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 100-110(第7/12页)
虞堪之思忖着,忽然懂了。
表哥是想偷懒,所以说出这件事,暗示他向王适安求情。
虽然他对王适安有意见,但这上面他支持王适安。
虞堪之冷淡道:“陛下,此事恕臣不能答应!”
崔衍昭:“?”
表弟在拒绝啥,他有让表弟做什么吗?
崔衍昭陷入思考。
虞堪之果断拒绝以后,忽觉自己表现得实在是太冷漠无情,表哥一定会伤心。
虞堪之补充:“臣只是不愿看陛下辜负皇后苦心。其他的事,臣都可以答应。”
崔衍昭宽袖一摆:“……你走。”
一定是昨晚没休息好,才和表弟说不到一起,他还是一个人冷静冷静吧。
崔衍昭语气那样无奈和渺茫,即使华美的绛紫长衣也掩不住神色的疲惫。虞堪之又一次心疼起来。
可是表哥是皇帝啊。
虞堪之纠结片刻,加快离开的步伐。
只要他走得够快,就来不及心软。
虞堪之离开后,崔衍昭一个人放空了会,觉得自己已经冷静好了,回到了太极东殿。
待盖章的奏疏都被放在案上,最上是一封来自夏国的国书。
崔衍昭看到夏国国书,首先惊了一下。
可能他对夏国存在有色眼镜,总感觉夏国要说的不会是正常的事。
但他又实在好奇夏国的意图。
崔衍昭把夏国国书拿起放在一边,先看起其他奏疏。
内容和往常没什么区别,基本都是述职报告,或者引经据典一堆,结尾图穷匕见表示想升职,还有打同僚小报告的。
这些内容都太正常了。
崔衍昭忍不住开始想夏国国书会是什么内容。
崔衍昭想,他先看一眼,如果内容太过分,他就让别人也看,这样就算遇到棘手的问题,头疼的也不是他一个。
崔衍昭怀着开盲盒的心态打开夏国国书。
……
夏国邀请他参加婚礼,说是礼尚往来。
但婚礼主人公是缘空和夏国一位鲜卑贵族女子。
崔衍昭沉默了。
礼尚往来的话,应该是卫衍结婚再邀请他,和尚结婚和他有什么关系?
他和缘空的交集也就之前见过一面。
崔衍昭手指摩挲国书,思考一会,明白过来夏国的意思。
缘空本是越国人,如今在夏国安家落户,夏国这是在向他炫耀夏国更能吸引人才。
都说江南崇佛,其实北方崇佛程度还要更深。北方分裂成燕国和夏国前面的那个朝代就十分崇佛,分裂之后,燕国对佛学态度一般,但夏国太后陆玉光对佛学很是虔诚。
对于缘空这种佛门大师,夏国十分看重,所以用把缘空和鲜卑女子关在一个房间,缘空不答应结婚就不放他们出去这种方式留下缘空。
……这种方式还是太超前了。
而且夏国现在还在给缘空和那位鲜卑女子大张旗鼓举办婚礼。
平心而论,他对这种婚礼没有任何兴趣。
但是国书都送来了,直接拒绝的话可能影响国际关系。
挑几个人代表他去参加吧——
作者有话说:大家早上好呀[猫爪]
第107章 举荐 崔衍昭没有立刻决定派谁……
崔衍昭没有立刻决定派谁出使。
因选项太多, 他产生了选择恐惧症。
大臣们没一个省心的,永远不知道他们下一刻会搞出什么惊喜。
他更想把大臣们通通打包送走。
崔衍昭遣人传召大臣,自己接着上次草拟公布要有孩子的喜讯的诏书。
别人家孩子有的他家孩子也要有, 崔衍昭把大赦也加了进去。
*
众臣得到传召, 陆陆续续来到殿外等候。
陛下并未遮掩, 他们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陛下是要选择使臣出使夏国。
等候中,大家也在斟酌利弊。
夏国太危险,如果是燕国,他们倒可以……
从贺兰绪死后, 继位的贺兰宝就变得阴晴不定,极端仇视每一个去到燕国的人。听说缘空就是先去了燕国,被贺兰宝下令追杀,才逃跑到夏国。
想想缘空在夏国清名尽失的遭遇,还不如在燕国就死了。
这么算下来, 燕国和夏国都不无辜。
罢了, 外面的世界充满危险与未知,他们哪都不想去,只愿在江南岁月静好。
少顷,王适安到了。
他以曲领衫打底,着素色深衣,外罩绛红长袍, 紫白二色组带缠玺绶系于腰间。
被组带缠绕的印玺上凶猛螭虎盘踞, 四壁刻云,晶莹剔透。王适安自人群中走过, 日辉落下,在场每个人都有被印玺折射的日光闪到。
王适安目不斜视地走近殿门,宫人将门推开, 王适安身影消失在殿内。
有大臣想跟上去,但想到王适安是皇后,是陛下的枕边人,和他们身份大不一样,于是憾然放弃。
待门重新阖上,确认动静不会被陛下看到,才有人议论起来。
“他怎么不把皇后印玺装鞶囊里?”
“就是,他以前做将军时,也没见把官印挂在外面。”
“莫非是觉我等质疑他的身份,故意将皇后印玺示人?哼,我等岂有这般肤浅,难道没有印玺就不是皇后了吗?”
……
众人越议论,越觉得王适安真是太过分了。
一个皇后印玺而已,大家又不是不认识,哪里用得着特意挂出来夸耀?
议论得正起劲,殿门重被打开,这回没立刻关闭,大臣们明白崔衍昭这是要召见他们了。
王适安就坐在崔衍昭旁边,伸手便能拿起漆案上的奏折。
即使王适安并没有翻看的动作,大臣们还是觉得王适安颇为僭越。
坐得离陛下那样近就算了,竟还不避嫌。
“陛下,臣……”一人下意识站出来,但还没开始表达意见,就看到崔衍昭手里正捧着夏国的国书。
陛下的手纤长有度,衬得一份内容令人十分抗拒的国书都像传世至宝。
不对!该思考的是另一件事——他这个时候站出来,陛下是否以为他意毛遂自荐?
此刻就是后悔,后悔自己的冲动。
没看到陛下拿着什么东西,就不假思索地冲在人前。
崔衍昭讶异看过去:“爱卿莫非……”
“陛下!”刚才站出来的大臣激昂道:“数日不见陛下,臣过于想念,陡然见面情难自已,欲近观陛下,还请陛下见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