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蜜婚日常: 农家蜜婚日常 第59节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农家蜜婚日常》 农家蜜婚日常 第59节(第2/3页)

原本就不是个周全细致的人。听着周边一阵阵的夸奖,她笑得眉目生花般的好看,再怎么掩饰,眼角眼梢还是露了点得意。

    众人好话跟不要钱似的,夸了一句又一句,热热闹闹的说了好一会,苏婆婆觉得差不多,开始接着往下唱,唱下一对要出来添盆的人。

    十里八村的风俗跟别的地方略有不同,洗三时,长辈们给孩子的添盆,接生婆只能拿钱的半数。也就是说,添的银饰得完全归孩子,剩下的钱呢,算算总数,送一半给接生婆。

    要说以前呐,阮家三房的初秀是完全没法跟阮家大房的如秀比,简单点来说,一个是天一个是地。

    偏偏世事难料啊,阮初秀嫁了个好丈夫,日子过得别提有多幸福,村里人哪个不感叹,阮家三房的大闺女的命真好,正应了老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又暗暗的看着,阮家大房的小闺女会嫁个什么样的人家。

    阮初秀命是好,没想到,阮如秀的命也是真好啊,竟然嫁进了陈家,陈秀才还中了举人,如今已然是举人老爷的娘子。要说姐妹俩哪个更有福,细细数着,还是初秀命更好点,她生了孩子啊,虽然是个女娃。阮如秀就差了点,成亲一年多连个动静都没呢,往后会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别说村里头把目光搁在这姐妹俩身上,时不时的对比两下,就是附近的几个村里,闲来无事坐着说八卦时,也会把这姐妹俩拎出来说说。主要是,她俩嫁的男人,罕见的优秀呢!

    这种嚼舌根子,实则并非带着恶意,就是人骨子里的习性在作祟,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这事儿。

    眼下阮如秀夫妻俩添了这么重的盆,恰好下一个就是阮初秀夫妻俩,这时候呀,众人又免不了开始嘀咕着,含笑望向阮初秀夫妻俩,带着调侃揶揄等看戏的心情。

    “同样是姑姑,初秀夫妻俩准备添点什么?”人群里,好事的笑嘻嘻的嚷了句。

    完全是把众人的心声给嚷了出来,大伙看热闹不嫌事大,旋即就讨论了起来,嘻嘻哈哈的。

    阮初秀才不把这点子起哄放在眼里呢,她笑着回道。“我们地里刨食的庄稼汉,哪里能跟举人老爷比,跟着规矩走准没错儿。”说完,就往盆里添了一串钱,是特特串好的一百二十文,还放了对银镯子。

    “我记得,悠悠洗三时,业兴俩口子添得也差不多,是六十文钱加一对银镯子,你这姑姑厚道啊。”有老妇乐呵呵的夸了句。

    这话还真没说错,这添盆啊,还真不能乱来。得看看对方是什么人家,你要是添重了,人家回礼时就太吃力,落不着好是轻,要是心眼小点的人家,还会抱怨两句呢。

    过日子嘛,手里头有钱,用起来时就下意识的会宽松些,家里缺什么就置办什么,不那么抠抠搜搜。等着钱完啦,到了要还礼的时候,还不了那么重的礼,就不是简单的闹笑话,会被瞧不起的。

    阮如秀很明显的感觉到,大伙儿夸初秀夫妻子,要更显真心真意些。夸她和子善俩个,话是说的漂亮好听,就是太漂亮好听的点,听着有点儿虚假。她心里不得劲,同时又很讷闷。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每次她想出风头,总会被阮初秀盖住?究竟错在了哪里?她比不上阮初秀麽?怎么可能!从小到大,阮初秀哪样比得过她?可问题出在哪里呢?怎么总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阮如秀想不明白,这也不能怪她,她打小就跟母亲不太亲近,这些个人情世故阮刘氏也没细细的跟她说过,嫁进陈家后,陈寡妇和她,婆媳俩不是东风压西风,就是西风压东风,怎么可能会教她这些,她做事都是按着自己的想法来,难免就有点缺失。

