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简书: 16、第 16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春日简书》 16、第 16 章(第1/2页)

    自观这一声招呼,霎时吸引了满座女眷的目光。不止谢氏与小夏,上一辈的诸位大娘子、小娘们,也齐齐望了过来。

    燕小娘顿时愣住了,慌忙望向老太太。老太太脸上神情肃穆,其实对她一嫁入谈家,就挤进姑娘堆儿里的行径早有不满。她想这下完了,老太太定是要顺着二姑娘的话,把她扔回她该去的地方了。坐在哪儿吃饭原本没什么稀奇,她只是受不了回到那群妾室中间,一下子看清,自己也只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小老婆。

    绝望像潮水涌上来,她觉得自己整个身子都木了。冰冷的寒意穿过皮肉,渗透进四肢百骸,只有紧紧握住双拳,才能支撑自己不在众人面前失态。

    然而没想到,老太太却轻描淡写地化解了这场矛盾,“姐妹之间,不要整日吵吵闹闹。你们都是姑娘,往后一个个都要外嫁,这张桌上的人会越来越少。等出了阁,再回头想想,反倒怀念如今的日子呢。”一面抬抬筷子,“菜都凉了,快吃吧。”

    大家一时都沉寂下来,燕小娘低头拢住碗,这顿饭吃得食不知味,尽扒饭,几乎没有夹菜。

    等饭后,老太太发了话,让燕小娘留一留,自己有话交代。复又对自然道:“庄嬷嬷给你换了床新被褥,被窝都已经熏好了,今晚住这儿,别回去了。”

    自然应了声,先回自己的卧房洗漱,前厅只留下老太太和燕小娘,谈话内容清晰地传了过来。

    老太太的语调很和蔼,“逐云,坐。”

    自然回头看了眼,燕小娘畏畏缩缩地,在下手的圈椅里落了座。还没等老太太开口,先哽声认了错,“祖母,今天是我不好,是我小心眼了,和三娘子生闷气,才和妹妹们拌嘴的。”

    老太太点点头,“我知道,所以我没有责怪你,饭后把你留下说话,也是拿你当自家孙女看待。咱们两家素来交好,说实话,我也从来没想过你会跟了临川,这门亲事着实委屈你,你心气儿高,要不是当初遇见难处,好好的贵女不会来给临川做小。可是人啊,得往前看,既然已经进了门,过好日子才是头等大事。再来说小夏,咱们不谈出身,只说论资排辈,她在闻莺之前,更在你之前,原该临川娶亲之后两年内抬举的,却生生又拖了三年,难道她就不委屈吗?人心是肉长的,你们都是女孩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谈家,没有苛待下人的门风,你既是谈家人,就该认同谈家的处世之道。”

    这些话不管燕小娘能不能听进去,总之她面上是不敢违逆的。

    老太太又道:“今天这件事,你有些失分寸了,但我有心顾着你,就是要你知道,祖母还是疼你的。回去好生和娘子相处,你若是个大度的人,愈发要友爱夏小娘,把院子经营得兴兴隆隆,别让人比下去才好,明白吗?”

    燕小娘抽抽搭搭说是,站起身行礼,从上房退出去了。

    自然梳洗完,穿着寝衣出来,挨在祖母身边问:“祖母安抚住她了么?”

    老太太“嗯”了声,“你怎么不问我为什么不教训她,反倒安抚她?”

    自然是明白祖母用意的,“燕小娘这人脾气不好,本来就因这件事气急败坏,要是别处再压制她,她怕是要发疯。她在自己院子里闹,大可由得她,记恨上姐妹们就不好了。几位姐姐在议亲,这个时候经不得什么波折,祖母安抚她是给她机会,端看她自己承不承情了。”

    老太太方才露出欣慰的笑,“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就好。先前你二姐姐要把她撵到另一桌去,我若是应了,她今天就会恨遍全家。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与蠢人纠缠,难保不会被其所伤。如今后悔让她进门,已经晚了,只盼她能安分守己就好。”话头一转,把燕小娘撇到了一边,转而来问,“今天去了秦王府,心里可有什么想法?”

