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靠美貌征服天下: 第41章 第 41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将军靠美貌征服天下》 第41章 第 41 章(第4/5页)



    世家纨绔,原本大多和广湘王交好,刘家公子和周翰是多年酒肉朋友。刘家最初选择支持广湘王。

    只可惜周翰金玉其外,实则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大家有利则聚无利则散,刘家为了自己往后的富贵前程,自然要另择良木而栖。

    吴王背靠势大的王家,自己则是比周翰更不如的败絮。

    陈梁王才刚满十岁,朝堂都不能上,争位一事全是他亲娘在背后出主意。纵使坐上龙椅,也是由外戚干政的小傀儡。

    何况当朝太后还在,且把持内廷大权。陈梁王母妃的地位尴尬,满朝公卿几乎没人看好他。

    刘家如今最好的选择,只有淮王。

    今日来此参宴的世家子弟,几乎都为结交淮王而来。

    刘家公子之前得罪过淮王,但也因此和他有了一面之缘。

    淮王不计前嫌,他便抢占了先机。

    他先同淮王扯了几句无关的风月,明知故问地询问起淮王可曾婚配。

    然后亮出自己的目的:“在下有一胞妹,正当适嫁之年。她久闻殿下龙章凤姿,芳心暗许。殿下若不嫌弃,不妨收入房中。刘家和殿下,从此结为姻亲。”

    左相亲自入宫找太后说亲,想把嫡孙女嫁与淮王。

    此事乃未公之于众的私密,但太常为九卿之首,宫中布有眼线,听到一些风声。

    左相既有此意,即可证明他看好淮王。

    王家左右逢源,打着如意算盘,无论下一任天子是吴王还是淮王,皇后都是王家的女儿。但嫡孙女,肯定亲过侄女。

    刘家嫡女同样嫁给淮王,日后淮王登帝,做不了皇后也是个皇贵妃。

    刘家有从龙之功,又成皇亲国戚,可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而且王家想嫁女,这几日却没了下文,也不知太后和淮王什么意思。

    刘家嫡女若能先一步入宫,说不定,还能当上皇后。

    周则意神色冷漠,置若罔闻,丝毫没将刘家公子放在眼里。

    刘家公子继续道:“我那胞妹虽非沉鱼落雁,也小有几分姿色。她自小聪明伶俐,琴棋书画无一不通……”

    周则意不耐烦听他自卖自夸,不屑道:“本王只爱沉鱼落雁之貌。”

    刘家公子倏然愣住。

    男人爱美色,无可厚非,然而如此直言不讳说出来,将他那“小有姿色”的妹妹嫌弃得明明白白,让他无话可接。

    他只能讪笑改口:“在下胞妹,实则闭月羞花。只是在下这个做兄长的,不宜把话说得过满。”

    “精通琴棋书画?”清冷嗓音漠然询问,“想必琴艺了得?”

    “对,对。”刘家公子急切奉承,“若是殿下有兴趣,在下可尽快安排,让她为殿下献上一曲。”

    “她的琴艺,”周则意瞥了一眼会场内的琴姬,“比之她如何?”

    “容貌又比之她如何?”

    青竹院的这位琴姬,琴艺堪称一绝。连不沾酒色的谢信,都愿意来秦楼楚馆听她一曲。

    世间美人无数,人各有好,难以草率分个高下。

    但京城没有女子敢说,自己琴艺胜过这位琴姬。

    刘家公子不能如实回答,只能道:“在下胞妹乃大家闺秀,怎能和风尘女子作比?”

    “既无风尘女子的美貌,也无风尘女子的才气……”

    “殿下可知,娶妻当娶贤。”

    太常公子早已知晓淮王平日沉默寡言,不喜多话。但淮王能言善辩,同人唇枪舌战的本事他以前已经见识过。

    一张尖牙利嘴能把人说的哑口无言,气的七窍生烟。

    只是今日他有意讨好攀结,想把自己妹妹嫁给他。

    纵使因利而聚的联姻,双方毫无感情,大庭广众之下也不该如此无礼。

    太常家的女儿,即便一无是处,因着高贵出身,外人不都该称赞一句“才貌双全”?

    他看的出来,淮王对他胞妹毫无兴趣,完全无意谈论这桩婚事。

    可他必须想尽办法促成这桩婚事。

    从安平长公主执政时期开始,这二十年,南昭不尊古制,不祭不祀。

    定国侯一家耽于享乐,宣武帝勤政爱民一心为国,却都有一个相同点,不敬鬼神,不拜先祖。

    南昭许多礼乐社稷、宗庙礼仪逐渐废除。

    即便并无明令,天子不举行这些祭祀,时间一长,百姓自然淡忘。

    太常寺在朝纲上为九卿之首,这些年却已没了实权。

    另论治/国之策,农商之道,他们刘家找不出博学多才,能安邦定国的族中子弟。

    要想让没落的家族再次兴起,唯有选对皇子,在夺位一事立下功劳。

    将女儿嫁入宫中,当上皇后贵妃,才能成为家族倚仗,长久地抓稳权势荣华。

    太常公子没顾虑淮王一脸不耐的神色,多吹嘘了胞妹几句,竟遭到如此冷嘲热讽。

    自家人被如此贬低,他也不禁生了几分火气。

    “娶妻当娶贤,风尘女子哪能入得厅堂。相貌再美,才情再富又如何。露水夫妻可做,小妾外室可做,哪能做得了正妻。”

    “娶妻当娶贤。”周则意冷声重复一遍,嗤嘲道:“令妹贤在何处?可能安邦,可能定国?可懂治水,修桥,农事,行商?”

    “莫非会问天卜卦,跳舞拜神,就称贤能?”

    “真有这么灵验,何不作法,祈祷北燕大旱三年。如此一来,我南昭可挥师北上,直入北燕皇城,朔北再无兵灾。”

    掌宗庙祭祀的太常寺,被人讥嘲为问天卜卦,跳舞拜神的巫医,太常公子气的血气上头,满脸通红。

    可惜他实在说不过能言善辩又嘴毒刻薄的淮王,只能恼怒拂袖,回到自己座

    位。

    二人这一幕,被场上许多宾客看在眼里。

    宁越之刻意靠近林策耳边,朝他小声笑道:“殿下对宗庙礼仪,深恶痛绝。”

    安平长公主死于亲弟之手,定国侯更是被下令诛灭满门。

    周家的太庙里,没有这二人的灵位。

    周则意自己,也一度被褫夺爵位,贬为庶民。

    何况他清楚,南昭十年中兴,靠的不是神仙保佑,是宣武帝利民之国策。

    北境太平,靠的更不是天兵天将,而是几十万将士的血染沙场。

    周则意本就烦那些见风使舵的世家,以联姻作为手段谋求权势。

    何况一个虚有其表,一无所长的纨绔子弟。

    宁越之又悄声道:“前几日,左相入宫和太后商议,想把嫡孙女嫁给殿下。”

    他意有所指:“殿下拒绝了。”

    为何拒绝,二人心照不宣。

    林策一脸事不关己的淡然:“若他取了王家的孙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