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 3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小皇子》 30-50(第10/52页)

,纪国官学里拉了两个库房的纸张,用纪凌的话来说:“纪国官学,自然都用纪纸。里面所有夫子,学子用纪纸全部免费。”

    这也太奢侈了。

    就连仪先生跟公子卢都有些羡慕。

    虽说现在纪纸价格降低,可要让学堂的人全都用,那能不让人羡慕吗。

    听说纪国大公子纪胜去找铁矿的时候,还寻到不少好墨,正往这边送。

    他们这些名士,谁会不喜欢好墨好笔好纸张?

    有些名士尚且不能天天用纸张,纪国官学的学子却能随便用。

    说出去之后,谁不羡慕。

    没办法,谁让这是纪纸,纪国人可以随便用。

    现在硬件设施已经好了。

    剩下招生的问题。

    在仪先生跟公子卢看来,这不是什么事。

    各国官学,招揽的都是卿士子弟,这些人数国君最是清楚。

    但纪凌今日,却郑重其事坐下来跟两人讨论。

    仪先生还以为纪凌年纪小,不知这些,不过也没说什么,他总觉得公子凌不一般。

    纪凌开口道:“多谢仪先生跟公子卢帮忙,这才能让纪国官学有个样子。”

    “但招生一事,可能需要有些改动。”

    公子卢有些好奇,他是天下四公子之一,老师又是名士仪先生,平日见多识广,跟其他三位有名的公子也是故交。

    可却从未见过纪凌这样的人。

    说起来,天下公子之多,少说也有四五十个。

    不过当今的公子不是人人能喊的。

    周王的孩子,一般叫王子。

    诸侯的孩子,才能被称为公子,诸侯的孙子则是公孙。

    后世这些称呼渐渐变了意思,但如今能喊一句公子什么什么的,都是非富则贵。

    而诸多公子里,天下有四位公子名列榜首,被万人敬仰。

    像纪凌他哥,就因为相貌英俊,打仗勇猛差点入列。

    可惜他不通文采,纪国又小,所以遗憾落榜。

    以纪胜的本事都没选上,可见其他人的厉害。

    而一直在仪先生身边的公子卢,就是四公子之一。

    他的见识远非旁人能比,公子卢虽不是卢国继承人,甚至继承人往后数七八位也排上不他,但他确实有真才实学。

    别看他平日里沉默,其实一直在暗暗观察。

    他的老师一心学问,不通世事,但他作为卢国公子,其实已经发觉纪国上下对纪凌的态度。

    甚至连纪伯都很听纪凌的话。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这会纪凌说招生有些改动,必然也是纪伯同意。

    那他想改什么?

    “以往官学招生,卿士子弟皆可入内。”

    “但纪国想改一改,所有学子,必须考核通过,才能入内。”

    “纪国上下子民,上到公子,下到平民,皆可参加考核。”

    “考入官学两年并通过结业考试,则由国君授权,入宫室做官。”

    这句话并不算很长。

    但每个字都值得琢磨。

    以前进官学看的是身份。

    现在进官学看本事。

    只要本事好,谁都能考,考中好好学习能当官。

    仪先生还有些茫然。

    卿士子弟身份天然高人一等,这是世人皆知的事。

    现在要把他们拉下来,跟平民一起考试?

    考好了,谁都能当官?

    仪先生并不是觉得这个不好,只是对比世俗其他国家来说有些怪异。

    但这是纪国,纪国怪异,倒也正常?

    公子卢同样在思考。

    他也想不明白纪凌这么做的目的。

    其实后世人一看,就知道这么做的目的。

    打破阶级垄断,开通上升渠道。

    以前的官职只在贵族中流转。

    卿士阶级一成不变,那权力就在一部分人手中。

    现在把广大平民纳入其中,给他们同样的机会,让他们也有当卿士的途径。

    这无疑会给人巨大信心。

    就像之前说的,被称为野人部落,也不一定是智力比中原王朝的人差。

    只是文化跟发展没跟上而已。

    平民跟卿士之间,同样没有智力差距。

    甚至因为平民人多,出天才的机会更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纪凌能用野人部落的人,为什么不能用平民?

    而这个新开的官学,就是给平民的一条路。

    更是给纪国新生的机会。

    之前纪国扒拉来扒拉去,找不到一个可以当司农的卿士。

    还是把游学被扣的堂哥给弄回来,这才有人管着。

    如果纪国广招人才,那这种窘境将不会发生。

    源源不断的人才,才是纪国强大昌盛的根本。

    等公子卢猛然抬头的时候,纪凌笑着看他,明显看出他的想法。

    公子卢犹豫片刻,开口道:“但凭公子凌吩咐。”

    身为四公子之一,公子卢自然有自己的傲气。

    这会向一个比他年纪小的人行礼,竟一点也不觉得憋屈。

    弟子都这么说了,仪先生更没意见,对他来说教谁都是教,而且考试才能进来?不分身份地位?

    好像还挺有意思的。

    两位夫子都同意了,那没什么好说的。

    马上张贴告示!

    纪国官学要招生了!

    作者有话说:

    ? 第 36 章

    “官学招生, 不限出身,只看考试成绩?”

    消息随着骑兵信使飞遍纪国新旧十个城池,连新旧城之间起的最新城池也不例外。

    就连被拉来修城的昌国平民都听到这个消息。

    等再听到什么:“入官学两年后, 再次通过考核, 可以当官!”

    “还有机会被封为卿士。”

    以前想当官员, 想当卿士,只有一种途径,那就是自己父亲或者母亲家族是卿士。

    现在告诉他们,多了一种方法!

    只要考过就行!

    到说到这,很多平民问道:“可我们不会写字啊。”

    读书是贵族才有的权利, 他们什么都不会,肯定考不过。

    这要求跟他们似乎没有关系。

    送信的信使们道:“不会可以学。”

    “如今纸张书本那样便宜,大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