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千欢: 85-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意千欢》 85-90(第4/11页)

自给杨阁老斟了一杯酒,“这酒怎样?也不知道您的喜好。”

    杨阁老舒心地一笑,“你没过来之前,我跟黎王爷、程阁老就说过这事儿了,我们三个平日都是最喜欢喝梨花白。说起来倒是委屈了你和陆大人,你们平日喜欢喝烈酒,这梨花白却是较为柔和。”

    唐修衡笑道:“我们哪儿有喜好,有酒喝就行。”

    “跟你们俩坐在一起喝酒的机会可不多。上次是你与黎郡主大婚的时候,下次说不定要等到陆大人娶妻。”杨阁老笑道,“今日可得跟你们多喝几杯。”

    “这倒是。”程阁老附和道。

    唐修衡转去给程阁老、黎兆先斟酒,“长辈赏脸,我荣幸之至。”回身落座之后,端杯敬酒。

    随后,几个人很有默契地把梁湛晾在一边儿,不再理会。梁湛有厉阁老的三个门生作陪,倒也不愁没人奉承着说话。如此,场面依然是热热闹闹的。

    换在别的时候,遇到别的事,唐修衡早就把梁湛撵出去了,可今日不同,让梁湛先离开,日后不定会说出怎样的话。他自己也罢了,却不想让程阁老、杨阁老、陆开林担上干系。

    横竖最难面对的事情都发生了,眼下这局面,他应承起来并不吃力,当梁湛不存在就行。

    梁湛那边,一直都并不比唐修衡好受分毫:今日这闲事管的实在多余,并且等于激化了事态——若没有这档子事,唐修衡兴许要等年节之后才跟石楠算账,因为先前可是一点儿苗头都没有。

    石楠那道请罪折子,他到现在都还没机会询问厉阁老。

    如果石楠口中的行贿受贿,指的都是与厉阁老相关的事情,厉阁老定是落得个晚节不保,就算皇帝网开一面将功折罪,他都得卷铺盖离开京城,回乡养老。

    端王府不会受牵连——就算他承认暗地里与厉阁老过从甚密,厉阁老都不会承认。暗地里成了皇子的亲信,在皇帝眼里,那是其心可诛,只这一点就能要了人的命。

    只是,少一颗棋子,终归是让人心里不大痛快。

    最关键的是,部分文官学子对程阁老的政见持完全相反的态度,却是人微言轻——厉阁老是他们的代表。

    内阁少了厉阁老,日后就是程阁老只手遮天的情形,他与皇帝会放心大胆地施展拳脚,谋取文武并重的局面。

    那样一来,唐修衡会愈发受器重,势力会更为稳固,谁还能够撼动唐家的根基?

    他的余生,就要眼睁睁地看着薇珑夫荣妻贵,再无一丝得到的可能。

    ——于公于私,这都是他无法承受的局面。

    ·

    将尽子时,宾客尽欢,相继离开唐府。

    梁湛回到端王府,略等了片刻,厉阁老就到了。

    离开了唐府,厉阁老反倒更加后怕,与梁湛说起那道请罪折子的时候,额头直冒冷汗,“石楠在折子里说的清清楚楚,行贿给我多少银两,又听从我的吩咐安排了哪三个人到京卫指挥使司,每年又从那三个人手里收了多少贿赂。账册一般一目了然。这一次,我已是大难临头。”

    “就算是自己招认罪行,也得有个真凭实据吧?”牵连不到自己,梁湛自然很是冷静,“难不成你收了他的贿赂,还给他立下字据不成?”

    “字据……”厉阁老忽然站起身来,走到门外,吩咐随行的一名护卫几句,转回来时面色发白,“我握在手里的那些作为把柄的证据,他是不是早就拿回去了?唐修衡今日扔给他的那本书里夹着东西,是不是……”

    “石楠手里并没精良的人手吧?”梁湛道,“况且,他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他怎么可能把证据窃取到手之后交给唐修衡保管?”

    “王爷的意思是……唐修衡命人把那些证据盗走了……”厉阁老无力地坐回到太师椅上,知道已不用等心腹的回音儿,这就是事实。

    他要早知道闹成这样,今日做什么跑去唐府自找倒霉?

    端王也是的,好端端的管那档子闲事做什么?

    想到唐修衡对自己发火时那个眼神……他不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不用想了,他是得不着好了。

    “你怎么会那么大意?”梁湛很有些啼笑皆非,“连这种证据都没保管好。”

    “我那个密室,是特地找能工巧匠建造的,处处机关。府里再没有比密室更安全的地方……”

    梁湛喝了一口茶,“那就没辙了。擅长排兵布阵破阵的人,走到寻常的密室,如履平地。”

    厉阁老叹息一声,“看起来,我也要好生安排安排家中的事了。”

    只要他离开官场,都不用程阁老出手,便会有人尽力打压。石楠先前一副赴死的样子,跟他这件事相仿,只是,他只是活得艰难,石楠的日子却一定是生不如死:唐修衡一手提携出来的人,与各地武官曾一同冲锋陷阵的人,如今竟违反唐修衡为人处世的宗旨,就算唐修衡愿意放石楠一马,别人也会以他为耻,断不会轻饶了他。

    梁湛思忖多时,缓声道:“这个事儿,也不是全无转圜的余地,虽然扭转局面的可能微乎其微,但也不是不能试试。就看你怎么想了。”

    “王爷有何高见?”厉阁老这样问,却并没抱什么希望。

    “不急着说这些。”梁湛道,“商陆等会儿就到,到时候一起斟酌。”

    厉阁老黯然点头,“也只能这样了。但愿王爷与商先生能有奇招,助我避过此劫。”

    ·

    程阁老与杨阁老落到最后。

    杨阁老今日很是尽兴,酒是好酒,席间又与程阁老、黎兆先、唐修衡说起了茶道、书法,谈的极为投契。

    上马车之前,他拍着唐修衡的肩头,“你这样的后生,才担得起后生可畏这一句。真是能文能武、大俗大雅兼具之人。”

    “您谬赞了。”唐修衡笑起来,亲自扶着杨阁老踏上脚凳,“您当心。”

    “虽说相识已久,今日却有种相逢恨晚的感觉。”杨阁老笑呵呵地上了马车,“得闲一定要再聚。”

    “晚辈随叫随到。”

    “说定了啊。”杨阁老笑声愉悦。

    唐修衡笑意更浓,有着近似于对待小孩子的耐心与柔和,“说定了。”

    送走杨阁老,程阁老笑道:“我不着急走,侯爷若是得空,想与你细说两件事。”

    “自然得空。”唐修衡把程阁老请到了静虚斋,亲自去沏了明后龙井,送到程阁老手边。

    静虚斋里分外安静,所有的侍卫、小厮都是身形矫健、脚步声轻微。

    这是唐家历代临江侯十岁之后、成亲之前长期居住的地方,有着浓厚的底蕴。这些年,这地方没能潜移默化地将唐修衡熏陶成寻常名门当家人的斯文、温和,却被唐修衡改变了氛围:寂静、肃冷,院中有肃杀之气,到了室内,心神才能因为添喜郎、茶香得到缓解,觉得惬意。

    相对而坐,程阁老不免关心地问道:“上火了吧?”

    唐修衡微笑,“的确。得慢慢消化一阵子。”

    “世情如此。”程阁老宽慰道,“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