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 30-40(第2/14页)

程中,医师表情逐渐变得慌乱、震惊,最后归于一片空白。

    医师起初是手在颤抖,后来整个身体都开始颤抖。

    王适安奇怪道:“怎么了?”

    医师深吸几口气,飞快地说:“喜脉啊,大将军!”

    说得很快,好像不想让王适安听清,但王适安出身战场,敏锐度拉满,加快的语速还影响不到王适安的听力。

    王适安:“……”

    他目光逐渐变得冷漠,语调冰冷:“你不是在消遣我?”

    医师也觉得这很不符合常识,但诊出来就是这样。

    几十年钻研医术的时光是终究错付了!

    医师心态崩塌,跪在地上痛哭,为自己失去的光阴,也为自己触怒大将军后渺茫的未来。

    “在下看来,脉象的确如此啊大将军。”

    王适安被吵得心烦,按了按额头:“下去,这次的结果对谁也不许说!”

    医师:“!”

    心情大落大起。

    担心王适安改变主意,医师赶紧抱起医药箱小跑离开,一边跑一边擦眼泪。

    室内,王适安想起崔衍昭当时迷茫又紧张的神情,不禁皱眉。

    崔衍昭难道也诊的这个结果?

    不愿让他如今北上,是因为顾惜他的身体?——

    作者有话说:大家端午安康。

    第32章 支持 夜空晦暗,无星无月。 ……

    夜空晦暗, 无星无月。

    崔衍昭本来想看看天安抚心情,但是看到弥漫的乌云,emo之情更加深刻了。

    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就会想很多东西, 他现在想起了养父。

    他穿越到这里的时间不长, 穿来的时候只知道自己亲生父母早已去世, 此外他的叔叔,也就他的养父是皇帝。

    养父是皇帝,因此提到养父的人非常多,让他印象也比较深刻。

    刚才王适安质问他“岁月怎会待人”, 他顺理成章就联想到了养父的感慨——

    明日数相替,岁月忽已老。

    大概这种胸怀大志的人都很有紧迫感,不像他天天摸鱼。

    崔衍昭很有罪恶感地叹了一口气,继续仰头看天。

    没过多久,他听见急促的脚步声, 看向声音的方向。

    王适安居然去而复返。

    不会是刚才和他争执后, 回去越想越气,想要来找场子吧?

    崔衍昭看看四周,表面神情没有变化,脑子里已经在思考待会应该按哪条路线溜走。

    王适安缓缓走近:“陛下阻臣北上,是顾及臣的身体?”

    崔衍昭:啊?

    王适安绕到他身前,盯着他, 目光并不像他想象里那样含着凶暴的质问。

    反而很……温柔。

    就挺不对劲的, 很怪异。

    崔衍昭看着王适安的神情,忽然想到另一个可能。

    在王适安等回答等得不耐烦之前, 他轻轻出声:“大将军找他人看过了?”

    王适安“嗯”了一声。

    崔衍昭这下懂了。

    他把脉的时候大概是没做好表情管理,吓到了王适安。

    谁看到医生当着面唉声叹气都会慌的。

    所以王适安离开后就赶紧找医师,然后发现身体果然有问题。

    崔衍昭松了一口气, 还好他当时没有乱编把脉结果,要不然是真会害到人的。

    他关心道:“大将军现在身体如何?”

    王适安受用地一弯唇角,道:“尚能北征。”

    崔衍昭点点头。

    确定王适安另找了医师看诊后,他就脑补了一番年纪轻轻就发现体能衰败,可理想还没有实现的悲剧场景,现在总觉得王适安在强颜欢笑。

    崔衍昭心情沉重地道:“行军艰苦,大将军务必保重身体。也多带几名医师看顾。”

    王适安想崔衍昭应是不止指他,也在意他们的孩子。

    他并不觉得他会孕育孩子,那实在荒谬。应当是这些时日奔波太多,影响脉象变得近于喜脉。

    不过开个玩笑倒是正好。

    他心情愉快地牵起崔衍昭的手,说道:“为了君位后继有人,臣自当保重。”

    崔衍昭:啊?这是连装也不装了吧。

    还好他早就知道这个皇位是要换人的,早都做好了心理准备,要不然这时候已经开始生气了。

    “朕离建康已久,不日将返。大将军一路若有所需,便传信建康,朕会设法筹谋。”

    送走王适安,崔衍昭亲自去见顾约。

    既然已经决定支持王适安,王适安一开始想要的,还是尽量给王适安争取。

    顾约本来以为起码第二天才能等到崔衍昭。

    陛下就是陛下,难以捉摸。

    他对镜整理一番衣冠,优雅从容地走到前厅,面见崔衍昭。

    崔衍昭道:“朕此行,是为借徐州兵之事。”

    顾约倒不意外崔衍昭才拒绝完他,现在又前来提及此事。

    陛下毕竟是住在大将军安排的住处,当然要小心谨慎。

    他并不在这上面纠结,道:“徐州兵受徐州刺史统领,既然陛下需要,臣就让出徐州刺史一职。”

    崔衍昭禁不住多看了下顾约。

    借兵而已,也不需要连岗位都让出来吧?是觉得上班太累不想干了,还是想升职?

    顾约神情镇定,但是望着他的眼神里暗含期待。

    光这么看也看不出什么。

    崔衍昭想了想,决定考考顾约,从顾约答案里看顾约到底是怎样的性格。

    “顾卿认为朕为何要借徐州兵给大将军?”

    标准答案是为了北伐。这种答案中规中矩,哪怕不关心政治的人也能说上来,基本可以确定没什么政治野心。

    如果答得更深入,就说明很关注政治,为了不让人失望,最好还是给升职。

    顾约早就等着崔衍昭这么问,侃侃而谈道:“将欲取之,必固与之1。春秋时韩、魏割地以涨智伯骄狂之气,使其刚愎自负。后将其一举灭之,占有了智伯的土地。如今陛下也是如此,纵容大将军日渐骄矜,使他与庙堂嫌隙更深……”

    崔衍昭越听越觉得不对劲,赶紧道:“停!”

    虽然顾约分析得很有道理,但这和他的想法可以说是毫无干系。

    “猜得很好,下次别猜了。”打断顾约后,他松了一口气,再让顾约猜下去,就真的说不清了。

    顾约说得太有道理,他甚至都想不出怎么反驳。

    以后再也不当谜语人了。这猜的都是什么啊。

    被崔衍昭叫停,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