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 60-70(第5/11页)

无反应。

    崔衍昭试探地喊道:“随国公?随王?”

    然而王适安并不接茬,反而提起另一个问题,“陛下要立其他人做皇后了?”

    崔衍昭:“?”

    他给王适安封王等于他要立其他人当皇后,这什么逻辑?

    一时没理解王适安的意思,崔衍昭短暂沉默了一下,用于思考。

    ……

    应该不是做等式的问题,单纯是王适安事业脑,想起了另一件事吧。

    而看着崔衍昭沉默,王适安原本还算缓和的神情一时间变得幽冷。

    崔衍昭思考完毕,总算再次开口:“大将军是说夏国国书的事?”

    不说还好,一说王适安想到连北方的胡人老妇都要来做这个皇后,还自带两个好大儿,如果算上死掉的那个就是三个,神情更冷了。

    王适安冷冰冰地反问:“胡人怎可嫁汉家天子?”

    崔衍昭心想这点上王适安和百官倒是达成一致了,道:“其他人也是这样说的。”

    至于他的意见,他单纯只是不想结婚而已。

    王适安:“陛下可有解决方案?”

    崔衍昭看了王适安一眼,发现王适安表情不是很美好。

    王适安此前对封后一直是拒绝的,哪怕这次只是用作哄骗夏国,恐怕王适安也不能接受。

    那还是算了。总会想到其他办法的。

    “就当作没有吧。”

    崔衍昭小心翼翼地说,说完反应过来,很想把刚才的话收回去。

    当作没有,不还是有的意思吗?

    果然王适安抓住盲点,像想通了什么一样,“看来公卿们已经给陛下出过了主意。他们怎么说?是请陛下速立皇后,以使夏国放弃?”

    崔衍昭:“……”

    再不交代的话,等王适安自己猜出来,大概不能善了。

    崔衍昭心一横,在王适安冷冰冰的视线下强撑着道:“既然大将军已经猜到,那朕也不再隐瞒。朕……”

    崔衍昭一口气把茶盏里的水喝完壮胆,“朕准备告知夏国使臣,朕要立大将军为后。”

    良久沉寂。

    直到“啪”一声清脆的动静,茶盏碎了。

    碎的不是崔衍昭用的,他早就把茶盏放回桌上了。

    在旁边房间等待吩咐的侍人听见动静,匆匆走来:“大将军?”

    她们看见王适安脚边碎裂的瓷片。

    王适安摆手示意她们退下,自己俯身捡起,一片一片在掌中握得极紧,像完全不在乎那尖锐的棱角。

    许久,他才淡淡地问:“什么时候再通知燕国?”——

    作者有话说:大将军想官宣了。

    晚上应该还有的,可能会比较晚,大家等明天早上看一样的,么么

    第66章 夜话 啊? 还……

    啊?

    还要通知燕国?

    崔衍昭大脑停滞了一下, 目光扫见王适安将瓷片握得很紧,俨然是危险行为,下意识倾身过去, 想把瓷片拿走, “放下吧, 朕来收拾。”

    王适安另一手拉住崔衍昭手腕,声音低沉:“陛下难道未想过通知燕国?”

    崔衍昭一头雾水,但又不敢问,道:“朕……”

    王适安看崔衍昭迷茫的神情, 大概明白了。

    对于给他封后这件事,崔衍昭根本就没有认真。

    不然怎么连通知他国,让他国前来祝贺都尤为吝啬?

    想到这,王适安心里极不舒服。

    既然如此,他不会答应崔衍昭。而且他也并非真心想做皇后, 只是顺口一问。仅此而已!

    王适安:“封后之事, 臣不会答应。”

    崔衍昭本身也没抱太大希望,听到明确的拒绝,想到不用被这件事吊着,反而松了一口气:“朕知道了。”

    王适安神色渐冷。

    崔衍昭放弃得太痛快,更说明了一点也不认真。

    他手上不受控制地更加用力,但察觉掌中手腕纤瘦柔弱, 稍有不慎就恐造成损伤, 有意识放松了力道,只是语气危险:“陛下还有其他立后人选?”

    崔衍昭有点疑惑王适安问这个问题的原因, 但他不敢问,只能实话实说:“没有。夏国此次的和亲国书本身便荒诞不经,朕也只是听诸卿建议才出此策以应付夏国使臣。若大将军不同意, 放着不管就是。”

    停了一下,崔衍昭补充道:“此次只是询问一下而已,大将军此前便拒绝过封后,朕不会罔顾大将军意愿。”

    崔衍昭说完,王适安也想起自己之前的两次拒绝,一次私下里,一次在公开场合。

    但他觉得不是他的问题,尤其是这次产生误会的根源,全在于夏国那份国书。

    沉寂了好一会,王适安才缓缓道:“只是为了应付夏国,并非真要封后?”

    崔衍昭点头。

    王适安松了手,崔衍昭默默地坐回去。

    他感觉王适安有时候太难懂了,比那些天天端着,举动经常显得神经质的公卿还难懂。

    见王适安像是陷入沉思,周身气场变换不停,崔衍昭安抚道:“朕明白大将军之志,只会为大将军进爵封王。”

    少顷,王适安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不,必。”

    崔衍昭:“?”

    封王之后,距离登基便只差临门一脚。对封王这么不积极,难道王适安其实是个忠臣?

    嘶,他看错情有可原,总不至于所有人都看错吧。

    王适安垂下眼,道:“臣的功勋远配不上如此待遇,若要晋封,待臣将夏虏卫衍擒至建康论罪之后再说。”

    最后一句话一字一顿,听上去犹为认真,杀意鲜明。

    哪怕这杀意并不是冲着崔衍昭而来,崔衍昭还是觉得浑身一冷。

    崔衍昭无声地裹紧衣服。

    又沉寂一段时间,王适安道:“夏国的国书未必没有认真的可能,据说夏国太后已经被送离邺宫,向江南而来。”

    王适安思忖了一番,道:“臣思前想后,为解决这一问题,可暂时充当立后人选。”

    怎么又同意了?

    崔衍昭刚要表达震惊,王适安道:“为了更令人信任,也请陛下手书两份准备立后的国书,分别送往夏国和燕国。”

    崔衍昭:“……”

    绕了一圈,还是绕回来了。

    他还是觉得就为这件事给夏国和燕国写国书没有必要。但想要拒绝时,对上王适安,又完全没有勇气。

    “好吧。”

    最后他还是听了王适安的意见。

    至于国书可能造成的影响……

    嗯,把大将军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