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 70-80(第10/15页)

   崔衍昭并不清楚王适安已经在酝酿可怕的想法,他只是单纯地懂了王适安表达的意思。

    已知王适安是个极其自信的人。

    这样的人,认知是很难改变的。

    所以王适安根本不会信他的辩解。

    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还是承认,以免被当作死不认账。

    但承认也是有技巧的,不然后果会更糟。

    崔衍昭整理了下语言,镇静地解释:“朕和其他人都是假好,只有和大将军是真好。”

    不否认,但可以稍微地进行些艺术加工,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果然,王适安听见他这么说,态度稍微和缓了一点,就连手也按得没那么紧了。

    崔衍昭趁机起身,稍离开了王适安。

    刚才一直维持着同样的姿势,他的腰都要僵了。

    王适安垂目,思忖着真好和假好的区别。

    崔衍昭心想不能让王适安从这两个伪概念里反应过来,道:“大将军能亲身过来寻朕,想必吴郡的事务已经基本安排妥当。”

    王适安:“吴郡太守无能,臣已让南徐州别驾代领太守职务。”

    崔衍昭没有问吴郡太守的下落,因为他大概已经能猜到了。

    他对王适安道:“这里的人之前作乱也只是生活所迫,现在大将军安排妥当,想必不至于再有动荡。大将军不必管了。”

    不必管了?

    为什么?是为了顺便放过刚才那个男人?

    王适安本来就对崔衍昭刚才所谓的“真好”“假好”半信半疑,现在听崔衍昭这样说,心里不免觉得上当受骗,语调冷得像冰,“陛下果然还是……”

    然而还没说完,便听见崔衍昭道:“朕好心疼。”

    王适安以为是崔衍昭身体不舒服,心中跟着一紧,就要拉过崔衍昭仔细查看。

    崔衍昭:“大将军身怀六甲,依然为国劳苦。朕好心疼,好心疼。朕实在不知如何疼大将军,才无愧天地、无愧祖宗。”

    感谢互联网,让他虎狼之词信手拈来。

    他知道说话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给对面反应的机会,于是趁热打铁,手轻轻按上王适安腹部,“朕其实是想,为了给这孩子祈福,便不要让大将军再多染血了。”

    为了孩子倒也说得过去。这毕竟是崔衍昭的孩子,而且还是第一个孩子。

    王适安心头疑云渐渐散去,转而握住崔衍昭的手,表面上轻描淡写地道:“原来陛下是担心皇位后继无人。”

    崔衍昭:“……”王适安这是明示生的孩子会是继承人吧?

    王适安的孩子是皇位继承人,那王适安的身份不用说了。

    篡位之意根本不加掩藏。

    好嚣张。

    还好他不在乎,要不然肯定心梗。

    崔衍昭面不改色,道:“贺真义对朕的确有些用途。许多人投入沙门,以此逃避调役。长此以往,天下户口,恐失大半。朕看他颇有阅历,准备培养他与佛门代表论经。他输了并无多少影响。若是他赢了,朕便有理由限制佛寺招收弟子。”

    他从贺真义那里知道,现在有很多人都为了逃避调役剃度出家。

    但在他看来,出家和投入世家本质上并无差别,还是被地主奴役,不过奴役他们的地主是出家人而已。

    前朝极度崇佛,佛寺修得奢侈华丽,更别提其中的僧侣地主过得有多滋润,哪怕经过动乱,底子也相当之厚。

    从贺真义那里知道大概情况后,崔衍昭就定下了要打压佛门的念头。他回建康之后提出免税,世家一定会闹着不配合,这时候就需要有人受到更大的打压,好让世家有所安慰,他哄世家的时候也能轻松一些。

    王适安:“陛下真是深谋远虑。”

    听起来是平常的夸赞语,但崔衍昭心里不受控地“咯噔”了一下。

    他对历史不甚了解,但历史剧从小到大看过不少。

    被权臣认为聪明的傀儡皇帝普遍都不会有好下场。

    聪明,往往意味着难以控制。

    崔衍昭自以为对死亡看得很开,但意识到真的面临这种危机时,心里还是忍不住发凉。

    可能是不想死这么快,也可能是不想和王适安保持这种如履薄冰的相处状态。

    他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心里究竟是怎样的想法。

    崔衍昭手一抖,正好在王适安腹上轻轻划过。

    他猛地想起来和王适安的某次交流,补救道:

    “大将军说过,要朕为子自强,朕不敢不听。”

    崔衍昭察觉自己的手已经变得冰凉,尤其是和王适安滚烫的手掌对比。

    正要把手抽出去,反而另一只手也被王适安抓住了。

    王适安看着他,眼眸微眯:“陛下好客气啊。”——

    作者有话说:大家久等啦,本章掉落小红包,么么哒

    断更是因为三次元很不幸,会努力走出来,希望不要影响大家看文的心情,比心~

    第77章 相敬如宾 被王适安质问,崔衍……

    被王适安质问, 崔衍昭心跳停了那么一秒。

    和太敏锐的人相处就是这点不好,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揪住破绽。

    但和谁处,不和谁处, 这也不是他能决定的。

    崔衍昭镇定地给自己找补, “朕意欲与大将军相敬如宾。”

    王适安知道, 相敬如宾是形容夫妻关系的专属词。

    他虽然走的是武官晋升的路,但在提升文学素养上也没懈怠过,甫一听到崔衍昭这样说,立刻便想到了《春秋》上对应的典故, 心里的疑虑一下子便被突然而至的得意压了回去。

    原来崔衍昭想要这样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宾客的相处之道。难怪虽然爱他至深,平日又总表现得格外矜持。

    道理他都懂,但他还是更想崔衍昭在他面前放开些。

    王适安紧紧抓着崔衍昭的手,语气中暗含埋怨,“陛下是天下万民之主,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又何须处处拘于礼节?”

    崔衍昭:“呃……”

    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想做什么,也不知道王适安是如何想到的这一茬。

    在王适安存在感很强的视线中,他绞尽脑汁地憋出一句话:“礼不可废。”

    王适安哼笑一声。

    被当面嘲笑,崔衍昭觉得好尴尬,一点也不想说话了。

    但没沉默多久,王适安便问:“陛下可有想过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

    我们……这两个字很有深意。

    崔衍昭觉得王适安暗示得很明显了, 意思就是这孩子他得认。

    哪怕这孩子和他并没有关系。

    他悄悄算过, 王适安的孩子按日子并不是他的。

    在他们第一次的时候,王适安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