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日常: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主母日常》 90-100(第7/13页)

,老家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送来的银子,一年比一年多。

    秋荷和春月一左一右,一个给她添茶,一个给她捶背。董玉婷放下簿本,一下子看了许久,眼睛都酸疼了,春月安静了一会儿,这会忍不住了,说道:“算算日子,老宅送来的银子也该到了,都快要换上春衣了,不会路上出了什么事吧?”

    秋荷瞪她一眼,“别瞎说。”

    春月委屈巴巴,“我没瞎说,最近可不太平,老爷忙不说,有好多百姓,见到官兵出城,上次这样,还是城里米价升高,我觉得是一定又出了什么事。”

    秋荷道:“老爷忙不是应该的吗,这才过完了年,有好多事要处理,你看夫人这几天也是忙的焦头烂额,京城里有官兵,那不是应该的,没有才奇怪。”秋荷三言两语把春月的话给解释了。

    董玉婷阖着眼睛听她们俩对话,各说各有理,不觉笑了起来,“你们去问问老爷不就知道了。”

    春月和秋荷登时就闭上嘴,饶是稳重如秋荷,也怕见到李凌川。这时,夏晴走进屋内,说是田霖过来。李凌川的小厮,她接触的也并不是很多,想必是李凌川的命令。董玉婷让他进来,田霖行了礼,头低垂着说:“夫人,老爷马上要去边州,让您帮他收拾行李。”

    这话一出,几人皆是一愣。边州和芜州一样,都是远离京城的边界地区,且边州还要更远一些,怎么要去那儿了?董玉婷目光闪动,便问了出来,田霖头低低的,“小的也不知道。”

    董玉婷心里疑惑,但还是先让田霖离去,然后去给李凌川收拾行李去。

    有秋荷等人帮忙,董玉婷做的事情也不是很多,在一旁过目即可,虽说即将入春,但秋荷还是添了几件厚衣裳,听说边州那地常年寒冷,不知道要待多久,秋荷把厚衣服叠成一摞,放到箱笼下方,再把几件常用的放在上头,路上天气会越来越热,等到了边州,再把箱笼下面的厚衣服拿出来。

    董玉婷又让冬枝去车马司,给李凌川备上一辆马车,去库房拿了银子让他路上花,再让春月去将这件事告诉老太太去,顺便打听一下什么情况。不过这事显然是个突发事件,老太太也不知晓原因,不过好在没过多久,李凌川就回来了。

    进来的匆匆忙忙,田霖提上行李就要走的意思,董玉婷跟上他匆忙的脚步,“怎么回事?怎么突然要去边州?”

    李凌川边走边说,声音倒是不喘,不过神情上有点忧虑,“边州城墙坍塌,鞑靼借此机会闯入边州,圣上派我和陈将军等人前往边州,一则击退鞑靼,二则重修城墙。”

    “城墙怎么会坍塌?这才刚入春,怎么就敢开战?”知道李凌川着急,董玉婷也飞快的一并问道,这是她短时间内能想起的所有问题了。

    李凌川道:“这事我也不清楚,但我猜估计是年久失修,重雪,雪融多方面的原因。根据探子的禀报,去年冬天新可汗整合了边疆部族,这次边州城墙坍塌,对于新可汗来说是一个立威的机会。”说完,到了大门口,李凌川没上车马司备的马车,坐上了宫里来的马车离开。

    想了想,董玉婷去兰竹院把这件事告诉老太太去。正巧曾惠妍也在,老太太听完心事重重,曾惠妍则说道:“要是打仗,那大选是不是就要推迟了?”

