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菟丝花女配(快穿)》 500-520(第10/22页)
定会跟爹在世时一样,与族里友善相处的。”阮柔状似很和善地说道。
阮族长微不可见的嘴角抽抽,跟她爹学,就阮小子生前也不是个老实的,否则,事情也不会发展到阮小子人走了,把难题扔给了族里,要是早早选择过继,名正言顺,哪有如今的所谓女户诸事。
对方的心思阮柔不清楚,也不太在意,她只要确保族长能约束族人搞好收成,等秋收时不缺了自己的粮食就好。
当然,面上的客气还是要有的,话说到这里,勉强算谈和,阮柔这才似想起来般,朝外喊,“宋姨,别忙了,快来给族长和几位族老上茶。”
宋氏在外面本就是个留意着,听了吩咐,连忙端出提前准备好的茶水,给五人一一上满,并直接无视了对方面上那略有些尴尬扭曲的神色。
族里的事讲完了,阮柔也要来讲自己的了,“族长,地里的事情还牢你多费心,我这边还有件事,跟您老商量一下是否可行。”
眉毛狠狠一跳的阮族长小心翼翼问,“何事?”
阮柔轻描淡写,“族长,先前我爹在的时候有一家木工坊,停业有一段日子,我想重新把木工坊开起来,你看可好?”
提起木工坊,阮族长只恨自己没有早早跑路,还留在这喝什么茶,但事情不能不说,否则,又把人给得罪了。
他讪讪一笑,“惠娘啊,木工坊若能开起来自然是好事,可先前关了那么久,我观以前木工坊的许多匠人都开始自己打造家具往外卖,你这要重新组起来,恐怕不容易啊。”
阮柔眨了眨眼,好吧,她先前确实没想到,哪有那么快抢人饭碗的,但也不那么诧异,毕竟手艺在人家身上,纵然以前有过什么约定,随着阮父离世也已烟消云散,早不作数了。
只心里憋着股气,她瞥了一眼阮族长,知道这老头铁定没安好心,木工坊的事情不成,还白浪费她几盏茶,真是糟蹋了。
“既如此,是我想多了,木工坊的事就此作罢。”阮柔笑盈盈送客,“族长,最近多有麻烦,今日就不劳烦族长和诸位族老,以后若有事麻烦的,惠娘定然登门拜访,届时还望族长不要嫌弃。”
“哪里的话,都是同族,一家子人,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有事尽管来。”阮族长同样端着狐狸面具,丝毫看不出异样,只手中的茶盏刚举起又放。
一场谈话就此结束,期间,多是阮柔和阮族长你来我往,彼此话里藏锋,阮母和其他几位族老倒并说什么,只人在就代表了其立场。
送别五人,宋姨来收拾茶盏,还有些心疼,偷偷嘀咕道,“早知道这茶就不上了。”要知道,乡下茶水可是稀罕物。
阮柔笑笑,让人下去,没了外人,阮母担忧问,“惠娘,木工坊的事,是不是不成了。”
“嗯。”阮柔点头,能自己挣钱,为何要让别人挣了去,最关键的是,她不会木工手艺,本来想着把人收拢来就是一项麻烦事,如今更不可能了。
得到肯定的回答,阮母先是有些发愁,随后豁然,“罢了,成最好,不成也没事,家里这八十亩田地足够咱们一家子吃喝的,还省得你一番辛苦。”
阮柔没搭话,这明显是违心之语,勉强安慰自己罢了。
木工坊黄了不要紧,但她的辛苦不能白浪费,就几日的功夫,她还忙里偷闲,画了不少新颖的式样,很是适合用在家具木材上,如今自己用不上,索性也不浪费,明日全拿城里的木工坊去卖了,好歹换几个银钱回来。
第509章 图纸这样的东西,镇上是卖不出价的,起码得去县城,而目前……
图纸这样的东西,镇上是卖不出价的,起码得去县城,而目前的阮家,也就阮母去过两次县城,还是跟着阮父一起去的,如今问起来,基本一问三不知,连城门朝哪边开都不记得了,更遑论问起城里有没有木材店之类的地方,但阮柔估摸该是有的。
怎么去又是个问题,阮柔有些烦躁,这种安全无法保证的顾虑,总是让人不舒服的,索性急不来,她只得暂且放下。
好在还有个好消息,没两天,金小妹先前打听的那户猎犬终于生了。
刚出生的小狗其实还得让狗妈妈养一阵子,否则,人来养的话是很费劲的,所以,阮柔没想着立即把狗狗接回来,只是想着先去看看,顺带先挑一下有没有看中的,最重要的是,出门遛遛弯。
铜湖村距离隔壁镇不远,大概跨过两个村庄就能到。
一早上,阮柔跟阮母打过招呼,就带着宋氏出发,她自己毕竟年纪还小,带着宋氏有点安全感,出去办事也方便。
今日出门的距离较远,阮柔便惦记上了牛栏里的牛。
阮家就这一头牛,今日没有村里人家来借,阮柔便干脆套了牛车,说是牛车,其实就是很简单的平板车,露天的那种,唯一的优点就是能省人力。
宋氏在前,阮柔在后,两人就这么在阮母担忧的目光下,悠哉哉出门。
路上阮柔详细了解了一下这家猎户的消息,猎户名胡勇,几代祖传的猎户手艺,家中仅有一亩田地,基本靠打猎为生,一家四口——妻子胡氏和一双子女,靠着不错的打猎技巧,生活倒是不错。
因着不着急,牛车一路走得很是缓慢,如此走了近半上午,快要到目的地的时候,宋氏指着东面距离不远的一个村子,朝阮柔道,“惠娘,还记得吗,你的外家就在那边。”
外加说的即是阮母的娘家叶家,从原主的记忆中,大概知道阮母在娘家也不是个受宠的,正相反,因为是家中的二女儿,从小活没少,却丁点不讨父母待见,上有嘴甜讨巧的大姐、下有倍受父母重视的弟弟,从小在娘家就是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可怜,还是后来跟阮父结了这门亲才算过上好日子。
据说一开始,阮母刚嫁到阮家的时候,虽然跟娘家人不怎么亲厚,但双方的关系还算过得去,毕竟阮母算是嫁了好人家,多少能帮衬娘家人。
但架不住叶家人实在太过贪婪,眼见阮家只有阮父一个男丁,以后肯定是阮母当家,几次三番怂恿说些乱七八糟的话,鼓捣阮母把阮家的值钱东西偷摸带回去,甚至有一次在阮母回娘家的时候,直接强抢了阮母耳朵上的一对金耳环,场景闹得很是难看,至此两边彻底闹僵,往后都不怎么来往。
阮柔的记忆中,她大概也就五六岁前跟着阮父阮母回过叶家,等她再大一点,反而没怎么再去,基本就断了往来。
弄明白了双方关系,阮柔对叶家的态度就比较淡淡,“说是亲戚,平常不怎么走动,怕是比之邻里还不如呢。”
她这么一说,宋氏就大概明白了,其实她也不是坏心,而是想着阮家如今没有一个靠得住的男人,族人又多是有小心思的,与其防范外人,不如跟自家亲戚多往来,在遇到事的时候能有个帮手。
阮柔却觉得,寻常都靠不住的亲戚,真遇到麻烦反而更不用抱希望,不雪上加霜就不错了,哪里能指望雪中送炭呢。
两人略过这个话题,牛车很快跨越镇的边界,来到隔壁镇的石虎村。
村子的来源似乎还有个传说,阮柔无聊之余听着宋氏绘声绘色的讲述。
“听说啊,很久以前石虎村还不叫石虎村的时候,有一年,遇到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