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快穿): 500-5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菟丝花女配(快穿)》 500-520(第8/22页)

的目光注视下狼狈离开。

    等身后的门关上,秦氏就开始埋怨,“娘,你怎么那么容易松口啊,这份活计丢了,家里少了许多银钱,孩子们的日子都不好过了。”

    秦氏满腹怨气,殊不知其婆母同样如此,“你还好意思说我,要不是你隐瞒自己辞工的事,我能这么措手不及吗,我还没怪你呢,你倒埋怨上老娘了。”

    一向关系和谐的婆媳俩吵得不可开交,始终沉默的秦氏几个妯娌互相对视一眼,继续默不吭声,实际上,能不能继续做帮工对她们影响不大,左右钱到不了她们手中,不如冷眼旁观,心内还忍不住嘀咕几句真蠢之类的话,可不就是蠢嘛,为了八竿子打不着的堂侄的过继丢了到碗的煮熟鸭子。

    送走人,阮柔和阮母都有些无语,这都遇到什么事啊。

    至于金小妹,则是忍不住窃喜,可真好,秦氏走了,她的帮工位置就能保住,一个月几百文钱,一年下来就是好几两,要知道,一户农家一年下来存住的银子还不定有几两,等攒上两年,她给自己置办上两亩地,届时不惧是嫁人还是如何,总归有个倚仗。

    未来几年的钱财保住,金小妹庆幸之余,更是想着要好好替主家办差,叫人挑不出半点错处来,尤其是那秦氏。

    第507章 且不说家中,宋氏一向兢兢业业,新来的金小妹更是勤勉,一时间,家……

    且不说家中,宋氏一向兢兢业业,新来的金小妹更是勤勉,一时间,家中上下,阮柔只觉得无一处不熨帖的。

    这番平静中,阮柔也把家中上下盘点得差不多。

    阮家明面上的财产,就是那八十亩田地以及家中一座青砖大瓦房,就这,在外人眼中都是难得的大户人家,而只有阮母知道,家中阮父还存了好大一笔银钱。

    把宋氏和金小妹打发去院子里忙活后,阮母把女儿喊到自己的屋内,从夫妻俩存钱的地方掏出了一个小陶罐。

    “娘,这是?”阮柔纳闷,她猜测是存钱罐,只是不明白阮母为何突然告诉自己。

    阮母小心地扫清陶罐上的泥土,颇为珍惜说道,“这是我和你爹前些年存下的家当,你爹身体康健却突然去了,这些日子我总是担心自己也有这么一遭,见你如今当家理事颇有章法,就想着趁早告诉你,省得以后闹出麻烦。”

    什么麻烦,自然是阮母若突然去了,家中无人知晓这笔银钱,届时不是永远尘封地下,就是不知便宜了哪路外人。

    阮柔揽住她的胳膊,嗔怪道,“娘,你说什么呢,你定然会长命百岁,看着女儿结婚生孩子,还要替女儿照看孙子孙女呢。”

    阮母听了也颇为心动,可看着女儿小小年纪,到底定了定神,取出陶罐上的封口,“少在这给我甜言蜜语,我就说这一次,你给我听清楚了。”

    阮柔只得应了,听着阮母一一讲述。

    “家里的产业都是阮家祖上和你爹一点一滴攒起来的,赚来的银钱大多添置了田地,你爹在世时也说多置办田地,可惜没遇到愿意往外卖地的,这些银钱也就剩了下来。”

    阮柔看着阮母动作熟练的将陶罐中的三个荷包分开,“这个装的银钱,你爹行事小心,担心银子太大不容易保管,特意换成了银子。”

