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的反派小媳妇: 4、妈妈要离婚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年代文里的反派小媳妇》 4、妈妈要离婚(第1/2页)

    知青点上午的课,只能上个把小时。

    剩下的时间还是要跟着生产队去修渠,每天都要干够八个小时。

    毕竟这会还没有确定高考恢复的时间,大家都不敢太过放肆,只能抽空挤出时间来复习。

    知青散了,辛甜也要去上工。

    她年龄小,才刚刚辍学,属于生产队里的学徒工。

    和平大队核算工分以社员的底工分和毛工分为主。

    毛工分记录干活时常,底工分代表劳动价值,每年年底会对社员进行底工分评级。

    辛甜如今每天底工分算四个工分。

    按理学徒工都是父母带的,生产队却把她分给生产队最勤快的胖婶。

    胖婶其实不胖,只是生的脸大。

    她和胖婶的小女儿孟红英还是好朋友呢。

    不过孟红英小学毕业就没再上,这几年干下来底工分比她高,所以俩人不在一起上工。

    辛甜赶到胖婶家,才知道今天要跟着一起帮林奶奶家修灶台。

    胖婶提点她,“修灶台可是门技术活,一年四季地里头重活多,赶上男人们不在,我们自己会,凑凑人直接就能修。”

    到了林奶奶家,胖婶率先领着辛甜绕着灶台检查一圈,“瞧见没,这后灶已经烧炸了。”露出的火苗已经把墙壁烤黑。

    胖婶又讲起老黄历。

    生产队里的老土灶大多是泥砖垒的,大火常年烧把泥砖烤干,就容易裂缝,缝小补泥糊上就行,要是糊多了,就只能拆了重盘。

    “你林奶奶这个,显然要拆了重盘。”

    辛甜又多看那裂口子两眼,问了句现在怎么办。

    胖婶说:“咱们人分两批,两个拆灶拖土坯,两个去拉砖备料,甜甜你跟着拆灶。”

    因为厨屋面积小,灶台要照着标准尺寸缩小,还要留烟道、连炕,最后的尺寸是辛甜算出来的。

    胖婶捏着她肩膀夸,“还是你们上过学的脑瓜子聪明,让我算要算半天。”

    其他人跟着点头。

    辛甜被夸的脸红,不好意思地跑去找林奶奶。

    一上午只来得及将灶台拆干净,要用的砖头也全拉回来,重建要等才能下午动工。

    她叮嘱林奶奶,暂时去生产队大食堂凑合两顿。

    林奶奶抱着海碗,热情地拉着她要请吃饭。

    这年头谁家粮食都不多。

    辛甜正巧瞧见放工的孟红英,借口找她给推辞了。

    “红英!”

    孟红英正打算找辛甜,她将人拽到无人的角落,“你来的正好!我有大事要告诉你。”

    “大事?”

    孟红英左右打量确定没人后,才认真严肃地开口说:“你先冷静,我说了你别生气。”

    “什么事这么神秘。”

    “你爸爸妈妈要离婚!”

    ……

    “我今天在妇女主任家编马篮偷听到的。”

    “你妈妈来问离婚要办什么手续,孩子怎么分。”

    “他们到时候肯定会抢你哥哥,你一定要阻止他们离婚!”

    辛甜回家的路上,脑子里一直在回荡孟红英说的话,等回过神发现已经站在家门口。

    正屋里,林雪柔正在摆放碗筷。

    她不会做饭,饭菜是从生产队大食堂打来的。

    主食是地瓜饼子,菜是茄子炖土豆,另外还有半盆粟米粥。

    听到门口的动静就猜测是小女儿回来,“快来,正好吃饭。”

    辛甜环顾四周,没瞧见其他人。

    “爸爸呢?”

    “他一早去你外婆家了。”

    林雪柔抬头,这才瞧见小女儿灰鼻子土脸的。

    “怎么弄成这样,是有人欺负你!我找他们去。”

    “没有!”辛甜抓住妈妈,这才发现自己浑身脏兮兮的,“这是干活弄的,我今天跟胖婶学了修灶台呢。”

    林雪柔不信,暴脾气直接上来,“还说没被欺负,不然这种体力活怎么能让你个孩子来做。”

    刚下工的邻居路过,听见这么一句忍不住开嘲。

    “当爸妈的都不正干,可不就要孩子来养家。”

    说罢,扭头就走。

    林雪柔:“……”

    辛甜见妈妈脸色不太好看,赶紧握住她的手安慰。

    “别听凤姨的,你身体不好都是生我落下的病根,再说修灶台可是门技术活,学到就成我的本事。”

    林雪柔并没有被安慰到,捏紧了拳头。

    她回忆起戏折子里的内容。

    原身怀孕赶上大荒,整个人饿的没精神,生产时差点一尸两命,那之后身子骨就没养回来。

    这事成了她不干活的借口,后来小女儿大点,更是仗着这点拿捏人。

    更不说这家其他几人顺水推舟,直接把全部家务活都推给小女儿一个人。

    林雪柔气上心头,趁机说:“娘带你离开。”

    辛甜整颗心像是掉进酸菜坛子里,又酸又涩。

    离婚是真的。

    “甜甜。”林雪柔悬着心,比上战场还紧张。

    辛甜望着满心期待的妈妈,认真摇了摇头,“我想留在家里。”

    “为什么?”

    这家还有什么待下去的意义?

    “离开家我们去哪?”辛甜反问,“是外婆家吗?可妈妈说过外婆家特别艰难,平时都要我们家来接济,去了会增加外婆家的负担吧。”

    辛甜打记事起,就经常听妈妈哭。

    哭外婆生病了没钱治,哭大舅被生产队克扣口粮,哭表哥们小小年纪挨饿受冻。

    其实妈妈不知道,外婆眼里,女孩都是讨债鬼。

    这话是她十岁那年,外婆背着妈妈指她鼻子骂的,说她饿死鬼投胎,就因为中午饭吃了个窝窝头。

    外婆家不是她的家,她家在这。

    她又想起生产队里,老支书的女儿也和拿到回城名额的钱知青离婚了。

    辛甜提起这事,“凤娟姐就因为带着孩子,到现在没能再嫁,妈妈,我不想拖累你。”

    她有听人喊凤娟姐的儿子叫拖油瓶。

    “至于爸爸哥哥姐姐,我会照顾好他们的。”

    “再嫁?有人在你面前嚼舌根了。”

    看样小女儿知道她原先计划离婚的事。

    说是原先计划,是因为听完小女儿说的话,后知后觉意识到一点。

    她知道戏折子里的发展,别人却不知道,小女儿心里认为家里人对她都很好。

    这不她要离婚,小女儿怕拖累她根本不愿意走。

    另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