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兄日常: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古代长兄日常》 120-130(第4/13页)

,能替我跟蜂农约个见面嘛?我想看看他养的蜂酿的蜜到底什么品质。”

    陈叔心想,又有财路送上门来了?他拿过棉袄往身上套,“稍等,蜂农住的不远,我让我儿子叫他过来。”

    “不不不,我去他那儿看看,顺便买几罐蜂蜜。”说的天花乱坠,都不如自己亲自尝一尝,林屿直接打算亲自试验。

    他跟着陈叔到了养蜂的地方,养蜂人住在一个类似郊外的地方,自己也养了一大片的花,供蜜蜂采食,还没走进,就能看到四四方方的蜂箱。

    蜜蜂是需要过冬的,从十月开始到来年的春天,现在正在越冬。但楚楚一看到这个景象,胳膊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汗毛都竖了起来,死活都不肯进养蜂人的小房子。

    林屿想起来,她以前手欠跟着希希跑去捉过蜜蜂,最后被蛰,大概是害怕的很,于是林屿让她先留在外头,站在他能瞧见的地方。

    “放心啦,让我乱跑我都不敢好吗?”楚楚搓着胳膊,“大哥你尽量快点啊。”呜呜,她不确定自己还能忍受多久。

    林屿跨进小屋里,里面收拾的还算整齐,一罐罐的蜂蜜摆在架子上,养蜂人头也没抬,“蜂蜜一罐一百文,架子上有标签。”

    陈叔本来想使眼色让养蜂人主动一点,结果眼睛都要抽筋了对方还没动静,只能长叹一声,不说话了。

    林屿微微一笑,“多买能便宜嘛?”

    “没有,买多少都是这个价,但是你放心,我的蜂蜜都是货真价实的,专做回头客的生意,你要是吃的不好,只管来找我。”

    于是林屿就挑了四罐不同的花蜜,拎着走了出去,陈叔暗示失败,又不敢继续当着林屿的面说话,只能长叹一声,闭上嘴巴。

    拿着蜂蜜的林屿揭开上面的纸蜂,里面的液体已经凝结成白色的膏体,看着细腻柔滑,跟猪油比也不逊色,这样的蜜才是好蜂蜜,而不是靠喂糖养出来的。

    林屿又把纸封放回去,手里提着罐子,直接走回家了。

    这究竟是满意啊,还是不满意呢?陈叔思考这个问题,想的发愁,到底要不要提点一下养蜂人呢?真是苦恼。

    林屿才没想那么多,毕竟养蜂是靠技术吃饭,只要技术过硬,不擅言辞也不算什么缺点。

    他自己留了两罐蜜,其余的送给三叔喝,让他们喝一段时间告诉他效果怎么样。

    现在气候寒冷,为了保暖已经把炕点了,难免就很干燥,早上起床嗓子火烧火燎的,配上薄荷叶和蜂蜜,一碗下去,十分舒爽。

    一连喝了五六天,弟妹都说蜂蜜好,加上一点水果干,还能泡成蜂蜜果汁。

    “既然是真好,下次就再买一点。”然后呢,在花开的季节里,就有源源不断的蜂蜜可以喝啦,还能做个漂亮好看的包装,售卖养颜蜂蜜,一举两得!

    论鲜花到底有多少种做法。

    因为蜂蜜的确不错,林屿又买了好几罐,分别送给了吉庆街的商户们,让他们也尝一尝感受一下,好做一个回馈。

    正在发蜂蜜时,有人跨步进了店铺里,兴致盎然的说:“好生热闹啊!我来的不是时候!”

    林屿一回头,发现竟然是白县令!手里还拿着一个彩纸风车,风车正在慢慢转动。

    第一百二十四章

    白县令举起风车, 风车也正在慢慢转动,他带着微笑说:“就连我都听说了超市的事,做的好热闹啊。”

    虽然他只穿了一件简单的青衫, 但不凡的气度迎面而来,店内的其他人迟疑的望着林屿,是不是要让他们回避一下?

    林屿再去看白县令,白县令主动说, “去糖水铺子说。”那里的座位都是单独隔开的, 还用花木屏风做了格挡,既不会影响视线, 私密性又好。

    “什么风把您都给吹来了,如果有事要找我,直接说一声就行。”林屿先坐下,让人上热茶。

    “我不亲自来走一趟,怎么知道超市的经营状态呢?”白县令环顾四周,热热闹闹人来人往的, 人人脸上都带着笑意, 氛围相当的好。“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主意?”

    “不过是为了方便大家买东西, 以前东奔西跑的要转悠很久,各家铺子隔的又远,很不方便”林屿把自己的设想一一解释, 顺便说起了商业辐射范围这个理念。

    就像现代的小区楼下, 会慢慢的滋生出配套的商业设施, 药店, 超市, 早餐铺, 银行等等, 全都是为了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白县令虽然不太明白一些名词,但是道理还是听懂了。他问出他最后的困惑,“可是,吉庆街生意好,难道其余的商铺不会受影响吗?”

    终于问到重点了!难道最近有人在白县令耳边说了什么?林屿脑子飞速转动,开始思考要怎么回答问题,思考良久,他终于想到该怎么回答:“您先听我说一个故事吧。”

    他在想怎么说这个故事,也是他无意中听来的,但是很有意义。

    “从前有一个镇子上,家家户户都靠着借钱度日。这天来了一个游客,进了客栈想要住店,留下了一两银子押金,说等一会儿来选房间。客栈老板拿着一两银子,立刻先去还给了猪肉铺摊主,弥补他欠下的银子。猪肉铺摊主拿着钱,又还给了养猪户。养猪户拿着钱,还给了隔壁的邻居,邻居想起自己欠的房费,于是又还钱给客栈老板。客栈老板刚把银子收好,那个最初的游客又出现了,说觉得镇子上不好玩,不住店了,客栈老板只能吧银子又退回去。银子绕了这么一圈,最后谁有损失吗?”

    白县令被这个故事绕晕了,他慢慢捋顺前因后果,人物关系,最后赫然发现,谁也没有损失,还减少了债务。

    “就是这么神奇。”林屿眨眼,“看似吉庆街的生意兴隆,别的店铺都没了生意,但是,吉庆街给更多人提供了工作岗位,我计算过,一共有五十多个新员工,他们手里赚到了钱,自然舍得大方,再花到别的地方去,再让别人赚到钱,一来一回,一进一出,这笔账还是赢的。”

    “听着倒是很有几分深意,还有趣。”白县令吐出一口气来,“既然这样,我有一事要交托给你。”

    林屿做出洗耳恭听的姿态。

    “长兴县呢,是个穷县。没有什么丰富的特产,只靠着天时吃饭,虽然我极力把码头争取了过来,但也只惠及到了县城的居民,剩下的十几个村子,还是那些个老样子。”

    “有什么办法,能够让他们也富裕起来吗?”

    白县令露出神秘的笑意来,他的这个要求显然很过分,毕竟十几个村子,集聚起再多的财富,只要一分还剩点什么?

    全国的人一人拿出一块钱,可以凑齐13亿,但如果13亿往下面一分,每个人只能拿到一块钱。

    真的很难。

    林屿皱起眉头,认认真真的思考着,经济是一个整体,扶起一个还剩别的,该怎么样才能一口气把十几个村子都扶起来?

    他要想一想,再想一想。

    林屿满脑子都是扶贫攻坚,发展地方特产产业等等术语,谨慎的回答着:“这事,还请大人让我走遍长兴下辖的所有村子,再做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