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红楼]当炮灰有了金手指》 不学习就送命:完结(第16/28页)
也不失为一个好出路。
且其中有些人, 已经是心有所属了。
果不其然, 第一个向王熙凤递了口信的是司棋她娘, 说是想和娘家亲上加亲, 求了司棋的身契出去,与她表弟潘又安结成一段良缘。
其后,素云和碧月也托人递了话来, 配了李纨从前带来的陪嫁小厮,从大丫鬟变成管事娘子,又回了李纨身边服侍。再有琥珀和玻璃、碧玺三人年岁相当, 都是正值花期, 且是在姑娘和小爷身边服侍的,贾母亲自给指了婚事, 成亲后照旧回去原处当值,只是名头变一变罢了。
这几人开了头,后头那些就好办了,金钏她老子娘原也是王夫人身边得脸的,这次又是为王夫人背黑锅才出来的,故此求了恩典,配了后街上一个贾家旁系的爷,名唤贾琪,日后再进府,那就是琪大奶奶了。
其余种种,也有自行求去的,也有主子恩典的,也有听说消息来求娶的,热热闹闹了小一个月,总算赶在七月中,把此事都了结了。
府中各处缺了的人手,又从家生子里挑了一批补上,很快府中就恢复了原样,并没有耽误了八月初贾母的寿诞。
时间倏忽又是两年多,王熙凤孜孜不倦的攻读书册,不单只四书五经等书,因着0085时不时发布的任务,连着天文历法,农桑工事也都有一一涉猎。她自己读书读的多了,便知晓了其中的好处,时不时或闻言软语,或威逼利诱,也引着贾琏多看些杂书。
只是贾琏于诗文一道实在无意,多是喜欢看些游记散文,杂书话本之类的,倒是辜负了王熙凤的一片心意。
时间不缓不慢的过,茂哥儿两岁的时候,王熙凤又诞下了一个女儿,如此便算是儿女双全了。因着生辰在七月七,日子算不得极好,便没有起名字,众人只叫做大姐儿。王熙凤心中明白,这个就是巧姐儿了,她那个日后三灾八难,经历种种世间艰辛的女儿。
有了大姐儿之后,王熙凤一方面停了平儿的避子汤,许她孕育子嗣,而另一方面则在心中盘算着,许是很快就能见着刘姥姥了。
果不其然,入冬下了两三场雪后,她这里就迎来了一位衣着简素的农村老太太,刘姥姥。
今冬寒冷,且从春天雨水就少,夏天又有虫灾,故此各处农田的收成都不好。王狗儿一家本就只能维持将将温饱的样子,陡然遭了这一灾,日子便格外难熬,刘姥姥心疼女儿、外孙和外孙女,故此撕下脸皮来贾家打秋风,只求自家能过个好年。
周瑞家的因着和王狗儿从前有故,便带着刘姥姥进了府,王夫人懒怠见她,就打发给了王熙凤。
王熙凤从画面当中,知道这是个有恩必报的仁义之士,故此丝毫不曾有什么看不起的举动。非但热情的招待了他们祖孙俩饭食,还送了好些个棉衣棉被,吃食点心,外加白银五十两,足够王家一家老小安稳渡过寒冬了。
刘姥姥不意这素未谋面的琏二奶奶如此和善,喜得不住口的念佛道谢,又说道:“二奶奶慈悲,我家去之后必定为奶奶早晚三炷香,日夜为奶奶祝祷,只愿奶奶一生平安喜乐,万事顺遂。”
王熙凤哈哈一笑,回道:“我年纪轻,哪里担得起这个福气,竟是罢了为好。如今我这里,倒是现成有一桩事情,要劳烦姥姥帮忙呢,只不知道姥姥肯不肯?”
