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日常: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主母日常》 70-80(第12/13页)

,董玉婷起身去书房寻李凌川。他的书房有两个,一个在吟风院,西梢间,一个在崇礼院,西厢房的一间屋子,平常白天,府中下人管事都要来吟风院给董玉婷汇报,李凌川嫌吵,都是去外书房,顺便也能指导一下李博翰的功课。

    书房也来过,但这一次是来书房找李凌川的,董玉婷多少有些不自然,进去后,李凌川正在看书,秋荷熟练的去给他们上茶,让在书房侍候的丫鬟无事可做。

    “你们都下去吧。”董玉婷说道。

    秋荷把外书房的丫鬟带走,虽然她们算是不同部门,但秋荷自做了大夫人身边的贴身丫鬟,威望就日益上升,两个书房的小丫鬟,在她面前都有些发怵,乖乖跟在她后头。

    李凌川抬起头,看着她,一副聆听的样子。

    “昨晚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吧?”

    李凌川颔首:“知道了。”

    “是你做的吗?”这试探的话问出,董玉婷有了一丝后悔,怕得到的答案和自己想的不同,该装作不知道的,或是刻意的不去了解,这样才能心安理得。

    “我做了什么?”李凌川怔了一下,淡淡一笑说。他是个情绪不怎么外露的人,连笑容都是淡淡的,透着股冷漠,除了喝醉那次。

    “这房屋才刚刚建好,因为一场风雨就倒了?工部是干什么吃的?”董玉婷观察着他的脸色,“听说还死了好些人,这样的大事,贤康王算是无路可退了。你是工部尚书,偏偏这时候生了病,全身而退,和你没有关系,这话别人告诉我,我是不信的。”

    越说语气越笃定,“你是工部尚书,建房屋的时候动些手脚应该很容易吧?你早就计划好了,所以才一开始就把这事推给别人,让贤康王放松警惕。让我弟弟闹出那样的笑话,你又以生病为借口,就算别人猜你不是生病,也会按照你的安排,猜是因为我弟弟赌银子欠了两千两,我拿了李府的银子堵上这个窟窿给气的。”

    “我就说,永明王去了江淮,京城的事就一概不管了?”董玉婷瞥见他的神情,知道自己说中了,就算不中,也是对了一半。心里不禁有些发恼,还真以为像他说的,怕京城没有靠山,担忧贤康王使坏,索性就称病一段时间。

    “我说不是,你信吗?”李凌川反问。

    董玉婷想要刺他两句,为他的欺瞒,“我信不信重要吗?反正我也只是棋子罢了。”话说出口,脸有些烧,说这话自己没有立足点,把永泰公主当成棋子,殊不知,自己也成了别人的棋子。

    李凌川抿了抿唇,“这事不是我做的,我的作用,就只是不接手这事,让贤康王放松警惕,其余的事,都由老师和王爷的幕僚去做的。不过我大致能猜到他们做了什么,建房的木材选了不能受潮的木材,他们能做成功,还要谢谢你。”

    “谢我?”

    “贤康王妃想趁米价升高的这一段时间大赚一笔,从一些人手中高价买回米,再一个更高的价格卖给你的人,却不想是中了你的计,还被永泰公主接手了慈渡堂的事。武烈王将粮食带了回来,让京城的米价降低,而她手中买回的米粮要不烂在手里,要不就只能吃亏,低价卖出。王妃出了这事,还被圣上知道了,贤康王就想赶紧做出一件让圣上满意的事,才能让老师他们的计划这么快成功。”

    他口中的老师,就是上一任工部尚书。

    “你都知道?”

    李凌川道:“不然你以为王利为什么现在会平安无事。”

    董玉婷倒抽了一口凉气,“你是说贤康王妃想派人解决了他?”

