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不远: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遥远不远》 30-40(第12/16页)

有没有定下来。”

    周洲这边和姚远聊完,又给陈若虚打了个电话,陈若虚说:“这件事情也只能这么做,商务部门的商务工作做得远远不够,我们对客户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一无所知,非常被动。”

    周洲开始冒冷汗,陈若虚又说:“不符合常理的事情背后一定有符合常理的动机。”

    回程没有合适的直飞航班,绕经首尔,空客320,中型飞机。

    姚远刚打开餐食里的紫菜汤,遇到强烈气流机身颠簸,紫菜汤洒在姚远的手背上,烫得姚远倒抽一口气,等气流颠簸过去乘务员拿了冰袋,手背已经起了水泡。

    下午四点回到上海,落地连接上廊桥,飞行十几个小时,姿势僵硬,腿部水肿,跟随着人群移动下飞机。

    刚走上廊桥,走在前面的周洲顿住脚步,前面有举着姚远名字抬头牌子的工作人员,不知道谁安排在接姚远。

    在商珂问姚远航班号的时候已经想到商珂会接机,不过不知道在廊桥接机,姚远走过去说:“你好,我是姚远。”

    举牌的工作人员说:“姚总您好,波光科技各位好,请跟我走贵宾通道。”

    波光科技的其他人齐齐看向姚远,这从来不是波光科技低调务实的风格。

    这一霎那姚远尴尬得头皮发麻,心里默默在接机这件事情上打了叉,没有下次。

    周洲笑说:“谢谢姚总。”

    蓝蔚转了转僵硬的脖子:“可以快速过关。”

    董岚问蓝蔚:“贵宾通道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走?”

    蓝蔚漫不经心地说:“支付宝铂金会员。”

    董岚翻了个白眼。

    姚远一行走贵宾通道快速通关,过了海关被告知行李箱已经在停车场,跟着工作人员到了停车场,就看到不远处停着一辆有点眼熟的黑色车。

    董岚刚才已经让波光科技的商务车过来她说:“波光科技的车在前面。”

    姚远说:“你们先走。”

    姚远推着行李箱走过去,商珂打开车门从驾驶座那边下来,看到姚远,脸上的笑意就没收住。

    商珂也刚从北京回到上海,他要靠近姚远又不能太越过姚远的边界,到底怎么做他心里也没底,完全是凭着直觉。

    在北京的时候看到姚远问得那句他在上海吗,他直觉和姚远的事情有一个转机,他才回了那句把航班号发给我,快速把北京的事情收尾回到上海。

    有几天不见这个男人,感觉头发短了点,眼睛黑亮了点,脸上带点青色胡茬。

    看到这个笑容,姚远也觉得心情好了很多,连日出差长途飞行的疲倦都减轻了不少。

    商珂接过姚远的行李箱,把行李箱放到后备箱。

    商珂打开副驾驶座车门姚远上车,商珂没走开,弯腰调整了头枕和座椅的位置,然后说:“这样可以吗?”

    毛茸茸的短发看起来触感很好,姚远心不在焉地说:“谢谢。”

    商珂绕过前面坐进驾驶位,在左手边的门上按了M2,记录了适合姚远的副驾驶座椅参数,车开出了机场环线。

    姚远问:“我们去哪儿?”

    商珂说:“汉堡吃腻了吧,带你去吃点辣菜。”

    姚远说:“深锐创投投资决策效率都这么高吗?”

    商珂说:“还行。”

    事实上商珂还行,叶道生不太行。

    智能制造行业资金运转量很大,利润却很低,非常容易陷入营收越大利润越低的怪圈,从订单到收款哪个环节没有衔接上就会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运营难以为继。

    究其根本原因中国处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分工的末端,二八原则,八分利润被二分欧美产业链头部企业分走,剩下二分利润的环节八分企业在竞争,为了生存打价格战,打了价格战更难以生存,恶性循环。

    企业的竞争是从人才,技术,资金到人脉的全方位竞争,上市企业占有更多的资源,资金流转量也更大,为了完成财务数据目标,不择手段打压竞争对手,盘剥下游供应链,导致整个生态环境更加恶劣。

    要跳出怪圈只有一条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一条太漫长的路,中小企业就没有不缺钱的,为了生存做的都是苦力活脏活,没有出路,看不到希望。

    深锐创投就是在这样背景下找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用深锐创投的钱去养这些企业的情怀,试图孵化出一批走技术创新路线的企业,打破产业链分工的现状。

    像波光科技这样有技术创新能力,又恰好在细分领域经营上已经形成良性循环的企业,已经是万里挑一。

    叶道生太了解商珂,就是因为太了解商珂,反而不理解这种让渡治理权只保障经济利益的行为,不仅只保障经济利益还加了一条随时退出的条件。

    叶道生说:“你到底是看好波光科技还是不看好?”

    商珂说:“看好也不看好。”

    说得是人话吗?叶道生无语:“你被陈若虚下迷魂药了?”

    听到这句话的商珂正在喝咖啡,差点一口咖啡喷到叶道生脸上。

    商珂佩服陈若虚不假,以陈若虚的处境走到这个位置实属不易,背后有无数支持他的人,他有他的责任。

    陈若虚坐在这个位置上有太多身不由己,波光科技规模越大,陈若虚在美科兴远的位置坐得越稳。

    陈若虚和姚远之间的分歧,商珂作为旁观者看得很清楚。

    商珂投这笔钱的目的依然纯粹,波光科技这个企业值得,企业基因很好,他还是有所期待。

    即使现在商珂更看好这笔钱的投资回报率,对技术创新保持相对消极的态度。

    除此之外,对商珂来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他要追求姚远。

    商珂现在有点骑虎难下,最早接触姚远确实是因为波光科技,说起来还是姚远把他介绍给陈若虚,商珂一开始就有意向投资波光科技不假,欣赏陈若虚也不假,但要论初衷,商珂要投资的却是姚远作为一把手的波光科技。

    他不做违背本心的事情,所以他才会说出那句他可以不投资波光科技,准确地说是可以不投资陈若虚作为一把手追求规模扩张的波光科技,并不是姚远以为的因为想追她而轻易放弃投资波光科技。

    这句话却没办法说出口,陈若虚和姚远作为企业合伙人是一体的,商珂作为投资人说这句话对波光科技毫无益处。

    一句话不说出来只是个人价值倾向,一旦说出来就有了自由意志,不以表达者的个人意志为转移。

    商珂只能折衷处理目前的局面,他按原计划投资波光科技,完全让渡治理权,不以投资人的身份介入波光科技的经营管理,保留股权无限制条件退出的权力。

    名义上是投资人实际上只保留了股东经济权益,尽量减少工作上和波光科技的交集。

    姚远看了眼手背问:“有纸巾吗?”

    商珂伸手打开手套箱,姚远抽了张纸巾,她右手上的水泡不知道什么时候破了,用纸巾一摁,姚远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