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贝弗利娇夫》 9、织缎(第1/3页)
“我们在寻找更宏大的叙述,你不能把你的成就局限在五位嘉宾之中……”执行编导好心地向苏罗解释了一下节目组的需求。要知道,苏罗可是他们整个节目历史上请到的最大的咖了。
苏罗和执行导演相视沉默了一会儿。
“来吧,我想到一个好点子了。”采访室没有安静太久,苏罗很快就想到了新的,“时尚界总说电影服装设计师从当代设计中寻找灵感,事实恰巧相反,我利用电影引领着当代时尚。”
执行导演:。
“确实是我们在寻找的东西,但是……”执行编导私心是偏向苏罗的,“你真的不会因此惹上麻烦吗?”
面对对方真情实感的担心,苏罗笑了,“到了我这个地位,不会因为说实话而惹麻烦。”
简短的采访结束后,嘉宾陆续走出采访室,为这次惊心动魄的直播欢迎聚会画上句号。
而他们的丈夫们此时也从海滩边回来了,正从邮轮的甲板上朝他们走来,两拨人一内一外,相视而笑。
从外面进来的五个人或戴着、或拿着墨镜,以霍华德和罗伯特并排为首,其余人跟在后面。坎昆今天的阳光极为灿烂,从里面望出去,甲板上走来的人像是在发光。
苏罗满意地看着边走边聊的霍华德和罗伯特。果然,今天霍华德在海边的收获不小。
两拨人碰面后,相互拥抱道别,融洽的氛围可能不是出自真心,但其中欢乐的神态绝非造假。
没有人名流会喜欢综艺直播,好在接下来一阵子他们只需要在聚会活动的时候参与录制就行了。
至于下一次直播?那就等下一次再去苦恼吧!
乘飞机回到洛杉矶后,苏罗和霍华德单独相处的时间还不到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还全用在了听苏吴越的任课老师控诉苏吴越在历史课堂上惊世骇俗的发言。他们甚至来不及交流这周在综艺上获得的情报。
挂断电话后,两人先后赶去洛杉矶国际机场——霍华德飞往纽约,苏罗飞往南卡罗兰纳州的格林维尔。没有一个人打算斥责苏吴越,他们都完全无视了历史老师的指责和控告。
一位在中美双文化背景下成长的越南裔,难道能和被美国文化完全洗脑的年轻人对某段历史有同样的认识吗?
苏罗认为,他和霍华德不打算以“缺少多元包容性”投诉这位老师,已经将他们的道德素养体现地淋漓尽致。
苏罗赶到自己的纺织工厂所在地格林维尔时,已经临近半夜。他没有直奔工厂,而是先在在市中心的一家酒店下榻。
不是他不想立刻跑到工厂里去看看到底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才导致特定的布匹在同一处的提花不断出错。可他要是想在格林维尔继续做大自己的纺织厂,他最好还是不要做任何会招惹到当地工会的事儿。
苏罗的纺织厂在过去的十年里扩张了数倍,并且向上发展出原材料加工处理业务。中国纺织业成本上升是让苏罗决定扩张最主要的原因,这两年海运费用的高涨则逼迫苏罗加快的扩张速度。
大约四五年前,苏罗经营数十年的中国工厂面临拆迁。虽然工厂的效益已经大不如前,且补偿款丰厚,但苏罗痛失大量优秀的技术人员。如今,他们大多散落在几个经常和苏罗工作室合作的大型织造企业。
如果芳姨愿意来美国帮他盯着工厂的话……他今天也就不用跑这一趟了。
不过这纯属妄想,芳姨估计已经准备退休,含饴弄孙去了。连国内的班都不想上,还指望她跑国外来打工?
苏罗想到芳姨,进而想到自己忙得有好些日子没给父母打电话了,于是给母亲打了个视频电话。
电话一打通就被接了起来,苏罗甚至来不及改变趴在床上的姿势,就被苏母抓了个正着。
“我也不说你了,反正你一会儿这儿痛,一会儿那儿痛,我看都是你扭在那里看手机看出来的。”视频里的苏母清瘦典雅,不难想象她年轻时的风貌,连眼角的皱纹都是优雅的,只是苏罗总觉得好像比上回见面的时候又深了几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自由自在地回国。
“你还说我!”苏罗见母亲手里拿着绣线,立即倒打一耙,以防她翻旧帐提起自己做那幅全家福,“叫你和爸爸空了就出去玩,不要接这种累人的活,怎么还在做。工厂拆迁的钱不够用的话,我再给你们打。”
工厂拆迁赔了1个亿不到,九千多万人民币,其中主要都是土地赔款。
“哦哟,我做什么事要花这么多钱?放银行里的利息也超过我和你爸爸一年开销了。”苏母无语,“我给你存着,到时候你自己拿去。”
“给我存着做什么?我自己这边钱花也花不完。”苏罗决定用炫富的手段,刺激父母消费。
“那我不管。反正我和你爸爸忙了一辈子,到老也闲不下来。”苏母直接开摆,和苏罗聊起手头的活计,“现在有些活就是往你手里送钱,你要是不接,很心痛的。晓得伐?”
“那能有我做电影戏服赚得多?我要是一年时间都在剧组里,工资能拿到二十万美金。”苏罗向母亲炫耀道,即便工资并不是他收入的大头,“你和爸爸算是把我教出来了,现在也轮到我赚钱养家了。
别看苏罗说得轻松,电影服装师几乎是整个剧组回报最低的工作。哪怕他现在拿着同行里最高的工资,一个标准工作周的薪资也只有3800美元。
而剧组的一个标准工作周有六十个小时,这可不是下午两三点就能下班的轻松活计。
苏罗也不可能一年52周,周周都在剧组干活。
“总归我是不知道你到底一件衣服能赚几块。我手里倒也是做的戏服,给上海一个剧团做的,一套开价五万上下,看绣花多少。”苏母讲得两眼放光,“你也知道,我去厂里拿布比外面便宜多了,基本上就是我和你爸爸的手工费。活也轻松,要是像供你上学那会儿一样做,估计二十天就能做完一套。”
苏罗听完立刻调出计算器一顿按,算完以后破大防,“妈,要不我回来给你们打工算了……”
能赚到手的钱是少一点,但也不用每天忙得和打仗一样,设计、改图、选料,样样都操心。
“统共也没几套要做,你当人家剧团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啊?得了吧,今年你跟霍华德回来我也不指望了。我问你,两个姑娘今年暑假回来伐?”
“妈,你们也别太辛苦,不想做的活就都回了。吴越和秣陵应该是想回来的,等她们快放暑假了我问问看。”苏罗也算是明白为什么他父母非要接这种大活了,“爸爸呢?又在菜场和人家聊天啊?”
“阿哟,我刚才看手机就是要给你爸爸打电话,被你一打岔给忘记了。都几点了,老头子还记不记得要回家,不说了不说了……”
苏罗甚至没找到机会和苏母说再见,苏母就毫不犹豫地挂断了电话。
看来下次不能挑这个时间点给父母打电话……
第二天一早,苏罗在工厂开门的第一时间就踏进了纺织车间,询问那两块出错的布料是哪台提花机织的。
负责接待大老板的工人是个年轻的男孩,看上去是还在上大学的年纪。很显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