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 3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小皇子》 30-50(第9/52页)

  纪凌依旧笑眯眯,拐个名士当校长,不错不错。

    他们纪国要开始培养人才了!

    作者有话说:

    ? 第 35 章

    打赢一场仗并非终点。

    纪国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更别说现在和平盟约已经被打破一次, 很多东西又会有新的规则。

    毕竟打破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不夸张的说,世界秩序已经在悄然发生改变。

    谁也不知道下次战争又在什么时候。

    好在暂时跟纪国没有关系, 纪国现在展现出的武力已经足够强大神秘, 一时半会不会有人找上门。

    在其他各国开始钻研恶金技术的时候, 纪国继续大刀阔斧改革。

    纪国内部本就一条心,经过这次战争胜利,很多事情推广的更快。

    旧五城的建设跟开耕,都城通往各城的道路扩宽,铸造室的加固跟戒备。

    再加上都城北郊官学建设。

    整个纪国热火朝天。

    但现在最火热的, 还是白纸工厂。

    以前白纸还要遮遮掩掩的售卖,现在已经不用了!

    他们不装了,白纸就是纪国造的,如何各种类型的纸张, 统一叫纪纸!

    而纪纸的轻便已经深入人心,再加上现在定价合理, 原本偷偷贩卖的时候价格低廉。

    各国大小卿士都用得起, 甚至成了各家必备之物。

    先进的东西替代落伍的东西, 都不要太长时间。

    从九月结束的战争, 十月纪国正式售卖纪纸, 再到年底, 纪纸基本已经替换到笨重的竹简。

    昌国国君一边用纸张一边叹气。

    单纸张一件事, 就已经让纪国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也有觊觎之心。

    可觊觎又有什么用,人家的铁骑在旁边护着,谁敢去抢?

    天下诸国一起上?

    先不说能不能凑到一块去, 就说谁先上, 那都是问题, 结果肯定跟三国联军差不多。

    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想法。

    纪国,真就从这场战争中站了起来。

    外面纷纷扰扰跟纪国毫无关系。

    他们现在心里只有两件事。

    卖纪纸,建学校。

    纪纸的事不算简单,天下各国,包括周王室都要过来买纸。

    纪凌根据关系亲疏,定价也不同。

    除了各国统一购买之外,还有各国卿士奴仆们千里迢迢挑选纸张,就连四方蛮夷狄戎对纸张也有兴趣。

    一时间纪国纸张供不应求。

    好在店铺这边有樊璇管着,纪凌能抽出时间扩建造纸厂。

    造纸厂就在水源附近,再往扩建肯定不行,那边都是农田。

    只有往东边走走。

    顺便再招来大批员工,这也有萱夫人帮忙。

    以前的造纸厂只有五十个大小水池,现在扩建到五百个。

    没办法,想要当天下各国的供应商,只能如此。

    就这样,订单也是排到年后去了。

    纸张这种东西,各国越用越上瘾,可以说离开纸,已经没有很好的生活了。

    这可不是夸张。

    对比笨重的竹简来说,纸张这种日常必需品,实在太过好用。

    各国同时也在算账,用了纸张之后,锦帛也可以省下来,剩下的锦帛又能做多少衣裳?

    所以不管在实用上,还是在经济上,纪纸都是当今最好的选择。

    在此期间,大哥纪胜抓了好几个想要溜进造纸厂偷学的,全都被关到地牢里。

    各国见到纪国如此严密的防守,只好放弃。

    其中昌国已经变了脸色,没事就派使臣过来,明显要搞好关系。

    至于之前的联盟郑国跟祁国?

    那是什么?

    有我们这么好的关系吗?

    但纪国的选择并非昌国,而是跟郑国的郑锡频频来往。

    纪凌更是挑选了几样上好的新纸,让人送到郑国,给到郑伯跟郑锡。

    给郑锡那份明显更多更好。

    纪凌的理由也很充分:“上次纪国一见,对郑锡郑老先生印象极好,若有机会,真想拜郑老先生为师。”

    这样的态度,自然让昌国国君更加阴阳怪气,不过也歇了心思,直接埋头在自家都城,督促人造出恶金出来。

    说到底,还是恶金最为重要。

    纪国能独享恶金技术一天,就一天没人敢打扰他们的发展。

    以纪国铸造室的森严,偷是偷不来了,还是自己研究吧。

    郑国那边的态度倒是很微妙,纪伯是想跟纪国交好,但不想让郑锡交好。

    若郑锡真被纪国拉拢,岂不是特别尴尬?

    郑锡更是沉默。

    一方面,郑伯的日渐疏远,让他知道自己跟国君已经回不去了。

    另一方面,对纪国又十分复杂。

    被俘虏的时候,纪国对他可谓毕恭毕敬,连纪伯都对他很是客气。

    可他同时也明白,纪国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他跟郑伯回不去。

    纪国人。

    当真狡猾。

    连他这种老狐狸都栽到上面。

    这会看着上好的纪纸,心里忍不住嘀咕:“卢国名士都被你们留在纪国国都建官学,还想拉老夫过去。”

    纪纸好是好,但他有些无福消受。

    郑锡让人把这些纪纸分给下面子弟,希望郑伯能明白他的意思。

    纪国这边,纪凌自然不会以为,一点点优待,加上这点纸张就能让郑锡偏向纪国。

    人家辅佐郑国两位国君,可谓忠心耿耿。

    小恩小惠根本不算什么。

    但是嘛,日子还长。

    而且郑锡的忠心如何其实并不关键,郑伯的态度才能决定这位天下大才的人去留。

    郑伯不注重的人才!

    他纪凌喜欢啊!

    要是能把郑锡拉过来给他父亲给他哥当班底,那一定会很好用!

    纪凌听到下面人汇报完消息,点头道:“好,继续注意郑锡跟郑伯的动向。”

    这话声音极低,没让愁眉苦脸的卢国名士仪先生跟四公子之一卢中杰听到。

    两人正在筹备纪国官学。

    他俩原本以为讲学就好,谁知道还要筹备,还要招生。

    现在官学已经建好,里面的东西全听两人吩咐,布置的妥妥帖帖。

    更让人惊叹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