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日常: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主母日常》 70-80(第4/13页)

喜欢西域的这些精巧玩意儿。

    民间早有传闻,范家富可敌国

    “李夫人,李夫人,不进去吗?”

    董玉婷回过神来,微微笑道:“想起这些天京城发生的事情,一时失神。”

    薛伊叹了口气:“是啊,漕帮的人真是可恨,我舅舅手中的商队也被他们给劫持了,这几天他都焦头烂额。”

    进了屋中,众夫人端坐着,依然是上次的人,不过这次武烈王妃来了。

    通过圣上的旨意揣摩其心意,显然三个皇子依然是圣上的心头好,要不然为何这么多成年皇子,上面还有平宁王,却派他们三个去做事。

    不过能留在京城做事的平宁王,似乎更有优势,在圣上眼皮子底下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圣上能感受更深。

    永泰公主依然坐上首,她也习惯了被人拥簇,环视四周,气势威严。

    “原来你也会来啊。”

    武烈王妃扯起嘴角,扬起一抹笑容,“公主说笑了,如今城中大乱,我又岂会置之不理,自然要帮一帮百姓和流民,再说了,我也只是上次没来,公主不必记得这么清楚吧。”

    两人皆是要强的性格,在以前就常常发生口角,只是最终的结果,都是武烈王妃被圣上和武烈王两人训斥,次数多了,武烈王妃就学乖了,在永泰公主面前能忍则忍。

    永泰公主轻轻哼了一声,不再理会她。

    众人见没热闹看,又垂下眼眸。

    贤康王妃说道:“各位,想必城中的情况大家已经知晓了,百姓吃不起饭,流民居无定所,再加上这天一天比一天冷,若不帮忙,想必那些城外的流民都度不过这个秋冬。可是眼下城中粮食不多,即便有银子也无可奈何,迫不得已,我才求助大家,大家能来帮忙,我感激不尽,我替百姓和流民谢谢各位。”

    贤康王妃微微屈膝,众人忙道:“王妃不必这样。”

    厉夫人细眉微挑,含着几分笑意道:“王妃和王爷真是感情甚笃,圣上才派了贤康王安置流民,王妃就这么积极的出谋划策,真是羡煞旁人啊。”

    武烈王妃跟着道:“等回头贤康王禀报圣上的时候,可要记得提一嘴我们的功劳啊。”

    贤康王妃笑道:“瞧你们说的,难道王爷是那种会昧了你们功劳的人吗?放心吧,就算他忘了,还有我呢,保证会把你们的功劳写上,武烈王妃捐米两百斗,厉夫人捐米三百斗。”

    董玉婷暗中哇了一下,还有比她低的。

    “也是不巧,在你说这事之前,我就捐了一些米粮布匹给了白杏寺。”武烈王妃磨了磨牙。

    白杏寺是位于京城的一座寺庙,去的多是平民百姓。

    “那还真是不巧。”贤康王妃悠然道。她就像只顶级的猎食者,轻松的应付着武烈王妃,时不时的打了个哈欠,就吓得对方亮出爪子。

    “李尚书怎么样了?”贤康王妃忽然转头,笑着问道。

    这个话题转的生硬,却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听闻李夫人拿了钱给自己弟弟还了赌债,李尚书大怒,与李夫人大吵一架,据小道消息称,两人还动了手,接着李尚书就称病在家,将工部事务交给了工部侍郎。

    众夫人一脸吃瓜的表情,就连永泰公主也好奇的看向她。

    董玉婷心里骂了一声李凌川,僵硬的回答:“不严重,在家休养几天便好了。”

    “哦——”贤康王妃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其实不止是她,其余人脸上的表情也一模一样,“城中需要工部的事情还多,李尚书还是要快些好起来才是。”

    武烈王妃道:“我府中有上好的鲛痕膏,李夫人若是需要,尽快来找我取。”

    董玉婷正要推辞,一夫人道:“王妃,鲛痕膏是涂抹伤疤的,对治疗风寒可不管用。”

    “是吗?我忘了。”武烈王妃的语气里听不出一丝歉意。她听说李尚书鼻子被李夫人给抓伤了,留了一道明显的疤痕。

    这个武烈王妃怎么那么讨厌!董玉婷摸了摸鼻子,不说话,落在众人眼中,便成了她默认了这件事。

    众人又嘻嘻哈哈,明里暗里的调侃了她与李凌川一番,这场聚会才结束。

    “李夫人。”

    董玉婷正要上马车,薛伊带着丫鬟过来了。

    薛伊对丫鬟道:“你在这儿等我。”然后孤身来到董玉婷身边。

    董玉婷便瞧了秋荷和春月一眼,她们也站到了五步之外。

    薛伊背过她们,从袖中拿出一叠银票递给董玉婷,“李夫人,不要因为钱的事和李老爷吵架。”

    董玉婷不禁笑起来。

    薛伊又说:“这些钱就当我借夫人的,夫人什么时候有了钱再还我便是。”

    “不是因为钱的事,是他觉得我擅自主张。”

    “啊?”薛伊愣住,于她来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但超出钱以外的事情,她就不会解决了。

    董玉婷道:“你对谁都那么好吗?”

    薛伊摇头,认真的说:“我只对对我好的人好。”

    董玉婷想了一会儿,才明白她说的是慈航宴上,她的那句“别紧张”。

    董玉婷温和笑道:“不过这钱我确实需要,就当我借你了,我下个月还你。”

    薛伊忙说:“不着急,夫人什么有了钱再还我。”-

    胡正带男人进入库房,满屋用葛布做成的袋子堆积的如小山一样高,他和男人进去都没落脚的地方。

    胡正道:“你自己看吧,都是精米。”

    男人小心落脚,抓起一把,嗅了嗅,又搓了搓,带着南方口音的话道:“这些,有多少。”

    胡正道:“两千斗。”

    男人摇头,“还需要更多。”

    胡正苦笑道:“大哥,你也不看看外面什么情况,我们哪来的这么多米,光是凑齐两千斗就已经很难了。”

    “三百文一斗。”男人看着胡正,眼睛如黑夜一般。

    胡正骤然听到这个数字,陷入犹豫中去,“你等等,我回去与我们家大人商量一下。”

    男人点头,“我们可以付一半定金。”

    京城店铺的米价涨到一百二十文停止,是因为没有米可卖,可他们不知道,在京城里有间屋子里,放着足以让百人吃的口粮。

    第74章 鱼儿已经上钩 派去清剿漕河水……

    派去清剿漕河水匪的武烈王与赈灾江淮的永明王尚无消息传回, 身在京城的贤康王的一举一动则被圣上以及京城百姓看在眼中。

    施粥、编户、治病、安抚贤康王样样都做的极好,现在在京中,想找个不夸赞贤康王的都难。

    不仅如此, 贤康王妃也是一位大大善人, 办的慈渡堂让流民暂居,为他们发食物不说,还发衣服,让他们一点看不出来是流民的样子。

    只是流民太多, 慈渡堂渐渐住不下这么多人。

    贤康王让流民暂时与京城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