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从写小说开始》 40-50(第2/16页)
不是女主。
当然,这些要到后面才能慢慢揭晓。
*
许莺存稿之余,还不忘画些抽象的草图给罗英那边发过去。
她画的是自己想象中的大唐长安不夜天,只是她的画技确实不咋地,只能勉强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意思。
好在罗英是建筑系毕业,对这些东西悟性很高,许莺跟他说说自己的想法,又给他一张潦草的草图,他就能在电脑上大概建模出来。
后期她再提点修改建议,基本上罗英就可以复原出她脑海中的样子。
许莺当初第一次收到罗英发来的建模图时,整个人都惊住了,她一直觉得罗英就是跟着周幸运瞎闹,没想到他还是有点真本事在身上的。
如此一来,她就更加肆无忌惮的,想到什么就发张草图过去。
另一头的罗英很是头秃。
周幸运太抠门了,剧组场景搭建的活她交给他来监工就算了,结果预算竟然划得这么少,害他买什么都要精打细算,他甚至无师自通学会了跟商家砍价。
苍天作证,他罗二少这么多年就没过过这种拮据的日子!
还有那个许莺。
真不知道她脑子是怎么做的,时不时就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
现如今,剧组的剧本是她写的,剧组的服装造型是她想的,演员戏中仪态也是她创造出来的,甚至就连他现在负责的场景,都是根据她的要求搭建的。
这真是他见过的第一个灵感如此充沛的人,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样。
这不,她又给自己发草图过来了。
他点开看了看,嗯,跟以往如出一辙的抽象。
下一刻,他就毫不留情关掉了手机,许莺给的草图再多,预算不够也没用啊。
就他手里现在这点钱,能完整搭建出一条小型的长安街道都费劲,更别说许莺设想的那些宏大夜景了。
尤其是她设想出来的长安不夜天,那种华灯璀璨、瑞彩盈城的大全景,只能靠后期特效来实现了。
其实不用罗英说,许莺自己也知道。
她只是有些舍不得罢了,电视剧都拍了,她当然想往里面多塞一点关于大唐的盛世画卷。
许莺发完草图就出了门前往剧组。
一路上她就在琢磨,自己是不是也该报个班学习一下绘画技能了,毕竟以后还是有这方面需要的,她总不好次次都麻烦罗英。
绘画班肯定是要报的,只是还是等这部剧拍完再说吧,她现在实在有点忙不过来了。
剧组演员基本都是许莺选出来的演技过关、心思比较正派的人,这样的人同在一个剧组,再加上这里没什么大腕,所以大家相处起来都很轻松。
许莺过去的时候,就有几个等戏的演员凑在休息室闲聊。
她们都在等着跟女主角搭戏。
《武则天》这部剧,唐凝霜是绝对的主角,她的戏份可以说占据了绝大篇幅,这也就导致了其他人还能根据排班休息休息,只有她一天到晚一直在拍,和不同的人拍不同的场次。
剧组最累的演员就是她了。
但是神奇得是,即使她的戏份如此之多,她的状态居然还保持的很不错。
开拍到现在短短几天时间,导演已经不止一次跟许莺感慨过唐凝霜在表演这一块的天赋异禀和精力之充沛了。
“这样的好苗子,最好的几年时光却被雪藏了,真是太可惜了!”
她要是按部就班好好演戏,现在早就红遍大江南北了。
许莺赞同。
唐凝霜本人也听导演这么说过,三个人里反倒是她最看得开。
“有失有得,我现在要是成大腕了,可就遇不上武则天这个角色了。”
成名演员也不是那么自由的。
《武则天》这样一个新人团队的新人作品,即使演员本人同意参演,背后的经纪团队能同意吗,庞大的粉丝群能同意吗?
她如果早早成名,大概率会错过这个本子吧。
现在这样心智成熟的时候碰上这样一个本子,刚刚好。
第42章
日子一天天过去。
《大唐女画师》的更新逐渐走到了尾声, 还剩最后十几章的时候,许莺一口气将存稿全部放了出去,让评论区读者们激动地直呼清汤大老爷。
大家激动完就直接跑去看文了, 宋伊莲也不例外。
如今每日追更已经成了她的习惯, 也成了她忙里偷闲的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
时间已经来到了十二月,她的试验课题其实已经基本结束了,只是她依旧在忙,因为她还有求学的打算, 她正在申请申城大学的博士。
目前, 她所读的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的排名,申城大学是毋庸置疑的第一, 是无数学子向往的学府。
她也一样。
她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 一步步现在不容易,她还想走的跟高。
申博要准备的材料很多,还需要来一场全英文的汇报,她最近被这份报告搞得焦头烂额,报告她倒是不怕, 读研以来每周一次的组会, 已经让她对汇报这件事已经驾轻就熟了。
她主要是害怕汇报完来自老师们的提问。
用英语回答她总是有些不自信,生怕自己到时候回答不上来老师的提问, 所以她一直在努力的死记硬背,背任何一个可能被老师提到的问题的答案。
也就二月天每天更新的时候, 她能放松下紧绷的心神好好娱乐一番,尤其是今天更新量这么足, 她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得多休息一会了。
开心!
她上次看到了吴王被唐太宗训斥。
吴王和恭王府的人遇刺一事,百姓不知缘由都在痛斥盗匪,但是朝廷官员基本都收到了消息, 知道这件事是吴王有错在先。
吴王因此名声大损。
这种事其他家不是没做过更过分的,只是私下归私下,只要没闹到明面上来大家都还过得去,你要是闹到明面上就别怪其他人看不起你。
吴王名声受挫,又被太宗罚了半年俸禄,这件事也就逐渐平息了下来。
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距离事情发生两月,一切逐渐风平浪静之时恭王死了,奇怪得是恭王死前还为二公子请封,让他继承了王府爵位。
至于大公子,他被恭王一栋宅子和两千两银子给无情打发出了府。
当然,如果事情至此结束,众人也不会这么震惊。
虽说立嫡立长是传统,但从古至今偏疼小儿子,将大半家业留给小儿子继承的先例也不是没有。
引起轩然大波得是大公子被赶出府没几天突然死了。
听说大公子因为心情不好去游湖泛舟,结果一不小心失足落水,溺水而亡了。
这件事本来跟吴王扯不上关系,谁让他那天恰好出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