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穿成女大佬的心尖宠(快穿)》 12、心尖宠要当影后(十二)(第1/2页)
君凌听到这话,脸色一垮。
声音也瓮了起来:“你能看出什么演技?”
这话步闲不乐意了。
pua什么的,她是不吃的。
所以当即反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也是群众。”
君凌震惊。
半晌,才反应过来:你怼我。
你居然怼我!
她这辈子,早就习惯了高高在上,从来就没被怼过。
没想到,平生第一次,献给了自家的金丝雀。
好。
很好。
我的各种第一次,都献给了你。
君凌咬牙,不再说话。
“哎?”
步闲虽然怼得痛快。
但很快也反应过来,对方可是自己的金主大佬。目前自己吃的喝的用的,可都是她的。
当下瞬间变脸,笑眯眯赔笑。
声音也软和了下来:“嗨,我不是那意思。我是说,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可以说出来互相讨论一下嘛。呵呵,你怎么不说话?”
说完,还手指戳了戳君凌。
君凌目视前方,一脸冷然:“没什么好说的。你都是群众了,你最大。”
“……”
群众步闲,讪讪闭嘴。
默默缩去一边,继续看剧。
君凌差点没气死。
这就完了?
就不能多哄哄?
喂,本女王要哄哄、要抱抱、要举高高。。
步闲当然听不到她的心声,所以依然在兀自追剧。
倒是一旁的文婧,听了步闲对顾清秋的夸赞,有些开心。
看来,小闲对那边的顾清秋感觉不错呢。
虽然炒cp本就是作秀,不需要真的感情基础。
但总归是“最亲密”的合作。
甚至在媒体面前,还要秀一秀“恩爱”。
这终究还是有点好感的好。
起码,要彼此不讨厌。
毕竟,明星也是人。
大约,这是文婧跟圈中所有经纪人不一样的地方。
在一般经纪人眼里,明星就是自己的赚钱工具,不需要有“人”性,只要配合各种作秀,赚尽量多的钱。
在他们的引领下,明星们也渐渐忘了自己也是个人,也渐渐丧失了自己的真实“人”性。只充当一个工具人,配合着公司的一切,尽量博取更多的名和利。
所以,娱乐圈才被称为名利圈。
真情真性,才在这个圈中如此难得。
可文婧不同。
她跟君凌都不同。
她不是一般意义的经纪人。
君凌也不是一般意义的明星。
从一开始,她们就是平等合作,以两个素人身份,携手闯这个娱乐圈。
一个台前、一个幕后,可说配合得天衣无缝。
就是这么一路走来,她才成了娱乐圈第一金牌经纪人。
而君凌,也早已成为了圈中第一人。
不只是公认的第一影后,也是人人敬畏的圈中大佬。
这些年,她们完美合作。
她只有君凌一个艺人。
君凌也从没想过换经纪。
一路披荆斩棘,走至顶峰。
正是源于这份“人”性。
君凌一直看不起娱乐圈中人的无“人”性。
她说,只有保持作为“人”的属性,才能保持自己的思想、理想、和一切珍贵的品质。而这些、就像是夜空中的北极星,会永远给自己指引方向。
文婧听后,深以为然。
所以,她从没答应过闻静联手炒作的要求。
而君凌,也一直是边拍边放假,从不急功近利。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才能一直可持续发展。
这次答应闻静,也是她一时上头了。
大约是这些年在娱乐圈浸染,多少被感染了娱乐圈急功近利的风气。
之前面对多年搭档君凌,她自然是不会有什么新的想法。
但是如今面对新人步闲,就一时之间忘记初心了。
那一刻,君凌直接把步闲交给她打理,挺突然的。
她号称圈内第一经纪人,却实际上只经营过一个君凌。而对方的成功,本身也不只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
现在从头开始经营一个新人步闲……在艺人多如牛毛的今天,新人如雨后春笋般多不胜数,如何让步闲脱颖而出?进而达到一个绝顶的高度?
坦白说,昨晚的文婧,是真有点上头了。
尤其找很多圈内人商量经营方案,也渐渐被感染。
等后来闻静找到她,她已经不那么冷静。
才头脑一发热,就同意了对方的建议。
但一觉醒来,已经渐渐清醒些了。
让步闲炒作这件事,真的没问题么?
尤其是在见到君凌的那一刻,她瞬间冷静了下来:
君凌,会真的允许自己那么做么?
她并不完全清楚步闲跟君凌的关系。
这是君凌对自己私人生活的保护。
但是,以文婧的精明,还是看得出:这个步闲,应该是跟君凌有点关系的。
君凌不是个朋友遍天下的人。
也没有拉扯亲戚的癖好。
更不会跪服于金钱或权势。
她能亲自带着入圈,能亲自推荐给剧组,甚至还允许对方蹭自己的经纪人和保姆车、乃至自己的房子……
就足以说明,这个人,对她很重要。
要知道,这些可是从来没发生过的事。
从来没有哪个人,能让君凌如此。
可步闲做到了。
这样的人,自己真的能随随便便拿去炒作么?
当然,也不算“随便”。
因为除了君凌之外,顾清秋在娱乐圈女星里,也算是第一人。
跟这样的人炒作,对于步闲一个新人来说,算是赚翻。
只是怕步闲这边会排斥,最终引得君凌来干涉。
现在看步闲的态度,分明就是不排斥的。
甚至,她还很欣赏顾清秋。
这就好办了。
文婧瞥了瞥已经气闷到闭目养神的君凌,笑着小声跟步闲搭讪:“小闲,你对顾清秋印象怎么样?”
哎?
步闲一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