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亲爹卷成首辅(穿书): 第46章 第 46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把亲爹卷成首辅(穿书)》 第46章 第 46 章(第3/3页)

话了些。”

    说完这话后,她转头看向了许明成,“老爷,我们家往后,若是有什么事可不能再往孙家递帖子了。不然他们到时候再遣个姨娘来送贺礼,我们都要跟着落个没脸。”

    许明成也是知道事情严重性的,如果真的像金氏说的那样,那自家得成为全县的笑柄。所以他点头道:“就依你说的办。”

    金氏的脸上,这才露出了笑容。

    许淙虽然因为不懂前因后果,听不太明白他们具体在说些什么,但看到金氏不再板着脸,而是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也跟着高兴起来。

    至于王老夫人,她这时候也道:“孙家的确不像样,往后若再没个主事的,咱们的确不好再跟他们家往来了,就请一请孙教谕就好。”

    许淙插嘴,“还有孙大郎!”

    王老夫人点头,“对对对,明成啊你往后就请孙教谕,淙哥儿呢就请孙大郎。哎呦,也不知道孙教谕什么时候才能把孙大郎他们接来,一家人总是不在一处,这哪怕是嫡嫡亲的父子俩呢,也会生疏了。”

    “哪怕官做得再大,到时候孩子不认他这个做爹的,难道他就有脸了?”

    “在哪儿,都不如在爹娘身边的好。”

    许明成接话,“娘您说得对。”

    他望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凑在金氏身边嘀嘀咕咕的淙哥儿,若有所思。

    许淙并不知道孙家一行,给了渣爹一些震撼。

    要是知道了定要嘲笑对方,毕竟孩子待在爹娘身边不是名正言顺的吗?不然为什么要一男一女才能生出孩子,而不是随便出门去躺垃圾桶就能捡到呢?

    去垃圾桶捡还更方便,更环保!

    幸好他也不知道,所以能安心读书。

    整个七月份,除了孙家的洗三宴席之外,勉县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讨论许久的县学改革,终于在孙教谕的多方奔走、强力要求下尘埃落定了。

    全县的读书人都欢欣鼓舞。

    “许淙!”

    这天下午许淙一到私塾,就发现大家没有安分待在屋里,而是纷纷跑到了外面的院子,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热闹地讨论此事。

    人群里的赵诚和王瑜看到他之后,高兴地朝他招手,“许淙你听说了吗?我祖父刚刚得到消息,县学只要过了校考,就能去了!”

    “听说县丞、教谕、还有县令大人他们还会抽空去县学讲解经义。他们要么是举人,要么是进士,都好厉害的!”

    这事许淙还真知道,“我爹跟我说了。”

    事实上早在过年那段时间,许淙就听孙教谕和许明成在商量这件事了,两人觉得目前的县学里,来来去去都是那么些人,不管是学生还是夫子,都好多混日子的。所以想要进行改变,不管是学生还是夫子,都要改。

    后来迟迟没成,好像是府城那边没同意,直到现在才定下来。

    不过可惜的是即使改了,许淙也不能去。

    因为县学改革之后,只招已经学完了基本的四书五经,但又没有考□□名的人,也就是说它完全就是为了科举准备的。

    对于许淙这种还在起步阶段的人来说,不适合。

    按照许明成的说法,他要等到十一、二岁,学完第二次的四书五经之后,才可以尝试下场考秀才,如果进度快,这个时间会提前。

    当然也不是不能更早地下场,因为童生考的是背诵记忆,只要能背,会写就行,其他的文章都是不需要学习的,只有到了秀才那一步,才需要做文章。

    但许家是庐州人,许淙要考的话,得回庐州去,所以许明成就给他打算好,等十二岁年龄大一些之后,再回去把童生和秀才一起考了。

    至于举人,则需要先把秀才考出来,然后找一家书院继续读书,开始第三遍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遍四书五经的学习。

    等这个阶段学完,就可以去考举人,考进士了。

    而中间的任何一个阶段,如果你不能找到更好的老师,得不到更好的教育,那么科举这道大门,就会在你的眼前关闭。

    就好像赵家私塾的赵秀才,他迟迟考不中举人,难道是因为他不努力吗?

    当然不是,而是他因为已经找不到老师了。

    四书五经的解释,不存在‘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说法,它的文字、注释都是固定的,不是你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的。

    没人教,你就不会!

    这也是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

    许淙当时听许明成感慨着说完的时候,心情有点复杂。他是体会不到没有老师的苦恼的,但看渣爹的表情,科举这条路上,他好像吃了不少苦头。

    “许淙,许淙!”

    沉浸在自己思绪中的许淙感觉自己被拍了一下,然后扭头一看发现是赵诚,他正兴奋地问道:“许淙,你说我们也能去县学听课吗?”“我祖父说后天他要去听你爹讲《孟子》,我也想去!”

    “应该不能吧?”许淙推测,“我们还小,而且我们也没学过《孟子》。”最起码昨天许明成跟他们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就没说让他去。

    王瑜也冒了出来,高兴道:“许淙,你问问你爹吧!我也想去!”

    许淙略想了想,答应下来,“好,我问问。”

    他其实也有点想去的,所以这天傍晚回去之后,他就问道:“爹,后天你去县学讲《孟子》,我能去听吗?”

    “还有赵诚和王瑜也想去!”

    许明成对他这个问题,没有表示诧异,而是问道:“你想去吗?”

    许淙点头,“想!”

    许明成随手放下书册,“那就去吧,我去接你们,不过你们三个在县学不要乱跑,若是调皮捣蛋,为父可是要动家法的。”

    许淙扬起脖子,“才不会!”

    对待读书,他可是非常认真的。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