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将军靠美貌征服天下》 第44章 第 44 章(第3/3页)
。
连缪锦都把目光瞄向了淮王。她不能让一个出身卑贱的庶民压在头上。
刘家兄妹离开树林再次回到宴会场,歌舞已尽尾声。
原本九卿之首的太常寺,这二十年来每况愈下,地位大不如前,席位只安排在中后,隔着一等公卿们老远。
从她这个位置,只能隐约看清坐在首位的淮王。
淮王龙章凤姿,轩然霞举,相貌身材都无可挑剔。她当然想拥有一个能让贵女都羡慕不已的夫君。
刘家千金怀着春情,静候时机。
一曲歌舞散尽,太后并未再安排别的助兴节目。
公卿们都心知,这次秋山夜宴,有一场真正的重头戏。
丝竹声渐小,缓缓融于夜风,太后心思沉稳,一句话未说,官员们却已然坐不住,开始暗自揣摩太后的意图。
自左相开始,除了刘家,许多世家公卿也有打算把女儿嫁给淮王。
即便帝位悬而未决,谢家另有图谋,精通为官之道的公卿,都知道未雨绸缪早作打算。
等大局已定再示好,未来的朝中重臣,早没了位置。
恭王和广湘王的倒台来的太快,令许多人猝不及防。他们之前没能站在谢信的那一方,再想要翻身,只能选择淮王。
倘若族中能有一个才识过人的后辈,世家公卿也想凭
着才干在朝堂上立足。
可惜纨绔子弟难成大器,这些人只能将主意打向深宫内廷。
这半个月,有嫁女心思的朝臣竭力在太后面前吹捧自家女儿。
董太后一视同仁,每一家都接见,却从未表明态度。
历年秋山宴,太后宴请高官女眷,指婚是惯例。
今年特意将姚林郡主叫来,更证明宴会上必然讨论淮王的婚姻大事。
淮王妃未定,今晚大家都有机会。就看谁家能把握机会,让太后和淮王相中自家千金。
婉转悠扬的丝竹声中,无意嫁女的官宦之家举殇痛饮。别有所图的官员们心念百转,被这悠缓的气氛憋出一头热汗。
有一官员再也沉不住气,打算先下手为强。他离开座位站上宴会场中央,躬身施礼,主动开了头。
他一番陈述,淮王已到适婚之年云云,然后停下话音,等着别人来接话,再引出自家女儿。
所有腹稿都已打好,事情却并未朝他所料想的方向发展。
太后依旧不动声色。
淮王神情淡漠,似乎事不关己。
场面顿时显出几分滑稽。官员呆在原地下不来台,理所当然引来不少同僚的讥诮。
这时一个身穿冶艳华服,打扮妖娆妩媚的女子走到宴场中央,自报家门:她是典客属官员之女,倾心于淮王,愿能入宫侍奉左右。
典客属掌管邦交,权势也已被削弱的所剩无几,同样只能打内廷主意。
官家女子们为了能被太后看中,无所不用其极,其中也包括毛遂自荐。
上一位官员弄巧成拙,被她借势抢占先机。
“小女心仪淮王殿下,不求正妃侧妃之位,能做殿下身边侍妾,就已心满意足。”
贵女跪坐在地,神色凄婉,“小女已心属殿下,此生再无嫁予别人的打算,望殿下看在小女一番痴心,允小女入宫。”
她当众朝淮王表明爱意,又将话说死。
淮王不纳她,她往后再难嫁个良人。
这一招破釜沉舟,豁出一切,虽断了自己退路,却逼迫淮王不得不点头。
以她家的地位,正妃不可能,可勉强封一个侧妃。
太后小啜茗茶,依旧不表示任何态度。
淮王却道:“你嫁不嫁人,与本王何干。”
这名女子居然妄图逼迫自己娶她?
可笑至极。
他不纳她,她的名声确实会受损,会被别人指指点点甚至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成为京中笑柄。
但这与他毫无半点关系。
他们素不相识,他为何一定得当什么深仁厚泽的君子,保全她的名声?
她往后被人嘲笑,活该自取其辱。
贵女倏然僵在原地。
南昭讲求君子仁厚之风,她以自己后半生的名誉为代价,品格高尚之人都该将她纳入后宅,免得她名声受辱。
千算万算没算到,淮王居然没有一丁点君子仁德和怜香惜玉之心。
他拒绝得如此干脆,她已经听到周围窃窃私语的嘲笑。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