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汴京食记》 60-70(第6/18页)
能 用一半的豆腐了。
陆琼正愁,鲫鱼汤该加点什么 来提鲜。
陆萱却以为她生 气 了,把精心调制的豆腐花往前推:“阿姐,这份软豆腐给你 ……”
魏盼也咱在一旁担忧,眉头紧皱着,就怕陆琼责怪人。
见她们知错了,陆琼便噗呲笑出声,却装作训斥人:“既然都做好了,那就不许浪费,罚你 们吃光,不过也得留肚子和鲫鱼汤,毕竟这鱼可不小。”
陆萱立马松一口气 ,拍胸脯的模样格外讨喜。魏盼也望向 她,渐渐地眼里也泛起光,笑了起来。
方才忘了在鱼身两侧划几刀,陆琼便重新补上,这样也更 好入味。
先倒油,放姜片炒香,再下鲫鱼,可以去腥,也能 增加香味。煎成两面金黄,也能 给鱼皮定型,避免炖汤的时候鱼皮破了,汤也能 更 清澈,更 浓白。
陆琼倒水,没过鲫鱼,添一点酒提鲜,陆萱她们就在灶口看火,见火势不够,就往里添柴。
汤色转白了,才下豆腐,等入味了,就能 放调料。
香味愈发浓了,陆琼就叫她们把柴都减去,再撒上一把葱花,便出锅了。
再炒上一道春笋炒肉,盛一小盘腌萝卜,今儿的午食便做好了。
魏盼跟陆萱早就摆好碗筷,皆乖乖坐在桌前,等她把最 后一道菜端来,就像是嗷嗷待哺的小鸟。
可爱极了。
雪儿也在旁边趴着,认真啃着她从铺子带回的猪骨头。
陆琼感觉心里被填满了,现 在就差多挣点钱了!
怀着要挣大钱的心,她一连喝了两碗鱼汤,汤很鲜甜,但 又后悔没加点腌菜,这样也算是一道酸菜鱼。
汤有 些烫,魏盼便想等吹凉再喝,倒是夹了不少 春笋,但 都避开了肉。
陆琼都看在眼里,陆萱有 些迟钝,不像她这般敏感,所以根本看不出,也注意不到。
不过性子是很难改变的,只能 慢慢等,说不准哪天就变了。
吃过午食,几人便到院子消食,顺带把地给翻了,刚有 点暖意,杂草便生 了一片,还得先除草。
也怪她天冷的时候,忘了翻耕,叫草根都埋在地里,来年才杂草丛生 。
陆琼在前头握锄头松土,陆萱跟魏盼两人就在身后拔草,一片地便很快除好草。
可惜还没选好种,只能 等过几日再种菜。
一番功夫下来,她们都出了些汗,还得清理掉身上的泥土。
陆萱跟魏盼地衣裳有 些脏,只能 去换身衣裳,好在魏盼“离家出走”还记得带换洗的衣物来,这下也正好用上。
陆琼在院子等得久了,便去敲两人的门:“再不出来,我就先走了!”
陆萱急得应下,听语气 好似在穿鞋了:“就好了!再等等……”
陆琼摇摇头,有 些无奈:“比我还磨蹭。”
不过这回果真没等多久,她们便借着月色上街去。
而 东街也恢复了往日的繁闹,推车叫卖的比年节前多,州桥上灯火通明,桥下画舫川流不息……
第63章 煮玉蕈
锅边升起雾气,缭绕在四周,一靠近,便觉得 整个人也浸润在水气之中。
杨姐儿捏住木盖的把手,刚掀开,热气便铺散开来,逼得 她上半身往后仰。
锅里的粥“噗噗”响,晶莹饱满的粥米,在墙壁油光的照明下也泛着 光,粥里加了玉蕈,也就是蘑菇,还有些小虾小鱼,满是鲜香。
而另一口锅正被刷上一层油,随着 灶口的火不 断烧着 ,也跟着 滋滋响。
魏盼包好一个粘火勺,便递给陆萱压成饼状,陆琼则负责放入锅里煎,压实,变焦,翻面,再压实……
杨姐儿端着 热乎着 的粥饮走出灶台,杯碗碰撞声也愈加大,还有客人的倾谈声,有些嘈杂。
食客好似放下了茶盏,发出哐的一声,缓了缓才 出声:“再加一份粘火勺。”
杨姐儿笑着 应下,顺带把托盘撤走,刚转身便听见外头 传来一阵笑声。
金娘牵着 霜姐儿进来,身后还跟着 庞巧娘,几人都笑吟吟。
不 知谁说了句:“陆掌柜可真是大忙人!”
陆琼把最后一个粘火勺盛出,放在盘子中,外表焦脆,不 停冒热气,端上桌,便笑着 迎接她们:“你们怎么来了?”
金娘揉了揉手腕,叹一声:“都怪绣庄突然叫我们赶工,一直忙到夜里,暮食都没吃,正好路过,便想着 到你这讨一份吃的。”
陆琼摸摸霜姐儿的头 ,低头 对她笑:“霜姐儿也没吃?”
霜姐儿点头 ,腆着 脸笑,她近来又 长 高了些,也更加抽条,脸上的肉少了,轮廓更加清晰。
“那你们就等着 ,给你们上店里的招牌菜!”
陆琼叫人坐在空位上,倒上一盏茶,才 想起来问:“上回不 是说眼睛疼?我这还有些枸杞,给你们泡上。”
金娘揉着 发酸的腰,舒缓了才 道:“今日更是,连着 绣了一天,不 过巧娘比我厉害多,看一日都不 会疼,也不 会出错,方才 还被绣庄夸了。”
说这话倒不 是嫉妒,只是有些感叹,还是年纪小些好,又 想到早几年时,她眼神也这般好。
陆琼也没上心,随口“诶”了声,便到灶台里沏茶。
抓一把菊花到茶壶,再放枸杞跟龙眼,开水“咕嘟”倒入,独属菊花的涩香便淡淡散开,沁人心脾。
她以前不 喜欢大□□,味道有些怪异,现在倒觉得 菊花的香味特别 ,细细品来,也有一种韵味。
杨姐儿也趁这间 隙做好一碗梅花汤饼,两碗龙须面,最后端上一份粘火勺,堆了三 块。
“各位娘子,汤饼来了!”
金娘惯会提供情绪价值,刚上汤饼便是一顿夸:“面条真细,汤饼也小巧,看着 就好吃!”
杨姐儿也笑着 回应,二 人有来有回。
霜姐儿对大人间 的谈话,生疏地用筷子夹起一根面条,刚到嘴边,就掉进碗里。她叹一声,继续费劲,这回终于 咬到面条了,眼睛便弯起来。
而庞巧娘端正坐直,笑着 看杨姐儿她们闲聊。
陆琼便趁这时把菊花茶端上,分别 倒在三 个茶杯里:“下回可以带些点心,这样即便晚了,也还能点点肚子。”
随后也加入她们的谈话,聊到绣庄多严苛,绣错一根线也不 行,必须拆了重做……
不 过等铺子来食客,她便要去招徕,忙一会儿,闲一会儿,堆叠的粘火勺也卖光。
见时候还早,陆琼便想着 再做一锅,正当 她揉面、掐豆沙馅时,许久不 见的熟客来了。
是应天书院的沈卿。
除了冬至的时候,还打过照面,陆琼也有一段时日没见过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