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家小和尚: 第124节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清穿之皇家小和尚》 第124节(第1/2页)

    有关于太子的礼制。

    咳咳,当然,这次不是索额图反对,而是明珠强烈反对,索额图极力维护。

    太子的礼制是有索额图制定的,自从册封太子,太子的这些礼制一直是有索额图负责,皇上也纵容。

    朝臣们知道皇上宠溺太子,也都顺着皇上的心意来。去年拜祭孝陵,因为挨着诚孝皇后下葬的事儿,皇上正是心疼太子一出生就失母的时候,太子的礼制大大的逾越,更没人敢说一声。

    可是这次,明珠提了出来。

    明珠一副“视死如归死谏”的态度:“皇上是皇上,太子殿下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的祭拜礼制和皇上的近乎相仿,是国有二君乎?”

    这话就说的比较诛心了,当下里大臣们纷纷斥责他,索额图更是跪下来痛哭流涕的表明心迹,皇上也双手扶起来索额图,斥责明珠。

    可是,谁都无法不承认,明珠的话说到了皇上的心里去,也说到大臣们的心里去。

    这些年来,皇上默许索额图所定规格几乎与皇帝等同的,皇太子仪仗、冠服——只有尺寸有些许裁剪;皇上还亲在规定每年的元旦、冬至、千秋三大节,百官对皇太子都要行二拜六叩的大礼节,并避讳太子名讳。

    自古就只有避讳皇帝的名字,一般没人去特意避讳太子的名字。可是皇上要宠太子,皇上还给太子随意取用内务府钱物的权利,太子东宫的日常所用之物皆较皇帝上乘,奢靡挥霍。

    皇上还主动给皇太子寻找那么多的名师,拉近太子和汉家文人、西洋传教士的关系。

    如此这般等等等等。

    一次一次的,时间长了,大家都习惯了,索额图也习惯了,就是太子本人也习惯了。

    可是,他们都忘记了,这是不合他们天天挂在嘴边的“规矩”的;都忽视时易世变,人也变的道理;都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这种种优待,都必须是皇上乐意给的。

    就如同皇上当初一个人和满洲王公抗衡,一力要册封太子一样。皇上愿意,那就千好万好;皇上不愿意,那就是万万个不好。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并不影响他们的计划行程。

    保康等小一点儿的孩子们都不知道,公主们也都不知道。

    太子从索额图那里得知了,也只是气怒于明珠的可恶。

    大阿哥从明珠那里得知了,也只是气怒于汗阿玛的偏心。

    皇后娘娘被人告知消息后,一笑而过,只当做不知道。

    祭拜计划如期举行,保康在永陵见到他的师祖。

    永陵是清朝皇家的祖陵,坐落在呼兰哈达下,苏克素浒毕拉河北岸,尼雅满山南麓,背风朝阳,窝风藏气的龙脉之地。据说,早在明嘉靖至万历年间,皇家的先人就得高人指点,选择尼雅满山岗之阳做为家族墓地。

    这里先后埋葬兴祖福满、景祖觉昌安、显祖塔克世,以及努尔哈赤的其它伯祖、叔祖等人,有其他迁过来的祖先坟墓,有努尔哈赤的原配妻子,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孟古青。

    那个时候,皇上一行人刚刚到达山下的驿站,坐下来休息。师祖站在永陵的中轴线的“神路”上眼望尼雅满山,一身朴素的青色僧衣,浑身的气息安安静静的,于无意间,天地山水都成为他的背景。

    春风吹动僧衣的衣角,依稀可见风流。

    保康和他师祖“心有灵犀”,从驿馆出来一看,一眼就看到他的师祖,兴奋得来,迈开腿就朝师祖这里跑。

    “师祖——”一边跑一边喊。

    师祖微微笑着,弯腰抱住跑来的小徒孙。

    “师祖,保康想师祖。”保康的大眼睛闪亮亮的,浑身发亮。

    “师祖也想保康。”师祖的眼神慈爱宠溺,身上的气息越发的平和。

    老少两个相视一笑,保康忍不住将脑袋窝在师祖的肩膀上蹭蹭,满心满眼的濡慕亲近溢于言表,师祖的一颗心软成一片。

    小徒孙五岁了,马上六岁了,也就现在还可以抱一抱,再长大,他也抱不动了。

    师祖心里想着小徒孙长大的模样,应该是风流潇洒的美少年郎,引得小姑娘们追着丢帕子。

    师祖轻轻问道:“保康累不累?”

    保康摇头:“保康不累。”

    师祖瞧着他是真不累,笑得开怀。

    “我们去走一走。”

    “好。”

    师祖和保康一人一马,一路顺着神路向前走,从陵墓正穴向南长约两里地的笔直通道,走走停停,说说话,师祖和保康讲讲这里的山水传说,还讲讲这里陵墓的风水讲究,规划布局等等。

    比如享殿建在中轴线最北端,有“居中当阳”之意。启运门、正红门都在轴线上坐北朝南依次排开,层层拱护之意。

    比如享殿的前面,从南到北依次是陵前参拜道、下马石碑、前院、方城、宝城、省牲所……

    保康来到一看,果然看到那一段小长的陵前参拜道,以黄沙铺就,中央一座小桥名玉带桥,南北两端之左右各立下马石碑一甬,碑阳竖书阳刻满、汉、蒙、回、藏五体“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文字。

    保康笑。老少两个下马,师祖看着石碑,默默不语。

    保康看向师祖,师祖的表情,那是一种,似乎是回忆,又似乎不是回忆的表情。

    保康知道,师祖有师祖的故事。

    …………

    两个人拴好马匹,坐下来用水休息一会儿,准备步行朝前走的时候,皇上打马追了上来。

    皇上用眼神责怪熊儿子来见师祖不告诉他,保康就冲他做小鬼脸。

    皇上:“……”

    当着师祖的面前皇上拿熊儿子没奈何,板着脸和他们老少两个一起步行前进。

    这个时候,差不多丑时刚过,春日午后的太阳暖烘烘的,即使是北国的地方,也是。满山山水的郁郁葱葱,就和快乐大师·小保康的小胖脸一样舒展。

    穿过前院和方城,三个人打佛礼祭拜过后,来到宝城。师祖沉默片刻,问保康:“尼雅满山的山脊,保康看到了吗?”

    保康:“师祖,保康看到了。尼雅满山石骨棱峥,山脊上山包十个,此起彼伏状若行龙,俗传‘悬龙’。”

    保康将师祖刚刚告诉他的故事记得非常清楚,师祖微笑:“当年那位喇嘛曾说,这里就是大清基业的龙脉。龙脊上有十个山包,大清一朝——会有十个皇帝。”

    皇上:“……”

    保康:“那位喇嘛还说,大清气运变化了。师祖。”

    皇上:“……”

    师祖微笑:“保康说得对。大清的未来变了,大清皇家的未来变了,将来皇家传承几代皇帝,延续多少年,那也看‘天意’。”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皇上:“……”

    皇上彻底懵了。

    你们在说什么?什么“十位皇帝”?什么“大清气运变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