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古代贵女生存手札》 古代贵女生存手札 第44节(第2/3页)
寇大小姐听了主仆间的一番话,愧疚的说:“妹妹原不必如此。”
权当是湘玉多管闲事吧,只是寇家两个小姐太过分,听刚才大小姐说,平素得了好东西,两个人非得讨去,若是不给,便去祖母膝前苦闹,说长姐不够大方,一点小东西都舍不得,寇夫人隔岸观火,撒开手不管,那个祖母的三观不知道歪到哪里去了,把大小姐叫到跟前,鸠杖狠狠的戳地,责怪大小姐不够怜惜幼妹,偏心到了极致。
开始大小姐还分辨几句,后来麻木了两个妹妹喜欢什么自己取,这次的纹钗,她打算拿给两岁的幼妹把玩,坚持没给,回府后不一定闹出怎样的风波。
蝴蝶蝈蝈纹钗,当时得了五只,四个女孩每人一只,冯氏自己留了一只,湘玉让丫鬟把自己和湘莲的取了来。
回到宴席,她和湘莲耳语一番,湘莲连连点头:“七妹妹你拿走,真是欺人太甚。”采茶半盏茶的时间跑了个来回,摸了摸脸上的汗:“小姐给你。”
湘玉拿着钗子,见两个寇小姐在巴结嫡母,她款款的走上前,拿出两个钗子,用众人皆能听见的声音说道:“刚才见寇二小姐和寇三小姐喜欢这只纹钗,正巧了,我和五姐姐那有,让丫鬟取来送给二位,这样了了心愿,也就不必惦记自家姐姐的那支了。”
湘玉绵里藏针,听着和气一片,确实讽刺奚落,两个小姐羞的无地自容,冯氏在一旁喝道:“湘玉,休得无礼。”
湘玉回头粲然一笑:“太太,我不过就是送二位小姐钗子罢了,并无恶意。”
寇夫人漫不经心的说道:“多谢七小姐,苏太太不必斥责,七小姐玩笑两句,算不得事。”寇夫人几句话把事情揭过去,众人开始点戏看。
湘玉悄悄和寇大小姐说道:“你放心,你家夫人不会怪罪你。”
寇大小姐瞬间回味过来,笑道:“真是鬼机灵。”
☆、第92章飒飒飒
转眼又过了半个月,冯氏和赵妈妈常常窃窃私语,后宅还常有年轻女子进进出出,湘玉在里屋逗弄嘉哥儿,隐约能听到外间的声音。
此举不为别的,冯氏产后身子虚亏,将近两个月,身子还没全好,自然也伺候不了老爷,后宅现今只有韩、芳两位姨娘,都不算得宠的,苏鸿良时间久了难免烦腻,决计不能出现第二个晴芳。
冯氏不是闺中娇羞的小儿女,自然懂得大家生存的艰辛,没有哪个男人是不爱美人的,妾室凋零,苏鸿良虽不提,为了防止他去外面风流,冯氏决定再纳一个小妾进府。
明白道理是一回事,但决定要寻又是另外一回事,赵妈妈苦劝许久,说当家太太要有容人的雅量,身契捏在手里也不怕她什么。
冯氏想了又想,这几天打起精神让人牙子寻人。
人牙子常做苏府的买卖,如今苏大人升了知府,办事更加用心,带来的女孩颜色皆好,冯氏问了家世,又简单攀谈两句,大概折腾了七八天,才算定下一个姑娘。
那人姓康,闺名中带杏字,家里是湖南人,爹娘是年轻时候老家旱灾,迁徙到湖南的,后来在湖南生儿育女,乡下守着几亩地,日子清贫。她家中还有三个妹妹两个弟弟,张口全得吃饭,生活捉襟见肘,实在无法,这才卖了大女儿。
身家清白,冯氏再问,发现竟是读过几天书的,乡下姑娘识字的少,大多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仔细一询问,康姑娘原是在私塾偷学过一年,她就趴在窗户边上偷看,秀才怜惜她好学,也没赶人,学了这一年,肚子里好歹有点墨水,和普通的村女不同。
曹姑娘呆呆笨笨,冯氏问她有何要求,她张口问的是:“我若是来了苏府,能给我书本看吗?”
