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古代长兄日常》 180-190(第3/13页)
过了。
楚楚的气势稍微落下一点,“长兴县出了事,我们听到也担心的很,于是马上就赶了回来,不亲自看见,我不放心。”
“来吧来吧,慢慢看,大哥不是全须全尾的站在你们面前吗?就是可惜你们以前的衣物和日用品,都被泡坏了。”林屿故意说。
“人没出事就好,还在乎那些呢!”希希说道。
林屿正要带二人进堂屋,才发现后面落后一步的谢怡然跟沈明玉二人,她们是过来监督护送的,正在后面指挥人拿行李。
“谢姐姐跟谢姐姐你们也进来啊!”楚楚喊着,招呼人进堂屋坐着。
谢怡然跟沈明玉互相颔首示意,也跟着进了堂屋。
康平外出去吉庆超市,带领他们组织恢复生产,康安留在家中帮忙,看见妹妹们回来,连忙过去迎接。
不过两个妹妹最关心的还是水灾期间的经历,为了以防他们两串供,还要分开坐来提问,免得他们隐瞒。
林屿又是感动又是好笑,其实水灾中他们真没碰到什么危险,顶多也就是惊吓,能有什么问题嘛!他老老实实的说出来,对于楚楚的问题知无不言。
楚楚反复问了好几遍确认无误后,终于咬着唇说:“吓死我了大哥。”
她握住林屿的说,“大哥能想象我听到水灾的消息又多恐慌吗?脑子里全是各式各样的坏消息,担心你们没吃没喝,没地方求援,又恨自己当时没在,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你们身边来。”
林屿反手握住楚楚的两手,“可是大哥很庆幸你们身在外地啊!我知道你们留在安全的地方,还有可靠的人照看,不会出问题。如果留在村子,还要时时刻刻担忧,你们好好的,我反而能全心全意的自救,不是吗?”
“唉!”楚楚长长叹气,大概这就是互相担心吧。
问完最关心的问题,叙过别情,接下来楚楚跟希希坚决不肯走,而是要留下重建,林屿劝不动后只能同意,私下他悄悄了解二人的学业进度,确保不会耽误。
希希如果已经是声名鹊起的新兴画家,上次的绣画她花了很多心思,精益求精,果然是一举成名。订画的人送给长辈后,长辈万分欢喜,特意留在正堂里供来往的宾客欣赏,更是进一步让希希名气扩大。
但是沈东篱并不满意,他觉得希希的潜力还能进一步打磨,也是带着希希去欣赏翠山日出,为了最完美的角度一连在山上待了十来天,这才耽误了消息来往。
至于楚楚这边,姚夫人也信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于是带了一些优秀学生出去游学,开拓见识。
出了水灾的事,于是她们都停下手里的事,连忙让人先回来,至于学业,暂时不急。
林屿了解到这点,也就让妹妹安心待着,其实事情已经安排的差不多,她们想尽心也可以。
谢怡然把人送到之后,也开始关心自家的产业来,如今口脂在京城销售的特别好,价格高昂,如果贸然断货,怕是要被人踩踏门槛啊。
“这点不用担心,在水灾之前我就囤了一大批原材料,基本没有破坏,等再过些时日就能恢复生产。”说到这个林屿都庆幸自己当初图省事囤的货,反而给自己省了一大笔银钱。
谢怡然安心了。
沈明玉关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她曾经见证过下河村的辉煌,那三步一景五步一画的花田,也有她出力,现在完全被毁了,处处凋零破败,让人分外落寞。
但是,下河村的村民并不气馁,正在积极的恢复自救,就连挖淤泥也是带着笑,还有人起头唱山歌,调子都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
王村长看到林屿过来,连忙问有什么事情,林屿让他尽快把酿酒作坊的工具清理干净,不日会有外地采购的蜂蜜送来,继续酿酒。
“好嘞!没问题!”王村长立刻答应。
“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呢?”沈明玉不解,“什么都没有了。”
“高兴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愁眉苦脸没用啊!倒不如喜笑颜开,说不定好运气就会上门呢?”
第一百八十三章
沈明玉看着这些劳碌的村民, 似乎领悟到属于他们的快乐。
“沈姑娘是担心这边的作坊吗?没关系,现在已经在修整了,正在恢复生产。”林屿指着面前的空地说, 那里已经有人在翻开土地,敲松土块,准备重新把一些花苗种上,开花是来不及, 但是补充一点绿化没问题, 也不会显得空荡荡难看。
而土地种久了,土壤会板结, 肥力也会流失,所以需要定期挖开,然后施肥,村民们还苦中作乐的说,被淤泥泡过的土壤还省了肥料呢!
看到林屿过来,他们连忙停下锄头, 恭恭敬敬的喊着林老板, 同时殷切的问林屿有没有什么需要。林屿摆手让他们自己忙自己的, 然后走到下一个地方,再重复上一个步骤。
沈明玉好奇的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尊敬你?”
林屿打着哈哈, “上次水灾时, 他们接受了一点帮助, 所以对我有些感激。”
可是我觉得不止如此唉!沈明玉有些狐疑, 但她没有追问, 只是默默记下。
他们二人在下河村转悠了一趟, 然后又重新回去, 住了下来。
刚回去时,从村口远远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有一队穿红着绿,衣着齐整的人,敲着锣鼓到了村口,正在四处询问着:“请问林春霞住在什么地方?”
被他们逮住的正好是何大婶,何大婶倒吸着冷气,结结巴巴的说,“你们找春,春霞干什么?”
她有点想追根问底,又害怕得罪了这群人。
林屿快步上前,看清了这群人带头的,是上次在城门口跟他说话的衙役大哥,于是很自然的挺身而出,代替何大婶:“这边请。”
何大婶扯了扯林屿的衣袖,林屿低声说他们是衙门的人,何大婶这才点头,还是不放心跟了上去。
一行人敲敲打打,朝着春霞姐的院子去了,老远她就听到了动静,看着林屿跟着,心知不是坏事,于是大方的敞开大门,平心静气的等着。
果然,衙役们到了门前,掀开红布,露出一块牌匾来,上面有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积善之家,印章落款是章闻之。
林屿猜测这就是章县令的本名,笔迹也有些像。
牌匾一露出来,刚才凑热闹跟来的何大婶先是一个惊呼,然后人群里就炸了,惊呼声议论声如同沸水,压都压不下去。
“天呐!这是什么东西?”
“是衙门送来的牌匾吗?”
“上面写的什么字?”
林屿慢慢回答,“嗯,是衙门送来的,应该是县令大人亲笔。”
这是一种殊荣,代表着县令的表彰,据林屿所知,章县令之前没有送过类似的东西,春霞姐是第一个,应该是为了奖励这次粮食的事吧。
听到他的回答后,人群再次炸锅,羡慕眼红惊讶和佩服的眼神齐齐透向春霞姐,如果挂上这个牌匾,简直能吹牛吹三辈子!可以当做传家宝一代代的传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