    自然和祖母之间,向来是不会藏着掖着的,她抱住祖母的胳膊说:“那王府好大,我看过汴京记载建筑的图本,王府规制和禁中宫殿差不多,同我们赴宴去过的宅子都不一样。进门头一眼觉得宏伟,第二眼,我就打心底里不怎么喜欢了。气派虽气派,没什么人情味,不是我该呆的地方。”

    “我这还是头一回,听见有人嫌弃王府的呢。”老太太道,“汴京城里的名门贵女,个个都愁自己所嫁的门头不够高,哪像你,挑剔人家的屋子太宏伟。”

    自然吐吐舌头,“我必定是山猪吃不得细糠。我喜欢住在市井里,早上能听见摊贩的吆喝,和巷子里车马行人走动的声音。”

    老太太直叹气,“还是养得太好了,让你没了鸿鹄之志,不想攀更高的门第。”捋了捋她散落的发,又问,“那后宅的家务事呢?账册子都运回来了?”

    “运回来了。”自然道,“那么厚一摞,我得看上三天三夜。只是祖母,我们在园子里刚吃过饭,管事的嬷嬷就领了太后派遣的女官过来,表兄不肯留,嬷嬷还让我劝他呢。”

    宫里的心思,老太太一听就明白,“太后手伸得长,君引不肯留,说明他也知道太后的用意。”

    所以她当时顺势规劝,心里并不称意。这门亲要是结成了,将来的日子也是一眼看得到头。太后心疼表兄,必定处处为他考虑,到时候后宅拿主意的人多,仗着是宫里差遣来的,抖威风自矜身份的也多。然后今天送女官,明天送侍妾,你不能反对只能受着……

    想起来,就觉得暗无天日。

    一头扎进老太太怀里,她嘀嘀咕咕说:“祖母,我只给表兄理账,行吗?一踏进王府,我就知道自己不是住在那里的人。”

    老太太让她先不急,“官家未必没有打算,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另给君引指婚了。你呢,这阵子平常心看待,万事顺其自然,不要因心里彷徨,表兄妹间反倒闹生分。其实不喜欢那个宅子,是因为你不喜欢他这个人。有句话叫爱屋及乌,等你心里有他了,还会嫌弃他的宅子太大?”

    说到这里,连她自己也发笑,拿宅子来说事,实在莫名得很啊。

    很多事情,是需要时间去解决的。通常等等,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了。

    总之这两天她找到了活儿干,家里新聘了位西席,她只去见了见礼,连课也没顾得上听,专心致志回抱厦里忙了一整天。

    傍晚自心来了,眉飞色舞向她描述起今天的见闻,抓着自然说:“我看出来了,四姐姐对这位新来的西席有意思。”

    自然连头都没抬一下,“别胡说,那位先生刚来。”

    自心道:“有没有意思,和来了多久有什么关系?你没听过一见钟情吗?”

    自然嗤笑了声,在她看来自心就是个孩子,她的那双眼睛洞察一切,洞察完了,就添油加醋渲染一番。

    “世上哪来那么多的一见钟情。”她老气横秋地说,“画本子少看些,书上的故事都是骗人的。”

    自心却不服气,“我看得真真的,四姐姐那双眼睛就没离开过新先生,巴巴儿问他,为什么会到府里来教书。那位先生搪塞不过才说出来,说自己是通威十六年的榜眼,已经拜了官,没想到上任半个月父亲就过世了,只好回去守制三年。等到回来述职,母亲又死了,又是三年。六年下来物是人非,早就没了当年的志向,干脆辞官专心做学问。后来爹爹打听着了他的下落,特地登门拜访,才把他请到家里来的。”

    自然听了个大概,等到手上的册子核对完才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