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在三国靠卡牌系统跳槽》 3、载驰(3)(第2/2页)
做什么?”
吕蒙:“……”
陈皎:“……”
吕蒙犹豫片刻,说:“其实,不过一件小事,不足为人道……是讨逆将军近日缴获了一则谶语,来报与周将军知晓。”
陈皎一愣:“用朱砂书写在粗糙的木牍上?”
吕蒙讶怪道:“陈将军怎么知晓?”
陈皎见状,也不再隐瞒,只是未曾提及是在自己的仆婢身上发现的:“周将军也缴获了一样的木牍,命我禀告主公——子明,不知那木牍,是在哪里找到的?”
吕蒙从怀中掏出一根木牍,递与陈皎。
陈皎接过,在掌中端详。
令陈皎心中一惊的是,这根木牍,与先前在周瑜处看到的那根……一模一样。
这又不是二十一世纪,制造这样的木牍全凭手工。
比如“建安五年讨逆死于丹徒”这几个字——
一个人连续不断地写相同的一段文字,纵使笔迹不会有很大的区别,也不可能每次都一模一样,但在这根简牍上,看不出丝毫的分别,即使连晕染、笔锋的出头也都完全相同。
简直像是复制粘贴的一样。
为了防止是她记忆有误,她暗中呼唤系统。
刚刚挂机的系统姗姗来迟:“宿主?”
“帮个忙,测一下这两根简牍的相似度。”
“滴!报告宿主——这是一根简牍。”
陈皎的瞳孔微微一缩——一根简牍?
真的……一模一样?
陈皎有些摸不清头脑,感觉事态正在往玄幻的角度发展。
“周将军对此事……是什么态度?”吕蒙忽然问。
陈皎抬眼,沉声说:“极为担忧,命我劝告主公,近日一定要小心行事。主公呢?”
吕蒙:“主公的性子白浮知道的,付诸一笑,不以为意,以为是狂人妄言。白浮以为如何?”
陈皎总不能说预言是真的,主公完蛋啦,只能竭力郑重态度,装作神棍:
“此事务必要慎之又慎,我、我夜观天象……发觉岁星犯东南,是不利于主君之兆。我知道主公不信这些神鬼之事,不能在主公面前提及……子明,你常在主公身侧,务必要警醒,尤其……尤其要警惕益州、荆州之人,唔,刘璋之人……”
陈皎心想,周郎啊周郎,我可是仁至义尽,把能说的都说了……
至于刘璋,她自己还没搞清楚……
陈皎一直以来的神棍形象打造得很成功。
吕蒙此时还是没经历“孙权劝学”事件的吴下阿蒙1.0版本,信服地连连点头。
陈皎见状,便讨了些疮药,并数十个轻骑护卫,方与吕蒙道别。
陈皎见吕蒙部曲已去,又命轻骑们在外护卫,四下无人。
她松了口气,挽起文君的袖子,摩拳擦掌:“我给你上药。”
文君连连退缩:“郎、郎君,还是不要了吧,我自己可以的,你的手……抖。”
陈皎被无情拒绝,只得闷闷不乐地蹲在一边,继续思索。
“郎君,我们还去……吴郡吗?”
文君一边给自己包扎,一边压低声音问。
陈皎用指头画地:“不去了,是我想错了,我们还回丹徒。”
文君低声说:“郎君这次在江东已经很久了,之前……从未有过如此之久。郎君是否打算,就在这里……安身?”
陈皎一愣。
她算了一下,才发觉居然已经在江东呆了一年余——对于跳槽王者的她来说,确实是“很久”了。
她看了眼功绩点,已经八十出头,不由牙痛。
——其实,她能在江东呆这么久,主要有赖于孙策本人太能打,要她出头救难的局面几乎没有。她苟得还挺安生的,真有点舍不得。
但是,从数值来看,估计也就在这一二月内了。
陈皎苦笑一声:“天下虽大,没有能让我终身追随的主公,又哪有我容身之所?”
文君面露遗憾,半晌,方说:“……郎君有很多秘密吧。郎君不是喜欢漂泊的性子,为何会这般四处流浪呢?我替郎君难过。”
陈皎不由默然。
文君见陈皎心情低落,后悔说了这般丧气话,忙振作起来,握住陈皎的手:
“不过不要紧,对文君来说,郎君在,就有家。”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