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钗而冕》 11、#11 诛一夫纣矣(1)(第2/2页)
倒都没有牢骚。
下官等候上官本就寻常,何况这张勤升了知府,缺出通判的位置还没有填上,正是一家独大意气风发的时候,耍耍官威又能如何?
众官员见礼过后,张勤抬手按了按,示意众人坐下。
“今日议事,公事公办,不必客气。”
只见左手边太师椅上坐的是本府兵马钤辖鲁厚,右手边坐的是司录参军翟愈。再往下首,依叙位坐着判推二官、户刑法三曹、兵马都监等人。六位知县则坐在管事搬来的锦绣软凳上——延安共有七县,其中肤施县令由知府兼任。
“我在通判任上时,都与各位见过。今后同在延安共事,还望大家同往常一样,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延安大局,我一个人撑不起,还要仰赖各位。”
这番话乃是对六位县令说的。他宣布上任月余,一直在肤施城内,没有空闲召集他们。
众人于是纷纷起身拱手,口称不敢。
张勤示意让他们坐下:“延安大局,首在凉患。前任林知府为何引咎辞职,大家都清楚。眼看过一个月又要秋收,难保凉人不趁此时机故技重施,突破芦子关南下劫掠。”
此话说得公允,众人皆无异议。
“鲁钤辖,你有何想法?”
鲁厚起身行了一礼,道:“之前咱们芦子关失守、延安入寇,就是因为太过依赖外人。须知道杨家军的根基在麟州,不过是怕凉军抄他们后路,他们才派了一支队伍来守芦子关;一块飞地而已,哪会有守卫本家那么上心?
“偏偏我们延安军民自以为有杨家守护就可以高枕无忧,半点防备没有;这回杨家出岔子,芦子关失陷,延安不就倒大霉了?
“依我看,这回延安军被打得七零八落,也不失为一个好时机。我承蒙张府公举荐,执掌钤辖司一个月来,一直重整兵马,如今已有成效;接着还要把延安军扩充起来,免得还像过去一样,把自家安危寄托在别人手上。
“但是我军这回损失太大。想要扩军,缺员缺马缺军备;想筑工事,还是缺人缺畜缺物资。米面没有,怎么下锅?”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