    “你让王利去将定金要回,王妃怕这件事继续闹大,就只能给了王利,但他刚一出去,身后就跟着要解决掉他的人,要不是永明王的侍卫跟着,王利现在恐怕已经死了。”

    董玉婷一阵后怕,“毕竟那银子不是小数目,我也是知道她不会在这时候把事情闹大,才让王利去要的,没想到还是低估了她的胆大妄为,被羽林军盯住了,还敢做这种事。”

    李凌川道:“因为她觉得,王利只是个江淮的米商吧。”

    第80章 苦肉不成功 老太太回府,董玉……

    老太太回府, 董玉婷象征性的去见了她,顺便告诉她含姨娘孩子的事。

    老太太一怔,先是看了一眼身边的曾惠妍, 随后道:“原本我想着含烟身体瘦弱, 不好生养,现在看来反而是好心办了坏事。”

    曾惠妍被看的寒毛直立,听老太太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立刻嚷嚷道:“母亲, 那参茸汤我和大嫂、弟妹怀有身孕的时候都喝, 怎么就偏偏她有事, 我看, 是她私底下还吃了什么东西。自从她怀了身孕之后,老爷可疼她了, 什么好东西都往她屋里送。”曾惠妍趁机告了一笔账,至于含烟, 她一点都不担心。

    老太太斜眼看她, “将来她生下孩子,还不是要养在你身下,现在对她好点, 将来,她的孩子也孝顺你。”

    这句话半是保证半是安抚,曾惠妍眉开眼笑,嘴里却不留情, “我是他们嫡母,不管如何,他们都得孝顺我。”

    这种将场面搞僵的能力不是谁都有的,老太太索性不理她, 拉过董玉婷的手,语重心长的说:“惠妍不如你稳重,当时怀着辉哥儿的时候,还是我让王妈妈过去照看她,才顺顺当当的把辉哥儿生出来,反倒让她什么也不晓得,你平时看顾静琳的时候,也分出一部分心思顾着含姨娘一点,你办事妥帖,交给你我才放心。”

    放到现代,老太太绝对是PUA的一把好手,董玉婷听得耳朵起茧,说道:“哪里哪里,我平日在吟风院,又去翠微院看弟妹,又要去清风院看含姨娘,顾两头,难免会顾不过来,还需要二弟妹帮忙。”她就不信了,老太太还能让含烟住到吟风院,那李凌川成什么了。

    “好,好,家和万事兴,我老了,就盼望着能含饴弄孙,享天伦之乐。”老太太把两个儿媳的手交叠在一起,笑眯眯的说道。

    曾惠妍嘴巴张了张,没再说出反驳的话来。

    这么瞧着,老太太应该不是害含烟的人,这倒也好,要真是她,那含烟就真的完了,不是老太太,那就是曾惠妍咯?董玉婷瞥了她一眼,曾惠妍捕捉到她的眼神,用眼神表达疑惑。

    董玉婷岔开话题问道:“母亲今天回去怎么样?”

    曾家也不是小家族,原先也是清贵,后头逐渐没落,才让老太太嫁给了李老太爷,初出茅庐的寒门状元,也有几分押宝的意思,但毕竟有风险,万一这辈子就到头了,那老太太就毁了。所以不是没落的世家,都还是情愿跟有根基、有背景的家庭联姻,好在李老太爷往上窜了窜,就是命不好,死的早。万幸,李老太爷走了,还有儿子,李凌川和李老太爷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刻苦、上进,还不像老太爷毫无根基的闯荡,借由父母铺的一半的路,曲折的走到了今天,沾了父母的光是肯定的,但李老太爷那么拼命的上进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让李家有今天。沾他的光,李老太爷只会更骄傲自得。

    放眼京城,像曾家这样的世家,能挑出来不下十个,不是已经没落了,就是在没落的路上,靠着姻亲、弯弯曲曲、错综复杂的关系,勉强在京城生活下去,但像曾家这样,要跑来姻亲家里借粮的,实属少见。

    这不,老太太就和曾惠妍回去“兴师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