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爷今日真香了吗: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世子爷今日真香了吗》 60-70(第3/15页)



    作者有话说:

    段殊:夫人心肠好,人也美。

    元幼薇没收拾干净,下场不是这样,开胃菜啦。

    ? 六十二章

    流言越传越盛, 离郡王府整日关闭府门。

    里头的人不出来,外头的人也无法上门见客。

    但离郡王领着前军都督的闲职,虽兵权都在兵部手中。

    但该上朝还是得上朝。

    纵使知道事有蹊跷, 但郡王府丢不起这个脸,不能报官只得私自咽下这口气。

    左右流言过段日子就会平息下去。

    他垂手站在金銮殿里头听着文官武将如往常一般打着击锋, 眼皮子耷拉下来昏昏欲睡时亦是这般想的。

    一御史生的面色古板,眉心皱起一道竖纹,持笏往左前侧迈一大步, 声音若洪钟:“启禀圣上, 老臣有本要参。”

    冕琉下的帝王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郝大人持笏转身看了眼离郡王,复又拱手言道:“老臣要参离郡王身为前军都督玩忽职守,将我大启科举官途当做儿戏!竟明码标价买卖官身, 且近日京中流言四起。实在是离郡王治下不严,治家无方。”

    说到义愤填膺之事,郝大人面上长髯翘起,声音一声盖过一声:“食君之禄忧君之事,离郡王不仅拿着官帑,不为君分忧反倒要百官替他善后。陛下,臣恳请严查此事!!”

    隆庆帝听闻此事,一掌摩挲龙椅处浮雕。

    私卖官身可是要抄家的大罪!

    人在殿上观, 祸从天上将。

    一滴一滴汗水从离郡王额角边淌下。

    他心跳如擂, 脑中飞速衡量此事若真被揭发的后果。

    认还是不认。

    他是个怂包, 承着祖荫袭爵, 每日里听曲儿品茶。但也知道当今绝非善茬, 有锦衣卫在做下了什么事别想神不知鬼不觉瞒过这位。

    当初是鬼迷了心窍!

    但他不傻, 当即跪在金銮殿正中央痛哭流涕道:“陛下, 望陛下开恩啊。臣就是碰上几个白身想要捐官无门路,前军都督府内空闲的职位凡几,这才想着给了几个虚职。捐官所得皆记录在案,用以充盈国库。”

    竟把收受贿赂说的如此冠冕堂皇,这离郡王普天之下第一人。

    在座文武百官皆是胸中有墨之人,自是不会信这套说辞。

    郝大人更是气的鼻子都歪了,卖官来充盈国库,真是好大的算盘。

    以他为首的御史皆是嗤之以鼻,拱手请圣上重罚此事。

    隆庆帝一时无言。

    冕琉下的目光被珠串遮挡,一时叫人瞧不清。

    帝王之心,不敢轻易揣测。

    离郡王跪在下首惴惴不安,眼睛直视着地面绣着的五爪金龙图腾。

    隆庆帝想的却远了去,离郡王草囊饭带不足为惧,惩戒过这一回下次必不敢再犯。

    倒是与戎狄百年之约将至,会发生什么尚还不敢肯定。

    苦什么,都不可苦百姓!

    如今是瞌睡来了便递上枕头。

    淑环,淑环,他心中想着这名。

    年岁渐长,平和温厚实则狠厉锋芒内敛的眸子微眯,看着下头跪着的离郡王。

    穿着郡王制服,养尊处优多年跪着这一小会便两股战战。

    享了供奉这么多年,替百姓收些利息也不为怪。

    他看了眼身侧大太监李常,后者侍奉多年,揣摩圣意的本事已出神入化。

    知道不会重罚,属于太监尖利的声音响起:“圣心仁厚,还请离郡王站起来回话。大启律法,官员未定罪前不用跪。”

    声音拖的长长的,嗓音尖细。

    离郡王起身,不敢腾出手去抹头上的汗,想着等会儿问话该如何答。

    却不想隆庆帝问了旁的:“爱卿,听闻淑环县主在街上遭了贼人行窃,可有此事?”

    他刚松下些的面皮又紧绷起。

    自那日过后,院里能砸的东西都被淑环砸了,好几个丫鬟也被划花了脸。王妃日日哀嚎着要打杀了那贼人。

    他实在是六根不得清净,躲到了梨园听曲儿去。

    如今这事被提起,他心头忖度着二者有无关联。

    “陛下,小女蒙受冤屈,不知是何人如此歹毒要断了她的生机。”左右流言沸沸扬扬,瞒也瞒不住了,丢脸便丢脸罢。

    若能以此换的些轻的责罚便好。

    “嗯,即是家宅不宁,朕便允你休沐四月。”

    待离郡王归府后接了圣旨,看着小太监带笑的面庞及那一车的赏赐,说是以宽县主之心。

    他不知是不是逃过一劫。

    没被罢官,但不知何时能起用。

    自己那个骄纵跋扈的女儿倒是真的受宠,丢了名声还能得圣上替她遮掩。

    放出了消息去,淑环县主在街市上遭人行窃,不长眼者已关押至牢狱。圣上宅心仁厚,特许离郡王休沐四月,陪伴以宽县主之心。

    圣旨作用下先前的流言渐渐平息,百姓多愚昧,见圣人发话即使将信将疑也压在心底。

    不再讨论先前那事。

    身前身后之人皆歇了一口气。

    饶是如此,嚣张跋扈不给人脸色的县主一改往前之态仍旧闭门不出。

    就算流言平息,但那日的事传的所有人都知道了。碍于陛下龙威,她们,那些闺秀面上无异,背地里定是狠狠嘲笑她。

    心里剜肉生疮般的恨。

    院落里打砸声不停歇。

    下人苦了脸,但这是主子,郡王郡王妃也吩咐了好好照料。

    一丫鬟捂着脸跑了出来,又换上另一人端着盥盆进了去。

    年关将近,天愈发的冷了。

    大启尚且如此,靠畜牧打猎为生的戎狄最先熬不住了。

    派了使者入京,求大启尚一位公主维系两朝关系,百年合约再续,仍奉大启为主。

    每年供奉马匹不少于前年。

    惊掉众人下巴的是,隆庆帝大笔一挥当即下了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离郡王之女淑环为名门佳媛,有柔明之姿,懿淑之德。特赐封号柔嘉,封为公主,与戎狄小王有天赐良缘,年后完婚。

    钦此。

    李常侍笑眯眯地递上圣旨,跪倒一地的人连忙起身。

    还扶起两眼发愣目视前方的淑环,哦不,如今应唤柔嘉了。

    “县主,天大的喜事啊。与小王缔结良缘,两邦安稳,莫大的福气啊。”李常侍装作不明就里恭贺道。

    府内诸人熟悉的面庞此刻变的陌生,焦急的面色是无声的催促,一道道声音摧毁了她心头迷茫不愿接受事实还留存的一丝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