刘姥姥闻言心内纳罕,但还是直言道:“若是奶奶有用得到我老婆子的地方,尽管直言便是,我虽然老迈,但还有一把子力气,尽可供奶奶差遣。”
“哎呦,哪里需要姥姥出什么力气,若是闪着您的老腰,岂不就成了我的罪过了。”王熙凤笑着打趣,随后又叫平儿,“平儿去把大姐儿抱过来,也叫她认一认姥姥的人。”
平儿应声去了,不一会儿就抱着个百子千孙的大红锦缎襁褓过来,里头包着的正是将将五个来月的大姐儿。
王熙凤伸手抱了女儿在怀中,一边逗趣一边笑道:“这事儿呢,说来也是我无礼了,姥姥看看我这闺女如何?”
刘姥姥起身看了一眼,赞道:“好一个冰雪似的小人儿,眉眼间很有奶奶的风采,长大了之后必定也是个绝代佳人!”
“佳人不佳人的我倒是不在乎,只是我这女儿生的日子不好,是在七月七那天,且生下来之后也不太顺当。虽则丫鬟乳母都仔细照料着,可我心中依旧揪心的紧,为着她好养活,到现在还不曾起名字呢。”
王熙凤眉间含愁,低声叹道:“我今日求姥姥的,便是想着让您给她起个名字。一则呢,您是积年的老人儿了,身上福寿都是有的;二来也不怕您恼,你们庄稼人贫苦些,借着压压她的福气,日后能顺遂些。”
刘姥姥听了果真不恼,只低头沉思半晌,方笑道:“七月七的生辰,又是这样金尊玉贵的出身,不如用以毒攻毒的法子,就叫了巧哥儿吧!日后必定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长命百岁,一世安康,俱都从这巧字上来了。”
王熙凤闻言大喜,果真还是巧姐儿,忙抱着巧姐儿附身一礼:“如此就借了姥姥的吉言了,若是果真我这孩儿有造化,日后必定还有大礼相送!”
不意王熙凤如此客气,可唬了刘姥姥一跳,忙不迭的扶了她起身。又见着巧姐儿玉雪可爱,自己这回受了王熙凤大恩,却只是起个名字的小事儿,恐怕难以报答。
想着方才王熙凤所言的压一压福气,刘姥姥心中踌躇,还是动手把自己耳朵眼儿里的一对耳环取了下来:“这个东西,原是我出嫁时候我那老娘给的陪嫁,陪着我风风雨雨也有六十来年了。纵然不值什么,也是个老物件儿,如今且给巧哥儿安枕用吧,也算是我对奶奶和姐儿的一点子心意。”
刘姥姥浑身上下简素的很,头全身也只有头上一只黄铜簪子,并耳朵上这个镀银耳坠子,如今却把最贵重的都给了出来。王熙凤纵然看不上那便宜的耳坠子,却也知道这东西贵重的是心意,真真是没想到刘姥姥这般舍得,一时间更是感念非常。
不过她也并未推辞:“平儿好生接了姥姥给的见面礼,再做个荷包挂到姐儿床头去,为姐儿安枕用。”
说罢,她伸手从自己身上摘下一块美玉,挂在了板儿的身上:“好孩子,你姥姥既然给了巧姐儿见面礼,我这个做婶娘的也不能小气了,拿去顽吧。”
那美玉在烛火下莹莹生辉,看着就不凡,价值何止百金,属实贵重的紧。刘姥姥有心想推辞几句,却被王熙凤三言两语绕昏了头,最后也只得厚颜收下了,只心中更感念王熙凤给她脸面不提。
眼看着外头雪又下了起来,王熙凤便做主,留下刘姥姥祖孙俩在府中住一夜,明日雪停了再打发马车亲自送他们归家。
这一桩小事在贾家,并未引起旁人的注意,即便有人觉得王熙凤对刘姥姥一家过于礼遇,也只当是她心情好,随手做了善事罢了。
荣国府中波澜不惊,直到冬至那一日,突然传来消息。说是林如海在江南功德圆满,如今已经受了上意回京述职,现下已经进了城,正准备入宫呢。
王熙凤收到消息之后,满脸是止不住的笑意,忙去荣庆堂给贾母和黛玉报喜:“老祖宗,林妹妹,大喜,大喜啊!林姑父在扬州立了功,如今已经回京来了,又得了陛下召见,日后必定官运亨通,前程无量啊!”
黛玉已经三四年不见林如海了,虽然时常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