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徐后传: 大明徐后传 第139节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大明徐后传》 大明徐后传 第139节(第2/3页)

要时刻记住本分,君者,至高无上之意,君可以尊,甚至可以直言劝谏,唯独不能说自己罩着君,皇上原本多疑,这种话或许会被视为欺君呢,皇上岂能不怒?你以后要谨记这一点,切莫说错话。”

    徐妙仪低头说道:“朱棣才没这么小气呢。”

    徐达看着女儿眼里掩饰不住的绵绵情意,心中暗叹女大不中留,说道:“不是说燕王如何,而是说在皇上面前要注意言行。”

    徐妙仪说道:“好啦,我知道了——父亲,既然皇上默认李家三兄弟尽在您的掌握之中,甚至连驸马的生死都不在乎,是不是意味着要对李善长动手了?”

    徐达想了想,说道:“你和燕王都没事,这一次西北大捷,李家三兄弟回去之后,皇上估计重重有赏,李家的荣耀估计更胜从前。”

    徐妙仪纳闷了,“这……这是为何?”

    徐达拍了拍女儿的脑袋:“恩威并施,制衡谋局,这些都是帝王心术。朝堂的事情,终究要用朝堂上的规则,在朝堂上解决,怎么可能是话本小说里的快意恩仇?你和燕王的路才刚刚开始,莫心急,要稳住啊。”

    徐妙仪点点头,目光悠远的看着西南方向,“不知这个时候表哥到了桂林没有?其实来日方长,我有耐心等着李善长咎由自取的那一天,可是我外祖父的冤屈,谢家满门枉死的惨剧,不知何时才能平反昭雪。”

    徐达狠狠朝着女儿后脑勺拍了一记,“不准再提谢家!咱们先不争论沈万三所藏文书的真假,皇上若昭告天下谢家人的冤屈,岂不是承认自己是昏君?何况这其中掺和朱文正、朱守谦父子的谋反案,你就是一只九条命的猫,也不够皇上砍的。”

    一股深深的无奈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徐妙仪骑在马上充当棋手,紧挨着父亲,夹道百姓纷纷献上麦饼、鸡蛋还有风干的腊肉等物,这就是民心所向,大明任何一个将军都不似徐达有这种威信和名声。

    就像昨晚客栈老板说的那样,既然是徐将军攻城,王保保城肯定天明既破。

    这就是作为军人最高的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青史每隔几百年才会出现的天生将才。

    徐妙仪看着欢呼声的父亲,心想即使这样的天生将才又如何呢?在皇权面前,父亲不敢越雷池一步,连妻子和岳父全家都保不住。

    可是徐妙仪也明白,责怪父亲是不对的,这样的天生将才,父亲的使命是建功立业,创造令后世惊艳不已的战神传说,不应该像外祖父和姨夫朱文正那样,早早的湮没在无穷无尽的政治斗争和暗算中。

    不能怪父亲、不能指出洪武帝的错误、连对罪魁祸首李善长都不能快意恩仇的了结。

    要等,要忍,要努力的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将来和李善长一决高下。

    现在的徐达威名远播,其实以前的谢再兴和朱文正也有实力成就和徐达相似的功绩,但可惜,他们是翁婿三人,其中一人还是皇室血统,对于任何一个皇帝而言,都是无比强大的威胁——哪怕对方并无造反之意。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可外祖父全家还有姨夫他们就该白白葬送性命和名声吗?

