的宅子布置。
林家宅子乃是五进的院落,东西还各有跨院数座,另有小湖假山花园等,占地面积颇广,原是林如海祖上封侯时赐予的,只比荣国府的规制稍微次了一等。黛玉和王熙凤都是第一次过来,这里虽然久没有主子居住,不过许是林如海早前打发下人来翻修过,屋舍看着倒还干净整齐,并不需要多加打理。
林如海身边最得力的是管家林安,闻听姑娘和贾家琏二奶奶来了,忙不迭的赶来拜见:“琏二奶奶安,姑娘安!”
王熙凤笑着回礼,黛玉早就按捺不住,急声问道:“父亲近日可好,怎么不使人给我传个信儿,忽而听到有人说父亲进京来了,倒是唬了我一跳,险些以为是假的。”
林安笑着回答:“回姑娘的话,老爷一向都好,原是突然收到圣上的旨意,日夜兼程打马而来,故此没有来得及给姑娘传信。”
黛玉闻言又急道:“日夜兼程,父亲他夙兴夜寐,身体本就不太健壮,可吃得消么?”
“无妨的,早前老爷有些个机缘,偶然认识了一位名医,看得一手好脉象,还给老爷开了一剂养生方子。如今老爷的身体,比之那二十来岁的壮年男子也不差什么,姑娘不必担忧。”
林安笑呵呵的回道,又冲着黛玉笑言:“这几年不见姑娘,益发长得高了,如今看着很有老爷当初年轻时候的气度。脸色看着也好,若是老爷待会儿见了,不知道心中该有多欢喜呢。”
黛玉扯着王熙凤的衣袖道:“这都多亏了凤姐姐和老祖宗的照拂,我自从来了外祖母府上,日常饮食起居,都赖凤姐姐关照,一饮一食莫不精心。还有其他诸位姊妹,待我就像是亲生姊妹一般,我们日常一处读书习字,说笑谈天,日子过得很是快活。”
林安听了,忙向王熙凤道谢:“我们家姑娘承蒙琏二奶奶照拂,待到老爷家来,小的必定一一对老爷讲明,再去府上致谢。”
王熙凤浑不在意的摆摆手,笑着回道:“这值当什么,林妹妹聪慧可人,我心中只把她当自家妹妹一般。且妹妹也帮了我许多忙,我们姊妹间互帮互助,当不得一个谢字。”
众人寒暄了半晌,王熙凤见林安处处妥帖,府中也有条不紊,知道不需要自己插手,故此便想先离去了。只是黛玉倒是难办,按理来说该和她一同回去,只是黛玉心中记挂林如海,又想留在府中等候。
最后还是王熙凤劝道:“林姑父入京述职,日后必定就长久留在京中了。还愁父女没有会面之日吗。且你是我带出来的,如今却巴巴的让我自己回去,到时候老祖宗怪罪下来,少不得我要挨上几板子了。”
黛玉噗嗤一声笑了:“老祖宗最是疼爱凤姐姐,怎么会打您的板子,凤姐姐又在说笑话。我方才只想着父亲,却忘了老祖宗也在等着,实在是该打,理当和凤姐姐一起回去,向老祖宗复命才好。”
如此二人方携手同归,又如实向贾母回禀了情况。
第二日一大早,外头门子就传了信,说是林如海递了帖子,午后要来拜访。
黛玉自然喜不自胜,她自进京到现在,已经有四年多的时间,一直思念父亲,如今终于得见,直恨不得在大门口等着才好。还是迎春等人好歹劝住了,改为在垂花门处等候,可见其心情急切。
午后贾母歇了晌,就听到外头丫鬟来报,说是林姑爷到了。王熙凤等女眷俱都回避了去,只贾母、贾赦、贾政、贾琏等,外加一个黛玉和林如海齐坐一堂,闲聊叙话。
贾母先是问了林如海的饮食,方才笑道:“你这次进京突然,我们竟然都没有收到消息,可是有什么大事?”
“并无什么大事,只是江南那边的差事了了,陛下命我暗地里查的事情也有了线索,故此才急招我入京。昨儿已经把差事都与陛下交接,陛下还允了我十日的假期,许我打整家园,访亲会友。”
贾政闻言笑道:“这可真真是皇恩浩荡,陛下实在无有一处不周到的,叫我等臣子如何不感念。只是不知妹夫此次进京,陛下可有安排了?若是还没有说定,府中在吏部倒是有几个熟人,可以帮着商量商量。”
林如海起身含笑回礼:“多谢二舅兄关怀,原是昨儿陛下已经说好,待我家中琐事安排妥当后,便去户部任职。”
“户部掌管天下钱财,从前妹夫在江南也是管着盐政之事,倒是极为合益!”贾赦哈哈一笑,颇为谄媚的说道,“可见陛下知人善用,妹夫在江南磨剑十载,如今终于到了锋芒展露的时候。只是不知道,陛下准备让妹夫接任何官位?”
“我资质平庸,难得被陛下看重,不敢说展露锋芒,只愿为陛下和大乾尽一份心罢了。至于官位,现下还没有说定,实在是不知道啊。”
林如海谦虚了几句,转头说起贾琏,绕过来这个话题:“从前我离京的时候,琏儿才只到我腰间,如今也是有儿有女的人了,看着沉稳不少,如今可做着什么事情?”
贾琏闻言忙起身回道:“侄儿蠢笨,于科举一道不通,在武艺一途不精,如今只在家中打理些庶务。从前成亲时候,倒是去捐了个同知的虚衔,只是挂个名儿,不曾落个什么实事儿。”
林如海皱眉道:“我观你行事伶俐,言谈间也机变,怎的如此自鄙?谁人又是生来便会的,即便是于诗书武艺之上不通,还有许多其他的路子能走,人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这个道理了。”
“你现下才多大,就自我放任起来,日后又岂能鼎力家族,为妻儿老小做个依靠?若是你听我的,明儿起便和一道与访亲走友,我虽然离京十来载,可也识得几个同年旧友,或许另有一番机缘也说不准。”
这却不是林如海一时兴起,实在是看在王熙凤的面子上了。
昨日他从宫中归家,听到林安说了王熙凤照拂黛玉的事情,今日来贾家和女儿密谈,又知道了许多内情。如此一来,林如海自然明白,自家女儿能有今日,多亏了王熙凤的细心照顾,且前年收到的那两瓶子丹药,后来也查出是王熙凤秘密赠送的,那可也救了他的命。
王熙凤这般行为,林如海自然要记住对方的恩情,只是男女有别,对方又是晚辈家眷,自然不好直接出手帮扶。因此林如海思虑过后,便决定帮一帮贾琏,俗话说的好么,妻凭夫贵,贾琏得脸了,王熙凤自然也就好了。
贾琏闻言自然是喜不自胜,贾赦也与有荣焉,拉着林如海不住的拍马屁,唯有贾政的脸色有些僵硬,但好歹稳住了,没叫旁人看出个好歹来。
晚上贾母特意留了林如海用膳,待到酒足饭饱,林如海便要家去:“今日在府上叨扰了一整日,现下天色已晚,我和玉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