    董玉婷一时间没想到这茬,但也觉得有几分道理,总不能外面打着仗,里面却还在选妃。圣上这么在乎面子的人,想必做不出来这种事。她一喜,说不定李念瑶这事就这么算了。

    众人还没消化完这件事,老宅的人来了,进来就是跪到地上,哭喊道:“老太太,老祖宗要不行了。”李家的老祖宗,也是一个传奇人物,倒不是她是有多厉害,而是活的够久。这个岁数离世,已经超越很多人了,老太太常年住在京城,和老祖宗的接触不多,但碍于孝道,心里也是一颤,蹙眉问道:“怎么回事?去年送过来的信上还说老太太身体健朗,怎么”

    仆妇道:“老祖宗年前摔了一跤”

    老太太拧起眉头,厉声说:“你们怎么看顾老祖宗的!”老祖宗那个年纪,摔一跤,就是要半条老命。

    仆妇道:“老太爷已经发卖了看顾老祖宗的下人。”

    老太太听完也并没有消多少气,一连两个重大的消息,惊得人口舌麻木,说不出话来,按理,李凌川该回去看看的,可他才被圣上派去了边州,几乎是前后脚的功夫,不过若是他知道了,也不能违抗皇命。董玉婷担忧的想,才过完年,就发生这么不好的事,这一整年不会流年不利吧?要不要找个寺庙拜拜

    第96章 丹州 没过几天,二夫人亲自送……

    没过几天, 二夫人亲自送她们,表情是难过的,眼睛是愉悦的, 这次回丹州老家, 有老太太、董玉婷、二老爷,以及除了李念瑶的孙子孙女,何静琳怀有身孕,老太太不许她去, 又让曾惠妍和三老爷留下来, 管着家里, 李凌川不在, 二老爷就要顶上去,所以这次他是必须回去的。知晓曾惠妍行事作风, 老太太让王妈妈留了下来,一来是监视曾惠妍, 二来也是怕何静琳出什么意外。

    秋荷没有跟着去, 也留了下来,曾惠妍、秋荷、王妈妈留守李府,三足鼎立的架势, 不过私下里,董玉婷对秋荷说了,要是两人对上,就让她别参与, 如果实在迫不得已,就帮王妈妈去。再者,也是让她照顾李念瑶,因着外面有要打仗的风声, 众人默契的没有再提大选的事情,但谁也不知道圣上会整什么幺蛾子,这次李念瑶便没有回去。

    不过还好有柳婉清留下来陪着她。

    临行前,含烟挺着大肚子来送她们,既是体现她的懂事,也是让她们别忘了还有她这么个人。老太太顺势敲打曾惠妍:“等你们孩子生下来,再带他们回丹州,那地方山清水秀,是个好地方,小孩子都会喜欢的。”

    曾惠妍没听出来真正含义,“丹州我也去过,是个好去处,丹州的老宅比咱们李府都大呢。到了丹州,你作为哥哥,要管着弟弟妹妹们,知道了吗?”

    李博辉点点头,和二老爷站在一处,虽然还没立冠,却比二老爷英姿挺拔的多,正是长身体的年纪,一天一个样子。

    董玉婷和女儿也说了些话,然后一行人从李府出发,驶离了京城。

    要到丹州,需乘马车,再走水路。一路上,二老爷从来不管几个孩子,这些事便全部落到了董玉婷身上,他每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到哪了,还有多久。自从上路,老太太精神不佳,不照顾她便好了,还能指望她照顾孩子。这次去的人中,还有王姨娘和柳姨娘,有她们俩,好歹也能帮忙,她们管不了孩子,就让她们去照顾老太太。

    等坐上船,老太太更不舒服,每天就是蔫蔫的躺在床上。二老爷总算知道做点什么了,也每天开始去照顾老太太,但老太太还是不舒服,什么都吃不下。这边有要照顾的,那边几个孩子也不能掉以轻心,船上不是陆地,掉下去那可就严重了,董玉婷特意吩咐了,他们身边少不了人。

    女儿家们还好,几个小的最不听话,不得已,董玉婷只能让李博辉以及李博翰管好弟弟们,别说,她的话,还不如这两个小子的话管用。

    在水上行了七八天,终于抵达了丹州码头,老宅的人估算着时间,早已等候多时了,她们一下船,便簇拥过来,又是行礼,又是帮忙拿行李的。

    “老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