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 110-120(第10/12页)
最吸引注意力的还是楼船,并不是没有见过,但之前形势危急,顾不得欣赏。
崔衍昭仰望楼船,目测它们有五十米高,就像建在水上的楼阁。
王适安对他讲述道:“楼船高二十余丈,可载人六七百,载重两万斛。”
两万斛换算成现代单位也就是两千吨,这个时代的造船业还是相当发达。
崔衍昭很震撼,抱紧怀里的崔析。
作为负责任的阿耶,他把崔析也带来长见识了。
本来他应该在建康划水的,自从失去几名大臣,他的生活就平静安逸了很多,他想好好享受这段安逸的时光。
但来濡须口检视水军是王适安提的,而且崔衍昭自己也不是完全不好奇驻守的水军实况。
如今身临其境,才知道“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景象是何等壮阔。
王适安看见崔衍昭看得入迷,眼睛都睁大了,颇觉好笑地问:“阿昭在想什么?”
崔衍昭又震撼又敬佩:“皇后好厉害,不仅陆战神勇,也能指挥如此庞大的水师。”
王适安嘴角微翘。
固然知道自己在崔衍昭心里就是无比神勇,但亲耳听到崔衍昭称赞,还是难遏欣喜之情。
崔衍昭敬佩完后反应过来,王适安应该不是无缘无故带他来看水军的。
崔衍昭:“你有事和我商量啊?”
提起正事,王适安抛却杂念,严肃道:“开春后气候适宜,索虏可能趁此南下,需早做准备。”
崔衍昭:啊,又要打仗……
想到打仗,他眼前就是一黑。才当皇帝一年,他亲自参与的就有两场,频率有点太高了。
虽然心挂正事,看到崔衍昭低落,王适安还是放柔声音:“有我在,阿昭必定无虞。”
因为意识到眼前的军队是备战状态,崔衍昭心情也严肃起来,仔细观察起他们,并和自己印象里的各地城防图比对。
看了一会,崔衍昭道:“依皇后看来,此地守军人数是否足够?”
北方每次攻打的军队人数都是以万起步,而江南除去各地州牧、太守豢养的私兵,每处要塞守军普遍八百一千,多的勉强能达到三千,想当年元嘉北伐尚能组织起数十万大军,对此如今,反差之大让人想要落泪。
目前濡须口记录在册的水军人数一共一千五,而停泊的战舰都有千艘,在崔衍昭看来人数严重不足,但崔衍昭觉得自己毕竟不懂军事,不能武断下结论。
王适安:“需陛下下旨征兵。”
“……”崔衍昭听出了王适安没有表达出来的意思。
江南承袭魏时的兵户制度,所谓兵户就是世代服兵役的人家,他们既要服兵役,又要负责耕种政府的土地,还要缴纳赋税。
兵户虽然承担巨大的压力,但地位依然是社会底层,常常生活难以维持。
发展到现在,兵户数量不断减少,已经难以维持一个国家的用兵需求,以至于需要从其他类型户籍的人中征兵。
这并不是先例,但崔衍昭继位以来,因为朝政勉强可以维持,还没有下过征兵的命令。
他得过且过,而且一应事务都会有王适安接盘,他也没深入思考有哪些旧例已经运行不下去,需要改变。
他好像是太摆烂了。
崔衍昭沉默得有点久,王适安心生疑惑。
正要关心时,崔衍昭道:“这样如何?在各地招募乡勇,从中各择统领,令其率部从军。”
这是府兵制的前身,而府兵制直到唐朝还在使用,可见这一制度至少是优于当前版本的制度的。
没直接提府兵制,是因为目前各项基础设施都不完备,提出来也没有发挥空间。
有了新制度替代,原来的兵户制度就可以渐渐取消了。
王适安没想过会从崔衍昭这里得到除了“是”或“否”以外的答案,而且崔衍昭提得似乎很有道理,不禁低头沉思。
*
远在长安的未央宫,时任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荀聪找到了坐在偏僻宫殿中发呆的贺兰宝。
这是贺兰绪与步六孤茹离世的地方。
贺兰宝继位后终日消沉,满朝文武想尽办法,也没能让贺兰宝走出失去父母的悲痛。
不过荀聪是来谈正事的,他未提其他,直入主题道:“昔日先帝以土地换陛下归国,如今正值春暖,且江南安逸已久,必然守备松弛,正是直取建康,以雪前耻之机。”
贺兰宝:“呜……”
想到关心疼爱自己,愿以土地换自己平安归国的父亲已经不在人世,贺兰宝无暇再听荀聪后面的语句,捂脸痛哭起来——
作者有话说:刘裕:管你这那的,敢得罪我就去死。()
对不起咕了太久,一摆烂就想一直摆,我明天努力再更一章。
本章掉落小红包,么么
第119章 善 在江边站了一会,王适安又……
在江边站了一会, 王适安又要去开会了。
王适安转身离开,而崔衍昭依然停在原地。
王适安向前走了几步,发觉崔衍昭没和他一起走的意思, 疑惑地转身询问:“阿昭怎不一起?”
崔衍昭也很疑惑:“我也要去?”
王适安:“?”
崔衍昭发觉他对王适安好像有一点误会, 但要是不谨慎, 又不知道会落得怎样的下场。
崔析抓着崔衍昭发冠垂下的丝带玩得开心,根本不知道崔衍昭心里的纠结。
崔衍昭低头看向崔析,忧愁地叹了口气。
别人都是伴君如伴虎,他是伴王适安如伴虎。
好难啊。
王适安以为崔衍昭是舍不得崔析, 体贴道:“阿昭要是舍不得,把他带上也无妨。”
崔衍昭:“好。”
一路上,崔衍昭认真思考着以后该以什么态度和王适安相处的问题。
开会的时候,崔衍昭依然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眼下看来,不主动的态度已经不适合当前关系, 但是太主动了也容易让王适安觉得他没有分寸。
崔衍昭思考许久没有思考出结果, 觉得这种涉及到婚姻关系的问题对他来说还是太难了,不如顺其自然。
还是听王适安的部属们吵架吧。
回过神后的崔衍昭先低头看了下怀里的崔析,发现崔析已经闭上眼睛睡着了。
这个年纪正是想睡就睡的年纪。
崔衍昭感慨了一下,开始偷听其他人吵架。
王适安的下属之间很爱吵架,吵起来剑拔弩张不逊于朝堂上的大臣们。
除了跟王适安最久,资历很深的左寓, 其他人彼此都特别不服气。
崔衍昭总觉得一旦王适安看不住, 这些人很可能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