    办完洗三,众人散尽,阮初秀让丈夫抱着悠悠,她则去帮着扫地,待将老屋清扫干净,俩口子才回曲家,阮家三房的也是一道往家去。

    路上,阮永氏就说起话来。“如秀这添盆添的有点重呢,业兴俩口子有压力啊。”

    “能有什么压力,把钱留着就行。”阮文丰说了句,对着小儿子说。“认真读书,还是读书有出息啊。”

    自陈子善中了举人后,家里就大大改善。

    “爹放心,我会努力读书,争取考个举人回来!”阮业守还不太知道举人到底意味着什么,有多艰难。

    阮文丰心知小儿子八成是考不上,但听着这话,他还是很高兴,高兴的直接将小儿子抱了起来。“行,你努力读书,花多少钱我都愿意。”

    胡大夫下午没去老屋凑热闹,他年岁大爱清净,见着曲家三口回来,有点儿激动的走出了东厢,把睡着的小悠悠抱进了怀里。“下午没见着她,总有些不习惯,心里头空落落。”

    胡大夫向来是下午带着孙女玩,时日久了些,就成了种习惯,冷不丁的整个下午没见着孙女,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干什么都有点提不起劲。

    这会时辰尚早,还不着急整治晚饭,曲阳俩口子索性就去了东厢,跟胡大夫说起洗三的热闹来。小悠悠在摇篮里睡着,三人说话就轻声细语,像是在咬着耳朵说话般,倒是有股别样的宁静温馨。

    七月里,昼长夜短,阮文善夫妻俩还有阮老头夫妻俩,一个劲的挽留着陈子善夫妻俩留下来吃完晚饭再走,早点儿张罗着,到家时天光还亮呢。

    阮如秀正好有事想问问母亲,便同意留了下来,陈子善见媳妇想留,没有意见,点头笑笑应了这事。

    男人都坐在堂屋里说话,阮如秀正好拉着母亲进侧屋。

    “娘。添盆时,我是不是做错了?”阮如秀不傻,没有明着问出来,换了个说词。

    阮刘氏见闺女满脸疑惑,就有点心疼她,同时也暗暗责怪自己。“是我的错,我没教你这些。你做得也不算错,却也不能说对。”

    “为什么?”

    “这事啊,说起来有点复杂。”阮刘氏想了想,理了个头绪。“你添盆添的重,是好事,可以看出你待文善夫妻俩很是看重。可是,添盆这事吧,不能往这上面想,你得想实际点。”

    阮如秀微微蹙眉。“什么意思?”

    “你看啊,如果子善没有考中举人,他还是个秀才,家里呢日子过得紧巴,还得靠着做绣活挣钱。”

    阮如秀就听不得这话,听着顿时脸色有点不太好。

    阮刘氏见状,也不着急往下说,安抚着道。“我就是说说,你别放心上,我这么告诉你,你才能懂这里头的事。”

    “然后呢?”阮如秀话问的得有点生硬。

    “今天是你的孩子洗三,你大哥大嫂送了这么重的添盆,你心里肯定会高兴。可是,你要想想后面的事呢,待你大嫂生娃时,你得回这个礼。懂了吧?”阮刘氏问着,见闺女还是有点懵,又解释了句。“家底儿薄,待你大嫂的娃添三时,你要准备这么重的添盆,钱从哪里来?”

    这话问得明白,阮如秀细细想着就想通了其中关键,脸色忽得泛白。

    阮刘氏看在眼里,叹了句。“也怪我,忘记把这事教给你。”

    “娘。还有什么事你跟我一道说说罢。”半响,阮如秀从思绪里回神,对着母亲说了句。

    “嗳,趁着这会有时间,我跟你好好的唠唠。”阮刘氏见闺女听得进她说的话,她巴不得这样呢,赶紧拉着人坐到了床边,絮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