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如期: 13、第 13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许如期》 13、第 13 章(第1/2页)

    连日沉闷的生活终于有了转机,许如期心头雀跃了片刻,又试探问道:“那,花家那边有说什么时候——”

    未嫁女儿询问自己的婚事,总是赧然的,许如期的脸这些天红了红,此刻也像个香喷喷的大林擒果,忐忑地等着李静纨的回答。

    李静纨见了,恨不得在女儿光滑的脸蛋上啃上一口,或是狠狠揉乱她黑亮的头发才好。

    她故意沉吟许久,等到许如期眉毛也耷拉下来,嘴也扁了,大林擒果变做了一只扁扁的林擒蜜煎,方才慢悠悠地答道:“花家那边想着早些成婚,你爹也是这个意思,大日子定在下月,六月初五,你觉得如何?”

    “这么快啊。”许如期下意识地反问,“那您觉得呢?”

    “阿娘心里舍不得,可,你马上要二十了。”

    二十岁的未婚女子,即便在京城也不算小了,李静纨听闻城北的官宦人家,女儿有养到二十多再出嫁的,那是凤毛麟角的富庶人家,在城里都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他们城南桥南巷这一块儿,商户家的女儿嫁的并不算太早,但到了十七八岁,也都许了人家。

    许家出身市井,小门小户的,再疼爱女儿,也不好叛道离经,把许如期耽误太久。

    李静纨摸了摸许如期的脸,轻声道:“留的久了,也不知你会不会恨爹娘。”

    许如期不乐意听这些,嘟囔道:“阿娘怎么能这么想我,我只愿一辈子都留在您身边做女儿。”

    “呸呸呸。”这话说的李静纨心里暖和,但她嘴上却不饶人,“哪有女子不嫁人的,那不就与旁人不一样了,我可不想教人说你的闲话。”

    许如期哼了一声,干脆一头扎进了李静纨的怀里。

    娘俩在屋里好生腻歪了一番,大定与成婚的日子也就这样定了下来。

    又等了三日。

    一大清早,桥南巷便热闹得不得了。

    一是今日有北边来的漕船进港,船工天未亮便下了工,揣着铜子,成群结队地往这庶民聚集的街上来了。

    大早上的,勾栏瓦肆并不开门,船工们无处可去,便纷纷扎进了茶坊、小食店内,捧着最便宜的茶消磨时间,等着夜幕降临去瓦子里瞧热闹。

    桥头一间的丰盛茶坊,自然乌泱泱地装满了晒得黑白分明的大汉。茶香味,人味,香的臭的搅在一起,闻得人精神万分,眼都发直。

    许荣昌一开门便没停下来过,在店中上下纷飞,店里几十个大汉齐座,闹得屋顶都要掀开了,他又怕船工们聚在一处无聊闹事,连忙催着许应麟去寻说书老蒋早些过来救场。

    今日还是花家送聘上门的日子,许应麟早就向书院请好了假,预备着在家中帮忙,就是晓得碰上了船工进城,茶坊与家中都要打理。

    即便儿子伶俐,也有得闲的街坊、说书老蒋一块儿帮衬店里生意,许荣昌还是焦虑极了。

    但即便这样忙碌,他也没有想要今日暂且关门一日。

    他弯着腰,笑着在桌子间穿梭,耳里全是船工们南腔北调地吹牛。

    偶尔听到一两句北边的腔调,许荣昌的耳朵便竖的更高。

    今晨进港了许多漕船,北下的有,南上的也有,船工们没有察觉许荣昌在偷听他们谈话,兀自大声谈笑。

    闹了一会儿,终于有船工提及了许荣昌想要知道的消息。

    “我们宛平那儿也是,今年热得早。”

    几个船工在说今年的天气,说起各自家乡如何如何时,一个宛平出身的船工随口说道。

    许荣昌正站在他后头给客人送花间蜜煎呢,闻言手一颤,小心放下东西后,立时回头对那位船工笑道:“客人您出身宛平,不知可认识一户姓江的富户?据说是在宛平城中做酒楼的,开有一家南景酒楼。”

    那船工诧异回头,惊道:“掌柜的还认识我们宛平的富户?以前确实有这么一户人家,后来听说败了,老东家死了,少东家没接手多久也大病一场,渐渐就没客人了,几年前的事儿了。”

    许荣昌的心倏地沉了下去,他犹豫道:“倒是从前的朋友姓江,说是回乡去了,家里是做酒楼生意的。”

    船工面上更迷糊了:“咱们那边不大的地方,南景酒楼的事传的沸沸扬扬的,没听说他们家还有从南边回来的亲戚啊。”

    许荣昌不敢再问,含糊摇头道:“是呢,兴许是弄错了。”

    又堆起笑来问几位船工可要用一用新上的杏子蜜煎,是南边的新奇口味,用来配茶极好,价格也实惠。

    待敷衍完了客人,许荣昌回到柜台后头,已经是茫茫然地出了一身冷汗。

    等了这几年,居然恰巧在今日知道了一丝远方来的消息。

    那年江家人走了,也带走了许如期的半颗心,教她魂不守舍,一心只等着江崇峰回来,四年里,心里半点没有嫁人的意思。

    许荣昌当父亲的,成日里迎来送往,见过那么多的人,怎么会看不出女儿的心思。

    只是没办法,宛平那边事发突然,江家走得急,并未事无巨细地向许荣昌说明,只说了祖籍宛平,父辈做酒楼生意,那酒楼叫甚,开在宛平哪儿,许荣昌一概不清楚。

    他没有对家人说,但这些年每到漕船进港,船工来茶坊消遣,许荣昌必会打起十二万分精神探听宛平的消息。

    许如期抱着一线希望,许荣昌心里其实也抱着一线希望。

    只是宛平并不是北边的大城,几年下来,也就是今年年初,许荣昌在茶坊中遇见了一个宛平船工。

    那船工家中务农,平日很少进城,只依稀听过城中南景酒楼的老板姓江,旁的也不晓得。

    有了这条线索,许荣昌终于在今日,得到了四年前消失的那一家人的下落——

    他们应当已经没了。

    临凌有北上的航道,回到宛平走水路更快,可许荣昌先前年还听闻北边一点的地方闹过水匪,现下并不是太平的世道。

    江家人一定是在路上遭遇了什么不测,没有如期回到宛平。

    毕竟若是他们无事,为何这些年都没有音讯,江家人在桥南巷开书铺,江父识文断字,是很讲信用的人。

    许荣昌脑子里漫无边际地回忆起从前,还与江家人做邻居时的场景,他记不太清江家那小子长得什么样子了,依稀只记得他笑起来有一对虎牙,俊得很。

    此时茶坊人声鼎沸,船工们大笑大闹,说书老蒋迤迤然拍了拍衣摆,顶着船工的欢呼走了进来。

    许荣昌耳边却寂静无比。

    死了,与忘了,究竟哪一个更残忍?

    万千个念头飞过,最后只留下唯一一个——

    还好许如期已经定下了婚事,以前的事如今已经尘埃落定,之后的事一定要顺顺利利的,赶在下个月把喜事办成了。

    茶坊闹腾到正午时,后头屋里也热闹了起来。

    佘婆子领着花家雇来的乐手、闲汉,吹吹打打地将十余个红漆木箱抬进了许家院里。

    不大的小院,立时被花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