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主母日常》 110-120(第7/16页)
听泉也留下来帮康姨娘找吧。”听泉在下人中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有她留下来帮忙,也能很快找到。赵芙莹虽说有些头蒙,但依旧能把事情办的漂亮。
“多谢夫人,多谢夫人!”康姨娘感激的连连道谢,擦干的眼眶又涌出了泪水。
董玉婷和赵芙莹离开了这里,路上,董玉婷不禁感慨道:“还从来没见过康姨娘这个样子,看来那条长命锁对她真的很重要。”
赵芙莹挽着董玉婷的手,边回忆边说:“那条长命锁是七弟从小戴的,上头刻的蝙蝠是倒的,寓意福到,她们才回丹州的时候,七弟高兴的很,在院子里跑着玩,太高兴了,不小心摔在了地上,就是那时候把长命锁摔了一角。康姨娘还笑着说要去银匠铺再重新镀上一层,谁知道没过几天,七弟就生了一场急病”
从她的口中,董玉婷似乎看见了刚被送回丹州的康姨娘母子,有自己的孩子在身边,康姨娘大概并不因回到丹州而难过,相反,还很高兴。但谁也没想到七老爷会得了急病,早早的离开了她,让康姨娘变成了现在这副样子。
董玉婷虽不能完全感同身受,却能理解康姨娘丢掉长命锁的难过焦虑,“希望康姨娘能找到吧。”
送了赵芙莹回屋,董玉婷看着她躺下,问道:“真的不用请大夫?”
赵芙莹道:“不用,就是没休息好,我睡一觉便没事了。”
董玉婷见她坚持,就没再继续劝,放轻脚步离开了屋子。
担心她会生病,在门口叫来溪水,叮嘱了她几句,“多看着点你家夫人,等她醒来,让她喝碗酸枣仁桂圆茶,要是醒来还不舒服,就赶紧请大夫去,知道了吗?”
溪水道:“奴婢记下了。”
第115章 冲动 “京城会派兵去,我们就……
“京城会派兵去, 我们就不需要再做其他事了吗?”林老太爷用力的一拍的桌子,疼的他咬紧了牙,又赶紧掩饰下去, 瞪着坐在他对面的王老太爷。
“你这是不信朝廷?有本事就把你的话告诉圣上去, 看圣上治不治你的罪!”王老太爷气势不输他,亦是大声回道。
坐在上头丹州府尹听着下方的不停的争执,无奈的摸了摸额头。
他虽是丹州府尹,但在座的这几位, 背后都能跟朝廷官员扯上关系去。他们的靠山, 可比自己厉害多了, 是以, 他也要给这几位几分面子。
“咳咳。”李修鸿咳嗽了两声,辈分最高的那几位没来, 他就是在座中辈分最高的一位,争执不休的林老太爷和王老太爷不约而同的闭上了嘴, 不过二人还是一副不服输的架势, 像是李修鸿不阻拦,他们就能再大吵个三天三夜。
李修鸿缓缓道:“林老太爷说的有道理。”
话音刚落,林老太爷便向王老太爷得意的挑了挑眉, 看着他脸上的难看表情,嘴角越发张扬。
李修鸿继续说:“朝廷派兵,也是要去边州,无暇顾及我们这里, 我们做事,是为了保全自己,与信不信任朝廷无关。”
王老太爷低垂着眼睛,不去看李老太爷小人得志的样子, 一副受教的样子连连点头。
“再者,自古以来发生战乱,山匪歹徒便会下山趁机作乱,烧杀抢夺,我们也要防着他们。”李修鸿说完,就去看一直没有说话的府尹。
他赞许的点了点头,“各位放心,本官已经加派了人手来每日巡逻,一旦发现有行踪可疑之人,就会马上抓起来。”
刘老太爷道:“依我看,光靠官差怎么够,陈府尹,我这里能调二十个人过去帮忙,人多了,咱们才更安全,你们说是不是。”
其他人纷纷响应,“我这儿有三十人。”
“我能派二十个护卫过去帮忙。”
陈府尹沉默着喝着茶,龙井加上了石花,当地的吃法,有些不伦不类,陈府尹在这儿这么多年,不习惯便也习惯了。他听着这些人较真似的喊话,没有特别的反应。高兴和犹豫在他脸上都看不到。
李修鸿若有所思的看着他,淡淡道:“这些人过去了,自然听陈府尹的话,谁要是不服管教,陈府尹就做主处置,不必过问我们。”
陈府尹做了决定,“那好吧,便让这些护卫也参与到每日巡逻当中,多一个人,就多一分保证,等战乱结束,就让他们回去。”
陈府尹被丹州世家压着,但能相安无事,是因为他们井水不犯河水,可这次世家提出这个意见,却有些插手官权的意思,陈府尹怎么能同意?
李修鸿瞧出陈府尹的心思,就开口说了护卫过去,由他做主,去哪里巡逻,做什么事,世家不再去管。
陈府尹得了保证,便答应了下来。
其他人再有意见,也不敢反驳李修鸿说的话-
虽说外面发生了战乱,但一时半会的,这把火也烧不到丹州来,说不定没个几天,就被朝廷派去的将士给扑灭。
丹州的百姓依旧要像往日一样生活。
老太太生了病的事情,被丹州其他家族的夫人得知,没登门拜访,看望老太太的,也备了一份薄礼送来。
不过这些都没让老太太提起兴趣,一颗心都牵挂着在边州的儿子。
老太太连喝了几天的药,各种药膳灌入肚中,气色总算好上了一点,下床的第一件事,便是要去寺庙求神拜佛,烧一柱平安香。赵芙莹当然不会拒绝,马上安排此事,她和董玉婷一块儿陪着老太太去拜佛。
虽说在丹州,信奉山神的百姓更多一点,但并不代表没有佛寺。百姓在山神面前,更多的是祈求今年收成顺利,来年风调雨顺,在神佛面前,则是祈求平安更多一点。
佛寺小是小了一点,老太太也顾不上嫌弃了,豪迈的添了一百两香油钱,又请师傅点了盏长明灯。
这灯由僧人看着,火燃即是人在,火熄即是人亡。
不管何时,长明灯都有人看着。火快要熄灭的时候,就那镊子掐长了灯芯,蜡烛快燃尽的时候,就夹了最后一点燃烧着的灯芯点燃另一根蜡烛,总之,这火点燃了,就别想再熄灭。
僧人这样跟她们说的,董玉婷却想着,就算熄灭了,她们也不知道。不过看老太太的样子,急需一个寄托,便跟着说道:“大师,今后我每天派人过来问问长明灯的情况,好让我母亲安心。”
这间小寺庙许久未曾迎接这样财大气粗的香客,迭声道好,“不必您派人过来,我让寺庙中的僧人前去。”
老太太在寺庙烧香拜佛,又提出要去丹明山拜山神,看那架势,她是要把丹州所有神佛给拜一遍。董玉婷和赵芙莹齐齐上阵,劝她回府。这好不容易身体才好了一点,别又给病倒了。
元香、冬枝、春月等人也在一旁劝她,像一群麻雀似的,团团围住老太太,叽叽喳喳的叫。
老太太最后也不是被她们劝回去的,而是被她们吵的头疼,才上了马车打道回府。
蔺家和李家关系一向要好,到了这辈,后宅的走动反而少了一些。但老太太生病,蔺家得派人过来,蔺夫人没来,蔺晴萱倒是来的很勤快。来了落英院,看望完老太太后也不离开,和认识的姐姐们一起玩儿。她在蔺家没有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