冯氏听这话便笑了,人家都说书呆子书呆子,眼前这一位活脱脱是女书呆。
人呢本性纯良,没那么多弯绕,冯氏就喜这种性子的,相处起来省心,她抬进府的是伺候老爷的小妾,可不是算计她的精女。
冯氏和赵妈妈看过,又喊来汤嬷嬷给掌掌眼,言行举止细细的观察,汤嬷嬷不漏声色,等人走后在冯氏身侧颔首道:“回太太,这曹姑娘人单纯,性子随和。”
冯氏也是这般想,既然选定了那便简单,冯氏又选了一天,唤曹姑娘过来,又派人叫老爷来正院,理由都是现成的:湘玉写了一篇字,让老爷过来点评点评。
湘玉默默在里屋吃着糕,心道:躺枪了呢。
苏鸿良掀帘子进来,第一眼便看到坐在玫瑰椅上的曹姑娘,年约十九,一袭水纹萱桂茶花素罗,头发挽成一个髻,满头仅插了一枚木钗,打扮上还不及苏府的丫鬟,可清秀中带有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灵逸。
苏鸿良呆呆的望了两眼,非礼勿视的教化使他羞的挪开眼,冯氏皆看在眼中,也没说破,笑着喊湘玉出来:“把你那字拿给你爹爹看看,被骂了可别扶我膝上哭。”
湘玉笑盈盈的递上大字,不得不说,这一年多她的书法精进不少,水滴石穿积少成多,有各路名师指点,加上勤练,换个丫鬟也能做到。
曹姑娘也不傻,明白这是当家的老爷,也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着什么,紧张的攥着手,心里砰砰砰跳个不停。
人见过了,剩下的就是冯氏透透老爷的话风儿,晚间苏鸿良过来,冯氏给他捏捏肩,夫妻俩逗会儿嘉哥儿,趁着气氛好,冯氏问:“老爷觉着白天那位姑娘如何?”
苏鸿良一愣,他这位太太,无论多少年也学不会婉转,苏鸿良点点头:“还可。”
冯氏谈不上欢喜,也谈不上失落,一切早就注定,她机械的喊来人牙子,用二百两银子买了人,签了身契,走过场后才算彻底定下来。
冯氏不是无情之人,并不阻隔姨娘和家里人的亲缘,一年允准看望一次。
五日后,一顶素帷小轿,由后面的小边门将曹姑娘抬进府,曹姑娘变成了苏府的杏姨娘。
姨娘抬进府低调静悄悄,第二日杏姨娘来给冯氏请安,众人才知道府里多了一位小姨娘。韩姨娘私下跟芳姨娘道:“阿弥陀佛,咱们这个杏姨娘也姓曹,莫非是曹姨娘转世?”
芳姨娘就差捂上她的嘴:“怪力乱神之言莫讲,人家杏姨娘和曹姨娘丝毫关系都没有,不过是撞了姓氏,我看着长得颇有姿色,老爷一定能喜爱。”
韩姨娘甩甩袖子:“新人都来了,难不成老爷还喜欢你我不成?”
没有哪个子女是赞同自己老爹纳妾的,这个便宜爹左拥右抱,湘玉嗤之以鼻,可又没办法,冯氏贤惠得体,人是她纳进来的,可冯氏也郁郁寡欢了几日,那晚苏鸿良去杏姨娘院子歇着,第二天听赵妈妈和夏岚私语,赵妈妈陪着冯氏说了半宿话。
杏姨娘和芳姨娘住在一个院子,湘玉在冯氏那见过一次,年纪不大,从年龄上都可以当苏老爹的女儿了,老牛吃嫩草,苏老爹挺乐呵。
自从上次满月酒后,湘玉便和寇大小姐熟悉起来,以后的每次聚会酒席,寇夫人皆带上她,和外人说大小姐“身子痊愈”。
冯氏有子万事足,日子倒也舒心,苏家人最关注的乡试也放了榜:苏重秉中了第二名亚元,阖府大喜!而第一名的解元,由元明清摘得。
元明清的学问底子在苏重秉之上,可谓实至名归。元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