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御龙》 30-40(第9/15页)
手轻脚打开来,却只是一封信。
高帜有些好奇地盯着曹柏羽手上的那封信,看他毕恭毕敬地朝自己一鞠躬,呈了上来。
“督公,这是下官亲笔写给督公的信。因事关重大,下官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自己跑一趟,亲眼见到督公收下,才能放心。”
高帜挑眉,掩去面上高涨的惊讶之色,他伸手接过那封信,却不着急打开。
高帜弯腰将曹柏羽扶起来,请他重新坐好。
“本官记得……曹总兵已经三十有五了,对吧?”高帜把信放在手边,笑眯眯地问曹柏羽。
曹柏羽惊讶,面露感激:“督公好记性!下官今年五月就该满三十六了。”
高帜颔首:“那么曹总兵不顾家眷子女都在临洮,也不顾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都要赶来京城与本官送这封信,曹总兵的一片忠心,可昭日月啊!”
一番话毕,曹柏羽脸上的感激之色愈盛,朝高帜又是一拜,再表忠心。
高帜唤来侍卫,让人给曹柏羽送些茶水点心来,他让曹柏羽先好好歇一会,容他看完手上的这封信,回头再与曹总兵商榷。
曹柏羽跪谢,眼含热泪地坐到一旁茶几旁去歇着喝茶,高帜则拨了拨身旁的烛台,让烛光更亮一些,再展开手边的这封信,仔细阅读起来。
不过只看了个开头,高帜眼底的震动便已然遮不住了。
信中说了两个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赵麾没有死,而是被人给救了下来。
光看到这里,高帜就已经坐不住了,他叫曹柏羽坐自己身边来,一脸困惑地望着他:“本官亲眼看见赵麾被一杆长矛刺穿了心,怎么可能活,莫非他乃猫精化身,一人就有九条命?”
曹柏羽摇头,说赵麾怎么可能是妖,当然是人,肉身凡胎。只为何他被穿心都还没有死,或许因为他天生脏器的位置与常人有些不同。所以在赵麾小时候,赵炳忠就曾经非常兴奋地对他手下的将士们炫耀过,说他的五儿子骨骼清奇,是块练武的好苗子。
“赵麾刚从鞑靼回龙城的时候,赵炳忠曾经教过赵麾几天他们赵家的祖传刀法。不过几天时间,赵麾便已能上手,两个月的时候基本能与他的大哥打个平手。可是督公您知道吗?赵家刀并不是单纯只讲势的刀法,他们更看重的是内功修炼。”曹柏羽掰着手指与高帜细细道来:
“赵家的头四个孩子都是从小就开始苦练内功,力图使五脏六腑这种不可人为控制的筋与肉,逐渐变为可控制。换种说法便是,通过内力的作用,使人身体内的每一块脏器都能够为武者所用。这样一来,行武之人可以使的能更大,能够聚的势也更广,从而做到人刀合一,出神入化的效果,这也是赵家刀能获得江湖上‘鬼刀’称号的最重要原因。
可赵麾就从来都没有做过这一步,他并没有进行过赵家其他孩子都进行过的内功练习。赵麾五岁被掳,十五归家,直接就开始练刀法,却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别人练了十几二十年的效果。除了拿所有习武之人最向往的奇筋异脉来解释,再别无其他任何理由可以解释得通了吧!怪不得赵麾三岁就开始提刀,赵炳忠一直都是在把赵麾当作赵家刀最大的骄傲来看待的。”
高帜侧耳听着,目中微闪,又抬起手来指着信中一部分询问曹柏羽:
“那么你在这里说,赵麾与田义会有染,不排除为田义会所救。田义会与赵麾之间有染,这可不是小事,你能否拿得出实证?”
曹柏羽正色,凑近高帜身边问他,是否知道田义会的创始人百里刀其实是个鞑靼人。
高帜点头,答知道。
曹柏羽再问,那么督公可曾知道,赵麾归家后,赵炳忠曾经严厉追查过拐走赵麾长达十年的贼人究竟何方神圣。
高帜再点头,答也知道,赵炳忠给陛下的奏折里不是写了吗?是普通的鞑靼平民。
曹柏羽摆摆手指,笑得神鬼莫测:“非也非也,赵炳忠撒谎了。”
他压低了嗓子,吐出一句让高帜都难以想象的话:“拐走赵麾的第一手主人不清楚,但是把赵麾养大,并把他送回龙城的人,据下官自军中听来的小道消息……正是百里刀!”!
高帜瞪着曹柏羽没有说话,连呼吸都不受控制地憋住了好长一段时间。
终于,高帜“噗嗤”一声笑了。
“所以他赵炳忠死得并不冤枉哦?”高帜摊开双手,“儿子被反贼养大,赵炳忠明知却依然隐瞒不报,并试图瞒天过海……”
曹柏羽笑,不置可否,他朝高帜微微欠一欠身:“督公,有句话下官还是要提前声明一下。”
高帜点头:“你说。”
曹柏羽拱手:“督公,下官只是赵公帐下一名小参将,虽然平时与赵公走得较近,但赵公自己从来都没有对我们提起过百里刀与赵麾的事。只是他们赵家人多事也多,西路军里长舌妇般的男人也不少,不论从哪里听见半句话就开传的人数不胜数。所以下官刚才也说了,下官知道的,也只是自军中听来的小道消息,小道消息,没有证据。”
高帜听了,仰头哈哈大笑。
高帜十五岁进宫,二十二岁执掌东厂,在他行走禁庭七年,执掌东厂的五年里,天底下的奇闻怪事,不说全都知道,但也已经搜罗了个七七八八了。
高帜的心理承受度很大,别人想得到,想不到的事情,高帜都可以给它们找到最合理的解释点。可如今发生在赵家的事,依然让高帜感叹一声:自己又开眼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像赵炳忠这样一身正气,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可以做到凌然于天下的人物,也会因为对像是自己的儿子,就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不过也多亏了赵炳忠有这样的软肋,朱校桓才终于找到机会了了自己的夙愿。
阴差阳错的,他高帜居然办了一件非常“正义”的事?
这样看来,高帜赴龙城灭赵家,也并非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十恶不赦嘛!高帜暗戳戳地想。朱弦对他高帜总是有最深的误解,其实就今天这局面而言,最不划算的就数他高帜了,朱校堂一边组织了那一场杀戮行动,又一边以老好人自居,而挨骂的却都是他。
不过高帜并不会因为这一点就为自己“正义”的剿灭行动感到“自豪”,高帜从不相信“偶然”,他深深为隐蔽幕后,策划了这起“拐卖赵麾”行动的组织者佩服到五体投地。
一招声东击西,这位鞑靼神算子就把赫赫有名的关西铁将军赵炳忠,给推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不仅如此,他还成功地为朱校桓提供了一次藏良弓的机会,朱校桓也的确接招了,砍掉了伫立关西百年不倒的这棵大树。
而所有的这一切,最终受到最多益处的,便是他们鞑靼人。
鞑靼王一定乐得都合不拢嘴了,高帜在心底默默地想,不过十年前的一次声东击西,直接在十年后达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高!实在是高!
高帜长叹一口气,问曹柏羽是否还能记得赵麾的样貌。
曹柏羽点点头,又摇头。
高帜问曹柏羽为何点头又摇头?
曹柏羽答:“赵五郎小的时候倒是经常见,前年回龙城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