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想谈恋爱先学高数》 14、Chapter14(第2/2页)
看出来这小姑娘诚心想租,给了个不高不低的价格,恰好在谢屿接受范围之内。
两人一拍即合。
中介喜笑颜开,从包里掏出准备好的合同,填好相应的空白后,递给谢屿。
谢屿把合同拿在手里,仔细核对合同的款项,逐字逐句地审阅,生怕错过了什么可疑之处。直到确认无误后,利索地在末尾签上自己的名字。
房租是三月一付,再加上固定押金,一万多从谢屿的账户里划走了。
谢屿手里攥着钥匙,这才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这间房子与自己的联系。
她以主人的身份,在房子里溜达了一圈。
谢屿在脑海里构思着,这儿放一张办公桌,那儿摆一幅画架,屋外的庭院里还可以安排一个编藤的秋千,春秋季午后可以窝着晒晒太阳,惬意又潇洒。
*
晚上谢屿与大学时要好的几个同学有约,不着急回公寓。
一个人在街上瞎转悠,打发时间。等到太阳落山,再去坐地铁赴约。
几人约在母校附近的一家酒吧见面。这家酒吧开了将近十年,只翻新过两次,平日里大多是年轻人来玩。还没毕业时,他们是那里的老顾客,每逢节日或者谁的生日,都要在那里办个派对,开怀畅饮。
谢屿好几年没回过母校了。下地铁后,踏上熟悉又陌生的街道。大体方向她是记得的,只是北京这几年变化太大,很多商铺焕然一新,改头换面,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模样。
夜晚起了点风,微凉。
月光皎洁,静谧柔和,笼罩着谢屿小小的身影。
七点前,所有人聚齐了。
灯影迷离,推杯换盏。
谢屿安静地倾听着朋友们的言笑,掌心摩挲着酒杯,一时间感慨万千。
几孤风月,屡变星霜。短短五年,意气风发走出校门的少年们,举止谈吐都变得更加成熟稳重,翩翩有礼。
纯白的t恤变成黑色的西装,手腕上花花绿绿的手串换成名贵的腕表。
谢屿眼尖,曾经留着根很有个性的小辫子的男生,居然将辫子剪去了,换成一头清爽的短发。想当年,他可是对自己的小辫子爱惜得不得了,摸都不给摸的。
谢屿调侃,“陈斌,你辫子呢?”
陈斌被点了名,摸摸后脑勺,憨笑道,“公司不允许留奇怪的发饰,就忍痛割爱剪掉了。”
“你现在在哪里上班?不做艺术了?”
陈斌叽咕了半天,略过第一个问题,“早就不搞艺术了,赚不了几个钱。”
他想起谢屿从法国回来,不了解国内的行情,以过来人的身份劝慰道,“谢屿,这年头如果不出名,老老实实做艺术的真挣不了几个钱,干脆早点转行算了,哪行都比画画搞钱。”
“陈斌说的不假,我现在一个月工资都比搞艺术一年挣得多。艺术特么就不是普通人搞得起的。”
“是呀,没灵感的时候头都要抓秃了,熬出黑眼圈赶上交稿线。结果人轻飘飘一句话,‘不满意,重画。’你说气不气?”
其他人纷纷点头,现身说法。
他们走入社会后,哪个人没有过画作被退回的经历?有的经历了几次挫折,从此一蹶不振,不是接受家里安排的工作,就是结婚生子专心家庭。有的靠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孤勇,咬牙坚持了两三年,还是在现实面前低了头,放弃艺术谋求别的出路。
谢屿心惊,没想过会是这样。她以为,朋友们身上的光鲜亮丽,是奉献艺术的殿堂回馈的。
谢屿心里顿时腾起两种情绪,惋惜和庆幸。
坚持艺术或者放弃艺术,都属于个人选择,谢屿作为旁人无权置喙。
只是在这些同学里,她知晓有人是真心热爱艺术并极具天赋的。
当年学院里的老教授都对他青眼有加,把他的画作带回去欣赏了好几日,甚至推荐他去参加国际性比赛。此番放弃,好比一块璞玉坠入深渊。
谢屿胸膛里仿佛有一只手拽着她的心脏,时重时轻,那种无力感又出来了。
她浅抿一口酒,入喉后知后觉辛辣。
她是不会放弃艺术的。
也许在同学们眼里,她算个勇士,知世故而不世故,难能可贵。
可是谢屿清楚,自己的这份底气是父母给的。她去法国时,也尝试过凭绘画养活自己,可前几个月,实在捉襟见肘。幸好有父母从国内的经济援助,才能度过难关,云开见日。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