    徐妙仪暗道:父亲说,朝堂的事情,要用终究要用朝堂上的规则,在朝堂上解决。其实谢家和姨夫谋反案一半是至高无上的皇权造成的。

    那么,因皇权而起的纠葛,只有用皇权的规则,并最终要靠皇权来解决……如何掌控皇权呢?只有——

    想到这里,徐妙仪不禁打了个寒噤,有些心虚的看了看父亲,方才的那个念头太大逆不道了,朱棣他只是个藩王呢……

    可是那个大逆不道的念头如此具有诱惑力,悄无声息的在她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慢慢发芽,成长,等到她再次注意到时,已树木成林,郁郁葱葱,成了大气候。

    徐达凯旋而归,回京之后,洪武帝重赏将士,朱棣被接到燕王府,亲王待遇依然不变,洪武帝好像失忆了似的,并不记得自己曾经夺过儿子的爵位,贬朱棣为庶民。

    徐达回来时,北元夺位也尘埃落定,世子买的里八刺在丞相王保保的扶持下成功登基,并很快秘密派遣使节来到大明,递交国书,表示两国和平,永不交战,为表诚意,北元皇帝愿意求娶大明淑女为皇后,结秦晋之好,魏国公徐达嫡长女徐妙仪温柔贤淑,堪为国母……

    作者有话要说:牛皮糖小八,甩都甩不掉,

    ☆、第219章好事多磨

    买的里八刺继位,年号天元,史称天元帝。天元帝登基后,立刻给父亲宣光帝和母后发丧安葬,同时对蒙古部落各种拉拢打压,党同伐异,排除异己,以稳住帝位,暗遣使者携国书来大明,以和平为名,求娶徐妙仪为北元皇后,在洪武帝身边打理笔墨的胡善围听到北元使者念出的国书,面上平和,心中已是惊涛骇浪,手心的汗珠濡湿了奏折,怎么办?妙仪和燕王历经千辛万苦才走到一起,她怎么甘心去北元和亲呢?

    幸好和亲是国家大事,洪武帝并没有当场应允。胡善围去御膳房,亲自做了一匣子酥油泡螺,这一次她用桃花粉染红了泡螺上方,一个个泡螺看起来就像蜜桃似的红白香甜。

    酥油泡螺很快送到了魏国公府所在的瞻园,难得同乡好友还挂念着自己,徐妙仪心情大好,重重打赏了送吃食的小宫女。

    吃到一小半,徐妙仪咬开半个泡螺,里头居然有一块用蜡烛油封住的纸团!

    徐妙仪展开一瞧,立刻面沉如水,她将纸团和蜡烛油一起扔进火盆里,看着剩下的半匣子酥油泡螺,喃喃道:“难怪做了桃子的形状,原来是要我们准备随时逃啊……”

    皇宫,马皇后陪着洪武帝用午膳,他们皆是草根出身,结发夫妻,没那些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马皇后捧了一碗汤递给洪武帝,“皇上今日胃口不佳,有心事?”

    洪武帝食之无味,碍于老妻的情谊,一口气将汤喝尽了,叹道:“那个买的里八刺杀了争位的皇叔,已经继位,派了使节要求娶大明贵女为皇后。”

    买的里八刺在大明为人质四年,马皇后对他很熟悉,便有些惊讶,“这么快?真是人不可貌相,生的观音童子似的好模样,下手如此狠辣。他求娶大明的贵女为皇后,应该是示好之意,如此一来,边关能得短暂的和平。”

    洪武帝说道:“可是他要娶的人是徐妙仪。”

    马皇后手中的筷子一顿,也没有了胃口,她放下筷子,冷冷道:“徐妙仪马上就是我们皇家的儿媳妇了,买的里八刺不是诚心求娶,他分明是来找事的!”

    洪武帝说道:“赐婚的圣旨尚未发出去,徐妙仪就不是我们的儿媳。”

    马皇后心惊,问道:“那皇上的意思是……皇上不要忘了,咱们四郎非徐妙仪不娶。”

    洪武帝说道:“徐妙仪桀骜不驯,她……她并不适合做王妃。”

    朱棣和徐妙仪的婚事几经波折,追根到底是洪武帝对以前的谢家,还有朱守谦的忌惮和怀疑。加上徐妙仪永不屈服的性格,洪武帝对她不满大大超过欣赏,总觉得她不配当燕王妃。

    马皇后对丈夫的意思心知肚明,但事到如今,朱棣和徐妙仪誓不分离,魏国公徐达也默认了,如果反悔,送徐妙仪去北元和亲,恐怕会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