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咸鱼宜妃的卷崽日常: 第150章 堆肥之法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清穿咸鱼宜妃的卷崽日常》 第150章 堆肥之法(第4/5页)

井有条,康熙顿时心生满意。

    曹寅顺着皇上的目光看过去,解释道:“这些人刚来的时候,每到吃饭就挤成一团,后面就借鉴了施粥的法子,让人先排好队的,再一个个的领饭,如今大家都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

    “如此甚好。”康熙赞叹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这种人多的地方,自然要把规矩立起来。

    “来,咱们给皇上磕个头。”人群中站着一位老者,忽然开口道。

    “对对对,要给皇上磕头,要是没有皇上,我闺女都要饿死了。”一个妇人激动地说道。

    她家中遭灾,听说京城什么都好,便一路逃难到这里,到了之后,才发现并不像别人说得那么天花乱坠。

    她们娘俩只能住在城外的破庙之中,因为带着女儿,她还不好做工,算是半工半乞才活下来,女儿一直瘦弱多病。

    后来听说曹大人招女工,带孩子也能行,她便主动来了。

    如今夜晚有避风之处,白天有饭有菜,虽然劳作累点,但是比起原来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好,女儿身子也有了起色,能蹦能跳,她心中感激不已。

    要不是皇上和五阿哥建这试验田,且不像别的主人只招男人,她何德何能能在此处有安身立命之所?

    这都是皇上给的恩典。

    能成为流民的人,背后都有着一段凄惨的故事,或是家中遭灾,或者失去土地,天灾与并行,流落至此,食不果腹,宿有漏风,如今能得安身之所,心中均是感激不已。

    转眼间,就跪下了一大片的

    人,康熙心绪澎湃,亲自上前扶起为首的老人,“老人家,不必多礼,你们也快快起来。”

    梁九功跟着上前扶人,大家坚持要磕过头才慢慢起身。

    这并不是康熙第一次见到这个场景。

    上次南巡之时,路上亦有百姓磕头相送的场景,但那多是礼法使然,这次却是百姓们由心而发,饱含感激,令人心潮激荡。

    康熙心中感慨,若是天下百姓都如此,何愁江山百代不稳,当然他也清楚这种感激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要为君者施以恩德。

    说到底,他要做的还有太多啊。

    那老者被康熙亲自扶了起来,干瘦发黑的脸上满是皱纹,眼眶中盈满了泪水,顺着脸颊淌下来,说道:“要不是有皇上,草民与孙子便要死在街头了。”

    从他的断断续的话中,康熙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位李老汉叫做李老汉,他的儿子儿媳去世后,家中有恶亲,借着宗族强占了他的地,并诬告他,万般无奈下他只能带着年幼的孙子背井离乡,来到京城。

    原本这里招工是不会要他这个年岁的人,毕竟都是些体力活,而他年迈多病,使不上多少的力气。

    可正在此时,他的孙子病了,没钱抓药,四处求助无门,眼看着孙子一日比一日虚弱,他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这才听别人说这个试验田是为了种植作物,他想着自己当初种田也是一把好手,还会一门堆肥的绝技,来试试看能不能卖出这个绝技换点钱给孙子治治病。

    不幸的是,当时章如南并不在庄上,曹寅哪里知道这个堆肥技术有没有用,又看一老一少的甚是可怜,便将人先留了下来,派人去请了大夫治病。

    而后章如南听曹寅说了事情的原委,又与李老汉深入交谈一番,李老汉感激曹寅的救命之恩,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章如南当时就觉得这是个好技术,便将李老汉留在庄中,让他指导堆肥。

    事实证明,章如南的决策并没有错,在刚开始耕作的时候,李老汉就展现自己丰富的种田经验。

    李老汉开过荒,知道如何养地,章如南按照他的法子,将土地细耕两遍,又收集了不少的野草烧成灰后,撒进土里。

    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效果十分明显,地里的作物比附近的田地长势要好很多。

    而且李老汉独门堆肥的手艺,只需用树叶、杂草、泥炭、丢弃的果皮烂菜等东西,就能制作出效果更好的肥料。

    如今他们正是在试验这个法子,记录其中的要点,方便以后推广。

    康熙听闻,才知道这个李老汉就是提议堆肥的人,“原来是您提出的法子,朕听闻后顿感奇妙不可言。”

    李老汉笑了笑,“承蒙大恩,草民无以为报,只会这个技艺,以后也不打算去别的地方,这里就是草民的家了。”

    康熙说道:“能得到您这种的经验丰富之人帮助,这试验田定然会事半功倍。”

    “不敢当不敢当。”李老汉微微惶恐地说道。

    “皇上,要不要去看看堆肥的地方?”曹寅拱手问道。

    “走,去田里看看,可是田边那几个土堆?”康熙问道,他之前就看那地方与众不同,如今刚好一探究竟。

    “的确是那处。”曹寅说道,看到皇上已经发现了。

    胤祺又带着玩伴们呼啦啦的回来了,见康熙朝外走去,便问道:“汗阿玛,您要去哪儿?”

    “朕要去看看堆肥的地方。”康熙说道。

    “儿臣也要去。”胤祺说着,就跟身边的小伙伴告别,飞速地溜到康熙的身边。

    “我也要,我也要!!!”

    胤禟怎么会错过这种凑热闹的时候,胤祐也默默地跟了过来。

    堆肥?郭宜脑海中闪过一点点的资料,好像有点印象,就是有机肥吧。

    “我就不凑热闹了。”郭宜讪讪一笑,站在原地未动,这要是个什么蔬果采摘活动,她一定去了,但是去看有机肥——想想都是一个有味道的邀请呢。

    宜妃不愿意去,康熙也不强求,带着三个崽崽朝那边走去,还询问李老汉堆肥之法的要点。

    提到堆肥,李老汉讲得头头是道,从选址、堆肥井的形状、材料配比、铺料方法、堆后管理,一一说明。

    他还提了一嘴,说那些恶亲之所以想占地,就是因为他们家田地肥沃,在他们那一带出了名,这都得益于他的堆肥技术。

    听他这么说,康熙更为好奇,还有这么神奇的技艺,竟然让人眼红至此?

    走进堆肥的地方,康熙这才看清楚堆肥之地是一个个泥土封堆,李老汉接过旁边之人递来的铁棍,用力插进封土堆。

    “等会要看看温度,若是温度太高了,这肥就废了。”李老汉解释道,“草民见林间有落叶之处,土质肥沃,便琢磨出这个法子,经过这十几年的尝试,如今已经成熟。”

    康熙点点头,能从自然中领悟这等好法子,也是个厉害的人。

    李老汉把铁棍□□,用手摸摸上面的温度,高温已经降下来了,对身后的人说道:“这个要翻一下。”

    后面几个汉子赶紧拎着铁锹上前,准备进行翻堆,翻堆就是把外层翻到中间,中间的肥料扒拉到外层。

    胤祺默默地后退了好几步,又对想跟着汗阿玛上前一探究竟的胤禟说道:“禟禟,那个味道不好闻,你站远点。”

    “禟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