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侠有个反派丞相爹: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小女侠有个反派丞相爹》 40-50(第15/16页)

愿和我一同探讨?”

    贤郡王发现段无涯没和自己打招呼,一个白身不向郡王行礼,这是可以治罪的。他当然不计较,只是敏锐察觉到心上人的弟弟不喜欢自己了,以前见到自己,都会热情讨论学问。

    难不成这位弟弟也性情大变?

    不想段无忧身处更加危险的环境里,他笑道,“这个话本我也读过,十分有意思。无涯若不介意,咱们可以一起探讨。你姐姐这会身体虚弱,若是伤神思考,于病情不利,在一旁听听就行。”

    “是我思虑不周,”段无涯立马道,“那姐姐还是回房歇息吧,我招待郡王殿下即可。”

    贤郡王:“……”

    段无忧轻笑:“我在房中闷了好些日子,你们若不嫌弃,我留下来听听。”

    贤郡王露出笑容。

    段无涯:“……”

    很快有侍女送来茶水点心,几人就呆在六角亭里。

    段无涯主动道:“我们都知这只是个话本,不过民间许多有许多百姓当真了。”

    “他们怀疑身边之人被妖魔控制?”段无忧讶异,“若是私自动手与违法无异。”

    “不,是报官。”

    “官府会理睬?”

    段无涯颔首。他觉得一般地方官不会关注这种看似子虚乌有的事。可一番调查,许多地方官似乎得了命令,还挺重视这件事,涉及普通百姓自行调查,若涉及官员,还会报到大理寺这边呢。

    仔细想了想,能有如此权势的,也就政事堂的那几位了。这也是他怀疑崔相并非真心隐瞒的原因之一。

    他能想到,贤郡王自然也能想到。

    他意味深长的看了看心上人的弟弟,半开玩笑道,“话本里诸多细节详实,人物跃然纸上。说不定啊,是谁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写出来了。”

    “殿下莫要开玩笑了,”段无忧道,“志怪成风可不是好事,心有歹意之人会利用这种事祸害百姓。”

    话是这么说,她心却沉下去。好歹与贤郡王认识多年,她知道这人很少开玩笑。再联想到柳氏的病,弟弟热衷于讲故事的举动,还有京城的风雨,她眸光微闪。

    “还是段女郎思虑周全,是我轻狂了。”贤郡王做了个告饶的手势。

    段无涯忍不住鼓起脸颊。

    他八岁了,已经懂得很多事了!

    “姐姐,明日我会去崔府学习,你在家好好休息,别伤神。帖子留给我来看。”

    贤郡王笃定了,这个弟弟就是看自己不爽,暗讽自己今日过来没提前递帖子。

    至于他口中的崔府,肯定是崔北楼的府邸。

    京城是有两个崔府,只是威阳侯府已经落魄,新任侯爷十分低调,如今再提崔府,都是相府。

    “去崔府学习?”段无忧疑惑。

    “嗯,崔相……老师已经收我入门,教导我学问。”

    段无忧相信父亲和弟弟的眼光,得知弟弟与权臣崔北楼扯上关系,也只说,“我年少时交的朋友家中皆有兄姐。当时他们家没少拿崔相和他们比较,足可见崔相的学问。这些年有几次的科考都是由崔相主持的。”

    崔北楼被不少人诟病的地方还有一点,他不曾科考,没有功名,却成了丞相。这与其他入内阁的大臣经历不同,许多人借此攻讦他是靠阿谀奉承上位。

    段无忧年少时听过崔北楼不少事,她认为这位相爷有才华,而且说崔北楼靠阿谀奉承上位,岂不是在质疑已故的建昌帝?

    她担心弟弟介意崔北楼不曾获得功名,拜入门下是为借用权势。

    左右跟前都是自己人,她也十分直白,“一心做学问的人少,如今苦读的人皆为科考和做官。许多远大抱负也只能靠为官实现。无涯,你学识不低,可科举考的不仅仅是学识,等真的入朝为官,要学的,更不是学识。”

    他们的父亲其实不算很懂为官之道,反正在她看来,跟着崔北楼学习,利大于弊,希望弟弟珍惜。

    贤郡王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他也提醒道,“既已拜崔相为师,便要做好心理准备。”

    至于是什么心理准备,他没明说,大家也懂。

    相府。

    崔北楼看到部下递上来的口供,笑得阴气森森。

    杨繁响小声道:“游八面是个硬骨头,其他人可扛不住。只是他们地位不如游八面,知晓得不多,只知庄主怒气冲冲带着人来京,后来与景王见过面后,决定留在京城。此外,他们从景王府拿到温姑娘的画像,说是见到温姑娘不必手下留情。”

    “硬骨头?”

    崔北楼笑道:“习武之人,若是没了一身功夫,与废人无异吧?”

    杨繁响心下一惊,连忙点头,“卑职知道如何做了。”

    他匆匆离开。

    崔北楼敛去笑意,眸中杀意渐浓。

    “万剑山庄,景王……”

    “爹爹,爹爹你看我写的文章!”

    人未到,声音就借由内力传到这儿来。

    崔北楼立马换了副表情,主动出门,到院子外接女儿。

    小姑娘跟颗团子似的冲到他怀里,兴奋的举起一张纸,“爹爹你看,我自己完成的文章,没有任何人帮忙!”

    “让爹爹看看。”

    崔北楼接过来,认真阅览。

    仔细看才能找到合适的话夸赞女儿。

    这篇文章与糖有关,描绘了温乐悠吃糖的感受,以及生出的好奇心,去观摩糖的原料种植、生产制作以及给百姓提供的岗位等。

    崔北楼有些惊喜,“悠悠,你怎么会想到这么深远?”

    “嘿嘿,”小姑娘得意的搓着自己的脸蛋,“因为我喜欢和人聊天嘛。我经常去那家店买糖果,知道他家是怎么发家的,还知道他老家的人都靠种植甘蔗为生。爹爹你看啊,一个甘蔗养活一个县的人,那其他好东西,是不是也能养活不少人?”

    “这是当然,”崔北楼将女儿抱起来,贴了贴脸蛋,“你比有些地方官员聪慧得很多。”

    想到最近各地递上来的折子,还是过去一年里各地的政绩,崔北楼有些烦躁。

    这些事他是真的不想管,可真皇帝傻了,假皇帝不懂这些,新帝未立,他不得不管。管了还有风险,指不定将来会被新帝以越权之名清算。他越发理解建昌七年的自己,当什么官啊,不如和夫人一起隐居山林。

    “我也觉得我比有的官做得好,”小姑娘根本不谦虚,自信的拍拍心口,“爹爹,你等着,等我考个进士当个官,你就不用这么辛苦啦。”

    说着,她又摸摸崔北楼的脑门,“爹爹,别这么辛苦,会秃头的。秃头就不好看了,娘亲不喜欢。”

    崔北楼:“……”

    略过自己可能会秃头这件事,崔北楼看似淡淡询问,“悠悠,你想考进士?”

    “对啊,一个文进士,一个武进士,”小姑娘自信满满,双眼亮闪闪,“从此我文武双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