    看着金闪闪的黄色,阮柔只有惊叹,乡下人家一般最多用到的是铜板,银子都极少用到,更遑论金子。

    按时下价值,一两金可兑百两银,一两银可兑一千铜板,呈现在阮柔跟前的,便是两锭金元宝,看着分量不多,却足足值两百两。

    “还有这些金首饰,有的是你祖上传下来的,也有的是你爹去给我打的,但是在乡下我哪里敢戴着金子,所以都收了起来,算下来,也有个小五十两。”阮母抚摸着一根金簪,眼中似有追忆。

    “再就是这间铺面了。”阮母捏着一张薄薄的黄色纸张,摊开细看,阮柔很熟悉,正是她前不久刚过户的衙门契书,只是与房契与地契不同,这是意见镇上的房契,似乎是一家铺面,至于归属人,赫然在阮母名下。

    “娘,咱家在镇上还有铺面?”阮柔惊诧问,前一世在原主记忆中,可丝毫没有这一出。

    “可不是,你爹那个人,一向最求周全,家里的房子田地都在他名下总不放心,攒下钱特意去镇上置了间铺面,谁也没告诉,还偷偷放在我名下,跟我说,全当做一层保障,省得以后”

    以后如何,阮母没细说,阮柔也能猜得到,无非是家中出了变故,好歹有一条退路,不至于走投无路,镇上的铺面,不说值多少银子,起码有个安身落脚之处。

    真论起来,镇上的一间铺面少说也得一百五十两上下,这三样加在一起,也就是四百两银子,远远超出阮柔的想象,毕竟,阮家的八十亩田地说来最多不过八百两,已经是很叫人艳羡乃至嫉妒的家产。

    “娘,你和爹可真能干。”阮柔小小的恭维了一句。

    阮母显见很受用,见过了东西,又一样样用手绢包裹好,放回陶罐,待放回原位,忍不住叹息,“你爹走前一阵还说要是这些银子能换成田地就好了,可惜。”

    对所有农家人而言,存再多的银钱,都不如折成同样价值的田地,毕竟田地是能源源不断产生粮食的地方,只要不遇到天灾人祸,一家子就不需要为生计发愁,而银钱存在家中却生不出一文的利钱来。

    阮柔问,“娘,我以后在外面多注意,如果有卖田地的,一定早早下手。”

    阮母笑着摸摸女儿的头,“哪就有那么容易,这有大片田地的,不是家中有当官读书的,就是经年的地主老财,咱们阮家看着富贵,其实跟人家比,压根不值一提。”

    阮柔深以为然点点头,田地难买,但机会总得时刻留意着。

    数过家当,这下子母女俩可谓开诚布公,阮柔知道这是阮母彻底把自己视为当家人,心中自然欣慰。

    “这些钱,便还是在我手里收着,外面还有些散碎银两足够日常家用,若是你那边有需要用钱的,再来跟我要,可好?”阮母的语气温温和和,阮柔也没什么意见,她如今满腹想的都是如何发家致富,万没有直接用存银的道理,自是应了。

    辞别阮母,阮柔兀自回屋,心中仍旧惦记这一家子的事。

    其实阮家当前最急的,还不是别的,而是一家子四个女人,安全上着实岌岌可危,别看阮父在世时,也只是一个普通汉子,可家里有男人、跟没有,对外人的震慑力到底不一般。

    如今时间尚短,还没人直接打歪主意,可等时间长还了,外人议论的多了,指不定就有那起子小人,趁人之危,所以,阮柔便想着,怎么能提高家中的安全性。

    最好的当然是家中能有个男人,可一来,家中孤儿寡女,实在不适宜有陌生男子进来,便是同族,少不得有人说三道四。

    买一家子下人倒是一个主意,可还是那句,依如今律令,农户是不允许有卖身的下人,没有卖身契,就没有足够的威慑,若人家谋财害命,更是危险。

    所以,阮柔当前能想到的主意,一是给自己招赘,立了女户就只能招赘,她如今年十四,正是可以议亲的年纪,家里有个男人,不拘年岁多少,总归有了倚仗,但她不想随便许了自己一生,这个主意就先放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