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救命!天幕害我,我?千古一帝》 30-40(第2/17页)
就在这时,水娃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塞给了赵庚旭一个小布包。
赵庚旭打开布包,里面是几块不同颜色的泥土和一张简图。
李不言接过图一看,低声道:“殿下,这是江州水系图,这些泥土样本看起来来自不同地区。如果我没猜错,水娃已经去查看过受灾地区了。”
赵庚旭心中有了底,对潘文渊说:“周知府,我看还是查证一下为好。若是这些百姓说谎,自然要依法处置;若是情况属实”
潘文渊额头渗出细密汗珠,正要说什么。
忽然一声高呼:“皇上驾到!”
皇帝不知何时已经来到现场,面色凝重。
众人慌忙跪拜。
“朕都听到了。”
皇帝目光锐利地扫过潘文渊,“周爱卿,朕给你一个机会,实话实说。”
潘文渊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陛下恕罪!臣臣也是为了朝廷赋税着想,去年确实有部分地区受灾,但臣以为不必惊动圣听”
皇帝冷哼一声,转向赵庚旭:“小九,这件事就交给你处理,让李不言、王瑾和李锐协助你。务必查清真相,给百姓一个交代。”
赵庚旭愣住了,他本想当个旁观者,没想到父皇直接把这么棘手的事情丢给了他。内心一阵哀嚎!
但看着眼前那些期盼的百姓目光,他终究还是躬身领命:“儿臣遵旨。”
接下来的几天,赵庚旭带着李不言、王瑾、李锐等人开始调查江州实情。
水娃带来的泥土样本经过熟悉农事的官员辨认,确认是江水泛滥后沉积的泥沙。
王瑾临摹的水系图清晰显示了去年决堤的位置。
李锐则走访了多个村庄,记录下百姓的证词。
证据面前,潘文渊终于承认,去年江州确实有部分地区遭受水灾,但他为了政绩,隐瞒灾情,照常征收赋税,导致大量农民破产流亡。
夜深人静,赵庚旭独自在灯下整理调查报告。
李不言轻轻走进来,放下一杯热茶。
“殿下连日辛苦,该休息了。”
赵庚旭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我只是想不通,潘文渊为何要这么做?明明如实上报灾情,朝廷会减免赋税,他为何选择欺瞒?”
李不言叹息:“一来政绩考核以赋税完成情况为重;二来,或许他与地方世家有勾结,借机低价收购农民土地。”
赵庚旭沉默良久,忽然问:“不言,你说我要是继续当个只知玩乐的皇子,会不会更快乐些?”
李不言微微一笑:“殿下已经无法回到过去了,看到百姓疾苦而心生怜悯,这本就是明君之质。”
赵庚旭苦笑:“我就是觉得健康真好,活着真好。所以看到那些连生存都艰难的人,就特别想帮他们一把。”
“这就是陛下将此事交给您处理的原因。”李不言意味深长地说。
三日后,皇帝在江州行宫召开发落会议。
潘文渊被革职查办,江州赋税酌情减免,流民安置事宜全部交由赵庚旭负责。
面对这一大堆繁琐事务,赵庚旭头大如斗,但想到那些流民期盼的眼神,他还是硬着头皮接下了任务。
是夜,赵庚旭做了一个梦。
梦中他不是皇子,而是那些流民中的一员,饥寒交迫,无家可归。
醒来时,他冷汗涔涔,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
“福贵,更衣。今天要去安置流民,事情多着呢。”赵庚旭翻身下床,不再有往日的懒散。
福贵惊讶地看着自家主子:“殿下今天起这么早,可是身体不适。”
赵庚旭听见了,心中苦笑——我也想睡懒觉、想斗蛐蛐、想偷懒。只是只是现在闭上眼睛,就能看到那些面黄肌瘦的脸庞。
罢了罢了,就帮一点点。
第32章
江州的日头, 毒得能把人晒脱一层皮。
赵庚旭看着眼前蜿蜒曲折的流民队伍,比这天气更让他心头堵得慌。
这是他第一次直面如此大规模的灾情。
那些面黄肌瘦的脸、破破烂烂的衣裳,比奏折上冷冰冰的数字, 冲击力强了百倍不止。
“诸位父老,按序排好, 皆有粥食,切勿拥挤!”只见李锐并未如官兵般呼喝, 而是按刀立于队伍一侧, 肃着脸目光锐利地扫视全场。
赵庚旭心下赞许:李锐这家伙, 平日里跟我插科打诨, 办起正事来倒是很靠谱。
殿下,东区粥棚已安排妥当, 李不言大人亲自在那儿盯着呢。”福贵小跑过来, 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淌。
赵庚旭微微颔首,目光却越过福贵,钉在队伍中一个抱着婴孩的妇人身上。那孩子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哭声微弱得像小猫叫。
他心头一阵刺痛, 史书寥寥几笔“饿殍遍野”, 怎及眼前万一……这差事, 接得对。
赵庚旭揉了揉眉心,对福贵吩咐道:“传令, 老弱妇孺优先。另辟静处,安置病弱,着人看顾。”
福贵赶紧应下跑去安排。
命令刚下, 李锐默默走了过来,低声道:“殿下,流民中混有几双不安分的眼睛, 恐生事端。我已令人混入队伍,暗中监视,必要时可瞬间弹压。”
赵庚旭难得看李锐这么认真的一面,也不调侃了,直接吩咐道:“做得干净些,勿扰民心。”
“明白。”
王瑾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凑近,见两人谈话结束,赶忙附着赵庚旭的耳边禀报道:
“殿下,潘文渊虽然倒了,但他留下的烂摊子还在。我翻了府库的账本,表面看赋税充盈,实则全是刮的民脂民膏,林、陈、黄三家,田亩日增,赋税反减,其心可诛。”
他从袖中取出一本簿册,交于赵庚旭,“标红处,破绽百出。”
赵庚旭快速翻阅,越看怒火越盛,这假账做得并不高明。
他指尖点在一处明显不合常理的数额上:“贪得无厌!”
“他们和潘文渊……”
“潘文渊的老婆姓林,陈家京城里有靠山,黄家控制着江州的水路运输。三家同气连枝,江州的钱袋子,一半攥在他们手里。”
赵庚旭冷笑:“难怪潘文渊敢瞒报灾情,根子都烂透了!”
他正说着,李不言脚步匆匆地赶来,脸色铁青:“殿下,西城门外出事了!流民闹了起来,说官府的粥清得像水,喝了还上吐下泻!”
赵庚旭心里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赵庚旭迅速做出决断:“不言、李锐,你们稳住这边,严防骚动蔓延。王瑾,跟我去西门看看。”
他又压低声音对福贵说,“福贵,去找水娃,让他悄悄去查查那粥,到底怎么回事?”
一行人分头行动。赵庚旭策马赶到西城门,场面已近失控,远远就听见哭喊声、叫骂声响成一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