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青锋: 7、以少欺多-1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三尺青锋》 7、以少欺多-1(第1/2页)

    陆行舟没想过结业考试那么难,他在看见答卷的时候,觉得自己要完蛋了。

    题目一:以“年夜”为主题,写一首七言绝句诗。

    陆行舟哪里会写诗,让他背诗他倒是无所畏惧,让他作诗就是让他在海里捞月,毫无办法。但陆行舟没有空着这道题,他绞尽脑汁地写了二十八个字,希望谢歇能手下留情,多少给他点可怜分。

    题目二:画出《易经》的六十四卦。

    陆行舟只画出了头八个卦: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因为他就只记了这八个,他对《易经》不大感冒,因此觉得《易经》很难学,其中卦象更是精繁复杂,难以记忆。他能记住这八个都是苦苦背诵的结果,再多他是真的会弄混。

    题目三:请用五个事例验证“填不满贪海,攻不破疑城”1这句话。

    这道题还算简单,陆行舟很快想出了五个名人事例,刷刷刷就写完了。要是这道题的分数上不封顶,他还可以再写五个。

    题目四:请用十句名言或诗句反驳“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2这句话。

    陆行舟苦思冥想,只能想出五句。他不死心,又自创了两句话假装是名句,他想法很荒唐,觉得要是自己以后成了个卓有声望的人,那现在的他就是还没有成名但终究会成名的名人,哼,他写的话都得给分。

    题目五:以“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3为中心,写一篇议论文章。

    ……

    陆行舟将肚子里的墨水都倒尽,小聪明也用之七八,才勉强将试卷写满了,这是他活了十五年以来考过最难的试,没有之一!

    考完后,谢歇看陆行舟哭丧着脸,奇道:“怎么了?”

    怎么了?谢歇居然不明白怎么了?陆行舟一脸委屈:“先生,你出的试卷也太难了吧。”

    “难吗?”谢歇疑惑更甚,“你最近进步很大,以你现在的水平,不应觉得难啊。”

    陆行舟也懵了:“真的吗?”

    谢歇道:“背几句诗词,默几句论语,对几幅对联,写一些卦爻,做一篇文章。很难吗?”

    陆行舟瞪大眼睛:“……不难。”

    见了鬼了,他考的卷子跟谢歇出的卷子不一样啊,他考的到底是什么东西?陆行舟想不明白,也懒得去想了,总之,他已经尽力了,结果如何,就听天由命吧。大不了再考一次,没有什么事是不容许失败的。

    要到年节了,武馆那边自然也要停学了。陆行舟赶在闭馆之前学会了基础剑法,回家后提交了“初窥门径”的任务。

    “恭喜你完成任务,获得100点经验值,青锋剑一把。”

    这回陆行舟并没有升级,看来越往上,升一级需要的经验值就会越多。

    青锋剑就在桌上,剑脊不如一般剑宽厚,却因此显得剑身修长,多了几分轻盈之感。清凌凌的月光从窗边洒进来,陆行舟拔剑出鞘,那剑光竟比月光更亮几分,他用手指靠近剑身,惊觉剑体并不寒冷,反而有隐隐暖意,如有火焰在剑上跃动。陆行舟对剑的了解不深,即便如此,他也能确定,青锋剑一定是一把不可多得的好剑。

    刚得到青锋剑的时候,陆行舟很惊喜,一个剑客要想行走江湖,当然需要一把威风凛凛的剑,陆行舟想象自己是个剑中大侠,他想得飘飘然的,享受这种幻想得来的虚荣。但想归想,人总需要落回实处。陆行舟回到地面后,想,他真的需要这么厉害的剑吗?

    一把好剑,定然是要出鞘的,如果不出鞘,这把剑的风华就会被剑鞘掩藏。可剑在什么时候才需要出鞘呢?生命受到威胁之时,路见不平相助他人之时,需要伤人杀人之时……

    不,杀人太严重了,不至于此,不能如此。去掉“杀人”,剑出鞘,总归还是要伤人的。

    陆行舟不想伤人,他觉得自己不需要青锋剑。

    可他总不能把青锋塞回任务详情里,就把剑藏在了床底,不看为净。

    书院的考试成绩是在年后才出,所以陆行舟安安心心地等着过年。

    于为杰还是时不时来找他,陆行舟多次劝说他再找个朋友,都说不动,渐渐地也就放弃了。他想,也许光靠劝说是没法让于为杰“回头是岸”的,这道理要等于为杰自己领悟,等他再长大些,经历的事情再多一些,就不会将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了。

    而且,有这么一个玩伴的感觉也不错,于为杰不是坏人,就是被家里宠得骄傲了些,不过这种骄傲在陆行舟面前也没有表现得太明显,所以陆行舟就随他去了。

    陆行舟第一次在异世过年,在《三尺青锋》中过年要做的事情,其实跟现实世界差别不大。都是做做大扫除、买买年货、贴贴春联、准备过年的食物等等。

    他今年不是病秧子了,可以帮着陆家人干活了,虽然陆家的人总是让陆行舟去一旁歇着,但陆行舟不依。他好不容易可以报恩了,当然要大展身手。

    他在现实世界也是会做家务的,他有经验,自然没有笨手笨脚的粗莽,做起事情来还像模像样,看得陆家人连连称奇。

    过完年,陆家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陆行远要娶妻了。陆行远比陆行舟大五岁,按理说早两年就该娶妻了,但陆行远一直忙于农活,对娶妻之事不甚上心。陆望以为儿子有心仪的女子,又因为羞涩没有说出口,所以也没有去找媒人,而是等着儿子开口。

    就这么拖着拖着,就让陆行远拖到了二十岁,陆望眼看大儿子二十岁了,不能再等了,连忙问了陆行远的意思,知道陆行远没有心上人之后,还是去请了媒人牵线。

    陆行远对妻子没什么要求,陆望觉得哪家女子好,那他就可以娶哪家女子。陆行舟从现实世界来的,看不惯这种“父母之命”的观念,忍了又忍,最后还是没忍住,拉着陆行远去聊了一番。

    陆行舟与陆行远坐在农田边,陆行舟纠结应该怎么开口,支支吾吾地看了陆行远半天。

    陆行远看他眼珠滴溜溜乱转,就知道他有想法:“小舟,你有什么事直接说吧,别吞吞吐吐的。”

    陆行舟问:“哥,你真的没有喜欢的女子吗?”

    陆行远摇头。

    陆行舟问:“你要完全听爹的意见吗?”

    “有何不可?”

    “是你要娶妻。”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家都是这样的。”

    “可是,你要娶嫂子,以后你跟嫂子是要过一辈子的,当然要娶个喜欢的姑娘。”

    “可我没有喜欢的姑娘。”

    “那就去了解嘛。”陆行舟说,“你平日都不跟别的姑娘讲话,根本不了解她们,自然不会喜欢她们。说不定等你多多了解一些人,就会有喜欢的人了。”

    “成亲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我喜欢她与否,她喜欢我与否,并没有那么重要。而且,只要那姑娘品性不差,我跟她成亲之后,假以时日,必然是会喜欢上她的。既如此,让爹和媒人为我敲定品性良好的姑娘,已经足够了。”

    陆行远这番话,乍一听很有道理,陆行舟被他绕进去了,一时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